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蔡琰忙道:「長公主殿下聰慧率真,臣毫不辛勞。」

  劉協微微點頭,道:「你要見朕,所為何事?」

  蔡琰道:「日前托賴陛下援手,營救家父。臣未能當面致謝,心中不安。今日前來,面謝陛下。」

  劉協道:「伯喈(蔡邕字)乃是國之棟樑,朕救他是因為他值得。你不必放在心上。」他看著蔡琰,笑道:「最近可又得了佳作?朕很喜歡先生的詩作。」

  蔡琰心中一跳。她與皇帝交往其實不多,但是卻很明白皇帝與長公主雖然血脈相通,性情卻大不相同。長公主看似精明,實則糊塗,有些大大咧咧,不怎麼在意細節。皇帝卻恰恰相反,年歲雖小,然而滴水不漏,叫人無法解讀。她夢中所得的詩作,長公主殿下會認為是她虛構的故事,皇帝卻未必。皇帝大約會以為那詩中所寫,乃是她推演的天下大勢。

  「陛下看過臣所作的《悲憤詩》,」蔡琰輕聲道:「臣斗膽,請陛下果決處置涼州軍。」

  劉協捻著手中小旗,笑道:「這些事都由司徒王允決斷。」

  蔡琰道:「陛下既然能讓司徒大人改變心意,救出家父。便能再讓他改變心意,處置涼州軍。」

  劉協熟視她良久。

  蔡琰,蔡昭姬,也即是後世所稱的蔡文姬,此時還很年輕,素服素麵,形容消瘦,此刻跪坐在他面前,與他隔著巨大的沙盤,雖然垂首,然而脊背挺直,透著一股獨屬於女性的韌性。

  「你會看沙盤嗎?」劉協忽然開口。

  蔡琰一愣,緩緩抬首,遲疑道:「臣……不會。」

  「來,朕教你。」劉協微微一笑,伸手指向那錯綜複雜的沙盤。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4-17 23:53:02~2020-04-18 23:54: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engwen鐚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6章

  蔡琰並非尋常閨閣女子, 作為家中獨女,在父親蔡邕的教導薰陶下,熟讀經史,見識很廣。她曾在史書中看到過關於沙盤的講述, 從前光武帝時, 因西北地形複雜, 普通地圖已無法展示清楚, 將軍馬援就聚米為山谷, 為了給皇帝與重臣指出最佳的進攻路線,以此展示明白隴地道徑與險要, 最後果然大獲全勝。

  但在書中見過是一回事,此時蔡琰親眼見到皇帝所用的沙盤, 又覺得比書上所寫更清楚明白許多。

  只見眼前巨大的沙盤上, 不同顏色的沙石各有堆積,或為山脈 , 或為河流,又有關口與險要地形。人低頭看去,便仿佛在無垠蒼穹之上俯瞰大地一般, 將函谷關入關中這百里路途一覽無餘。

  蔡琰在這方寸之間, 卻感到無限壯闊,輕嘆道:「這真是鬼斧神工。」

  劉協漫不經心,卻還有些不太滿意。他想到現代的數字沙盤,將動畫、聲音、解說等融為一體,那才叫逼真生動。不過眼前的科技水平, 也無法要求更多。他捻著手中小旗幟,輕聲道:「這沙盤是朕用的,用料精良,費時也多。朕想著,要推廣開來,給各將領乃至底下的部曲用上,作為戰事博弈之用。如此,這沙盤還要改進。」他將手中的旗幟落了下去,「你看這是哪裡?」

  蔡琰低頭仔細看那旗幟周邊地形,遲疑道:「函谷關?」

  劉協笑著點頭,又插了一枚旗幟,「你再看這裡。」

  「潼關?」

  劉協手指懸空在沙盤之上,在兩枚旗幟間輕輕划過,道:「涼州軍在函谷關駐守,朕與百官在潼關之內。自古函谷關易守,潼關易破。自函谷關至潼關的古道上,幾乎沒有守兵。你猜,涼州軍還要幾日便能兵臨長安?」

  蔡琰望著那沙盤上以灰色示意的,自函谷關至潼關那短短一截馳道,只覺喉嚨好似被扼住了。

  而此時的函谷關內,駐守的李傕、郭汜與張繡等人,正密謀著一場變動。

  董卓被誅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陝縣與函谷關。牛輔與李傕等人都很是慌亂了幾日。長安城中始終沒有傳出要如何處置他們的消息來。李傕等人越想越覺得不安。

  就在這種情況下,王允派出的李肅來到了陝縣牛輔營中,就要帶他入長安城去領罪。

  牛輔想到岳父之死,怎麼可能乖乖跟著李肅去長安,當下就刀兵相見了。李肅那點人馬,哪裡是牛輔的對手,於是敗走弘農。

  如此一來,非但沒把牛輔帶回長安城,反倒把朝廷的態度給表明了。在函谷關的李傕等人就翹首等著陝縣這邊的動靜呢,眼看朝廷竟然派人要來作戰,立時心都涼了。

  李傕與郭汜等人便派信使給牛輔,想要跟著牛輔,看下一步怎麼辦。誰知道信使帶回來消息,說是牛輔死了,腦袋給底下人割了獻給朝廷討賞去了。

  這事兒說來也巧。牛輔雖然打敗了李肅,但是董卓這一死,涼州軍人心渙散。牛輔很擔心朝廷又派人來征討。這天夜裡忽然營中大作喧譁之聲,都叫嚷起來,只當是朝廷派兵來了,又有以為是關東聯軍打進來的,亂作一團,自己人黑夜裡看不清楚,牛輔大驚,騎馬出逃,誰知道混亂中給人殺了。

  李傕等人原本還指望著牛輔拿主意,沒想到出這樣一樁大烏龍,這下真是群賊無首了。

  這日幾人湊在帳中,都愁的不行。

  李傕道:「要不然咱們就地解散,各回各家算了。如今董卓死了,糧草也供不上了,再有幾日發不出糧去,這些兵都要造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