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皇甫嵩卻是與董卓有舊怨的。

  如今董卓得勢,第一批召集的人裡面就有皇甫嵩,想來不會給他什麼好果子吃。

  然而劉協此時卻並不想違逆董卓,引得對方警惕,反倒壞了大計。

  他就像是個真正的九歲孩子那樣,信任親近著迎他回宮,又奉他為君的司空大人。

  董卓也就老實不客氣得把名單收回來,順順利利解決了兩件大事,拱手便要告辭。他跟這九歲的娃娃又沒什麼可聊的。

  劉協卻又喚住了他,「仲穎,你要的兩件事,朕都依你。你可能答應朕一則請求?」

  董卓一愣,狹長雙眸眯起,低頭盯著小皇帝,也不稱陛下了,直接道:「說來聽聽。」

  劉協只覺他鐵塔般的身軀擋住了所有日光。

  這是真正殺過人的將軍。

  皇帝身邊的郎中,如閔貢等人,都不安得緊盯著董卓,卻不知為何擔憂,又該如何保護小皇帝。

  劉協卻是道:「朕從前養過一隻狗,名喚小二郎。可惜此前宦官作亂,朕為賊人挾持,流落民間,等回到宮中,小二郎卻已是無跡可尋。朕自幼相親,唯此一犬,如今怕是尋不回了,懇請仲穎為朕再尋相似之犬來。」他認真回憶著,伸手比劃著名描述道:「那種犬幼時不過一柞半長,毛短而黑,長嘴細腰,只胸前一撮白毛,還有四爪也是白色的。」

  他認認真真、仔仔細細描述一遍,一抬頭見一圈郎中,並面前的董卓都愣住了。

  劉協疑惑道:「朕說明白了麼?」

  董卓駭笑道:「我當時什麼大事。不過是一條狗罷了。」

  劉協童稚的臉上,竟然流露出了一絲暮年者才會有的惆悵追憶之色。

  他輕嘆道:「朕是真的很想念它啊①。」

  董卓不耐煩道:「知道了。我回去就叫女婿牛輔他們去找。」又點了一旁的郎中,「都記住陛下的要求了吧?來兩個跟我走,安排底下人去找陛下要的狗。」

  劉協笑道:「仲穎辦事,朕真是再放心不過了。」

  董卓拱手告辭,回府路上走到一半,想起來仍忍俊不禁。

  雖然坐上了皇帝的位子,卻到底還是個九歲孩子。

  十三州動亂不堪,太后方死,這孩子皇帝滿心想的,卻是他從前養的一條狗。

  真他媽的滑稽。

  第4章

  董卓了卻心頭兩件大事,回到府中,就見女婿牛輔候在廳中,便罵道:「你不往營中練兵,整日在我府中晃什麼?」

  牛輔忙迎上來,為岳父大人脫靴奉湯,笑道:「小婿練兵未敢懈怠。只是這二日動盪,又聽聞永安宮中那位出事,小婿掛心岳父大人,總覺得不見上您一面,不能心安。雖然小婿心知岳父大人必然無恙,然而不走這一趟,回去卻不好同細君(妻子)交待。」

  這是聽聞何太后之死,趕來探聽消息的。

  董卓脫靴踞坐,笑罵道:「你好歹也是個中郎將,倒還怕起女人來?」

  牛輔笑道:「旁的女人自然無礙,只是怕細君。」

  董卓一抬眼,見從宮裡帶回來的那倆郎中還在外面站著,便一指對牛輔道:「你來了也好,正有一樁差事要你去辦。說來可笑,小皇帝要找一條狗,等下叫那倆郎中跟你細說。」

  牛輔滿口應了下來。

  董卓這才滿意,將懷中名冊甩給牛輔,道:「小皇帝點了頭,就不用跟袁隗那老賊糾纏了。」摸著頭一想,又道:「你將這名冊抄錄兩份,給子師(王允)、伯喈(蔡邕)送去,看看可要改動,不要鬧了笑話。」

  漢朝講究門第出身,名流人物泰半出自大族。如王允乃是太原王氏,袁紹家族四世三公,待到唐朝初年,都有名門望族,不願嫁女給皇帝之事。大族勢力,可見一斑。

  董卓出身隴西,不入名流之眼,他自己雖然武力過人,帶兵有道,然而於朝政上,卻還是個新手,入洛陽後,朝政大小事情,都與王允商量。另一方面,他聽說蔡邕是文化界的高人,又軟硬兼施,將人接到洛陽來,有需要遵照典故去做的事情,總要問過蔡邕。

  總的來說,這董卓雖然占了洛陽城,卻因為出身,頗有些文化上的不自信,對待願意與他相交的文化人,還是頗為禮遇的。當然若是瞧不上他要反他的文化人,董卓殺起來也絕不手軟。

  牛輔掃了兩眼名冊,道:「說起來,蔡邕大人如今就在府中,等候岳父大人您呢。」

  「伯喈來了?」董卓一愣,看了牛輔一眼,見他無知無覺,抄起案上酒壺便往他腦袋上摔去,罵道:「你杵在這裡是要噁心誰?伯喈來了為何不早說?竟跟我說些屁話!」

  牛輔跟隨董卓日久,深知岳父大人的脾氣,低頭讓過酒壺,連聲認錯,被呵斥著忙退了出去。

  董卓整好衣冠,來見蔡邕,笑道:「我回來得遲,底下人糊塗,竟叫伯喈好等。」

  蔡邕,字伯喈,東漢名臣,自創書法飛白體,然而他最大的名氣來自他的女兒。他的女兒,便是創了胡笳十八拍,被曹操自胡地迎回的蔡文姬。

  蔡邕正對著一盞燈火出神,聽了這一嗓子,嚇得渾身一哆嗦,忙起身道:「司空大人回來了……」

  董卓親熱得拉了蔡邕的手,道:「伯喈又客氣了,喚我仲穎便是。此前有宴會,我派人去請你,你總不肯來。怎得這次自己來了我府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