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鳳帝伸個懶腰,指著端王:「阿言過來,扶朕回去歇息,都散了吧。」

  謝逸華也正好有事相求鳳帝,上前去親自扶了鳳帝往外走,且向謝鳳華告辭:「多謝皇姐之前為妹妹操心,妹妹愚鈍,往後還有需要勞煩皇姐指點的地方,在此先一併謝過了!」

  謝風華勉強露出一點笑意:「你我姐妹,何需客氣!」彎腰恭送鳳帝離開,心裡把謝逸華恨的牙痒痒。

  她這是當面挑釁!

  從前的端王遠離朝堂政事,也從來不理會謝風華的試探,可是這一次卻是當面還擊,讓謝風華心中既憤怒又不安。

  她一路氣沖沖回到東宮,身邊還跟著心腹周鈺跟謝安華。

  謝安華就是個陪襯,除了為太女搖旗吶喊,才幹平平,於政事上並無建樹,因此太女平日議事,也並不是回回都召她在身邊的。

  今日謝風華心情不佳,進了書房就發脾氣,砸了個茶盞仍不解氣。

  謝安華勸了她兩句,反被斥責她無能,還是周鈺幾句話讓她氣順了點。

  「皇妹無能,不能替皇姐分憂,就不在這裡給皇姐添堵,先告退了!」

  謝風華也正有要事同周鈺商量,便隨她離開書房。

  謝安華打小跟在謝風華身邊,小時候為了在鳳帝面前塑造愛護妹妹的形象,謝風華時常將謝安華及闖了禍的魏王世女謝芷華一同留宿東宮。

  東宮至今還留有她們留宿的殿閣。

  謝安華從太女的書房出來,便慢慢悠悠在東宮行走,路上遇見宮人見禮,也態度隨意讓他們退下。

  半道上遇見衛少真,見他眼瞼下有青色,去的方向似乎正是太女的書房,便直言:「皇姐心情不好,正同周大人在書房議事,衛正君還是先別過去了。」

  衛少真心情不好,一個人出來散心,身邊連個服侍的人都帶,一聽是周鈺在書房議事,心裡就不痛快:「周大人都快在東宮紮根了,也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事情需要她沒日沒夜陪在太女身邊商議的!」

  他與太女多年夫妻相伴的時間竟然還比不上周鈺一介臣屬。

  周鈺有時候來東宮,也並非議事,或陪著太女飲酒作詩,或撫琴作畫,還有徹夜下棋等等。

  衛少真從小是按著皇夫的標準培養的,琴棋書畫皆習過,原是為著閨中意趣,沒想到成婚之後太女壓根不與他談論這些,兩人反比成親之前疏遠許多。

  他常年獨守空閨,又加之東宮不斷進人,皇夫又不肯為他作主,心理漸漸失衡,但凡是陪伴太女閒談消散的人都成了他仇視的對象,尤其是與太女過從甚密的周鈺更令他心中生厭。

  有時候他也會胡思亂想,也許太女就是不喜歡男人,偏偏喜歡女人呢?

  這念頭起先只是在腦子裡一瞬,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可是隨著周鈺不斷的出入留宿東宮,衛少真心中這念頭便不斷的強烈起來。

  偏偏太女與周鈺議事,竟是連身邊從小帶著的謝安華都攆了出去,簡直是證實了他的猜想。

  衛少真越想越委屈,加上齊王關切的眼神,他一張嘴眼淚先流了下來:「太女……太女是不是喜歡周鈺?」

  附近臨水,旁設假山垂柳,前後無人,左近寂然無聲。

  謝安華對太女的閨房之事雖然不甚清楚,可是平日相處,卻也有所耳聞,聽到衛少真此語,心下大吃一驚,腦子轉的飛快,面上卻是一片關切之意:「衛正君慎言!」把人拉到了假山後面,拿出帕子大著膽子替他拭淚:「太女與周大人……來往的是密切了些。」她艱難的措詞:「但也不能說明太女喜歡周大人吧?她們倆都是女人……」

  衛少真難得遇到個可以討論此事又不會外泄的,又加之情緒處於激動之中,忍了多少年的怨氣終於冒了出來:「太女一直冷落我,怕不是我不好,而是她喜歡的是女人吧?」

  旁邊便有可容兩人出入的假山石洞,謝安華將他拉進洞裡,捧著他的臉,痴痴看著他:「你根本不知道你有多好……」

  衛少真這些年苦等太女,多想太女捧著他的臉如此說,可是卻總也等不到,夫妻反而漸行漸遠。他也青春正健,被謝安華痴痴的眼神看著,先是傻傻沒反應過來,其後心裡便冒出一股報復的快意——太女不是喜歡周鈺嗎?不肯與他親近嗎?

  她看不到他的好,總有人不眼瞎!

  謝安華見衛少真沒有強烈的掙扎拒絕,便攔腰抱住了他,將他緊緊攬在懷裡,低頭便親了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

  第六十九章

  順義侯回京述職, 進門的當天跟謝君平打了個照面, 此後就再沒見過她的身影。

  正君常年在佛堂打坐, 哪怕是她來了也不曾出來迎接。她倒是帶著兩名庶女前去正君院裡,結果卻被守門的攔住了:「正君正在閉關修禪, 不見外人。」

  順義侯大怒:「我是外人嗎?」

  正君院裡的下人們都是他當年帶過來的陪嫁, 這些年見識了侯府種種, 妻夫反目,鴛侶失和, 正君心灰意冷之下寄情於宗教, 對順義侯也沒什麼恭敬之意:「正君吩咐不見君侯!」

  順義侯吃了個閉門羹, 帶著兩女怏怏迴轉, 接到兵部同僚家中宴請,報著為兩名庶女拓展人脈的想法帶著謝君儀跟謝君明前往。

  她久離京城, 回來也總要與舊僚故交來往, 不少人見到順義侯出現,皆上前來打招呼, 又誇她「教女有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