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周晏清回鄉後,在大魁陸太守的幫助下,重查了周家拖延賦稅一案,而當年助紂為虐的王少雄受周守禮感化,居然挺身而出,願意出庭作證,指控白縣令。
這樣一來,翻案的過程便順利到不可思議,而且在翻案的過程中,還牽扯出幾宗涉及人命的冤假錯案,白縣令的生命,便由此走到了盡頭。
吳氏和白縣令行刑時,眾人皆在一旁,連同林全安也趕來了大魁,他看向林紙鳶和林九雲,半日都是無言。
林全安平靜的觀斬完畢,也不曾上前攀附,歸家後便默默的搬離了林家鎮的三進宅子,回到了林家老屋。
從此,林家鎮上的人們,便難得看到這位自視甚高的少年秀才了。
皇帝輾轉病榻大半年,終究還是沒能看到新年的炮聲,他在彌留之際,嘴邊念念有聲,吊著一口氣不肯離去,仿佛還有心愿未了。
太子連忙走上前,卻是聽皇帝說,要將燕貴妃從妃陵遷出,與自己同葬帝陵。
皇帝一輩子無情,臨了要走之時,卻是將大半年的憎恨都一筆勾銷,又回想起燕貴妃多年的陪伴來。
這本是於禮不合,所幸燕貴妃之事並未外傳,無人知道,太子思索了一番,還是應承了皇帝,皇帝這才安心闔眼。
來年的正月十八日,新皇登基,廢除舊制,變革維新,不再設置月門。
顏朗本就是受先皇招攬,這才進入月門之中做那詭譎之事,如今倒是樂得離開。
然而,新皇正是用人之際,他不設月門,卻也不準備放顏朗離京,而是將他充入京兆府,繼續在朝中懲奸除惡——不過這回,可是不必去避人耳目了。
***
四月,護安侯府。
如今,季明燁已經襲爵,護安侯府中的大部分院子,卻是都空置了下來。
去年,郁氏受刑時,季明爍鼓起勇氣去看了一回——沒看完,回來便發起了高燒,開始整夜整夜的說胡話,左一句「好哥哥」,右一句「不要殺我」,如此驚懼數月,居然落下了個不足之症,連床都起不來了。
季輔康自那日進宮歸來後,頭髮便花白了一大片,開始還只是告假不上朝,後來便乾脆在新皇面前乞了骸骨,要告老還鄉。
季明爍聽見消息,急的連滾帶爬的去找了季輔康,執意要跟季輔康一起走,季輔康也同意了。
二人乘舟歸鄉那日,走得輕悄,滿朝文武,無人相送,再過些時日,當年顯赫一時的護安侯,也就無人記得了。
芸娘和寧兒那日冒死給林紙鳶報信,這才讓林紙鳶逃出生天,林紙鳶心中感念,回來便返還了她們的身契,還添了許多細軟,將她們送回了故鄉。
聽說,芸娘回鄉後,便在家中為孫壯立了牌位,和寧兒兩個將頭髮梳起,立了女戶,從此二人相依為命,不再念婚嫁之事。
至於生計方面,芸娘想要自己闖出一番天地來,不想躺在林紙鳶的謝禮上吃老本,林紙鳶便將過去開設青玉綢緞莊的經驗都傳授給了芸娘,芸娘受益匪淺,也在家鄉開了間小鋪子,經營十分得當。
再加上八目那小子,大難不死,傷好後又開始蹦跳,嚷嚷著要和林九雲一起去平垣參軍,季明燁拗他不過,便只能放他去了,所以護安侯府的人口,倒是少了許多。
所幸人雖少,卻不冷清,護安侯府上下一心,府中總是熱熱鬧鬧的,更讓人心喜的是,今年四月,世安院中還添上了嬰孩的啼哭聲。
春寒料峭,林紙鳶坐在熏籠上,頭戴著防風的灰鼠昭君套,身上裹著數層棉被,正將一件誥命禮服展開來看了又看。
一場月子坐下來,林紙鳶臉上很長了些肉,小臉兒圓圓的,一點點緋紅從兩腮透出來,顯出了極佳的水色。
她眉眼彎彎的看著正在哄姐兒的季明燁,由衷的感慨道:「沒想到,我還能得誥命呢!」
季明燁笑道:「你有這樣的好夫君,一個誥命算什麼,享福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呢!」
季明燁一時得意,說話聲音高了聲,猛不丁就把懷中的姐兒嚇得哭了起來,季明燁慌了手腳,顛了兩顛不管用,忙將姐兒送到了林紙鳶手上。
林紙鳶笑著瞠了季明燁一眼,手中抱著姐兒拍了拍,姐兒嘟了嘟嘴巴,聞著母親身上的奶香味兒,眼淚水還沒幹,居然又笑了起來。
二人相視一笑,心中俱是暖意。
林紙鳶一邊拍著姐兒,哄她睡覺,一邊說道:「如今我得了誥命,可什麼時候進宮謝恩呢?」
季明燁湊了過來,偌大的軟塌,非要和林紙鳶擠在一處不可。
他說道:「不用,皇上開恩,免了你進宮,你還沒出月子,還是要好生在家休養。告訴你個好消息,皇上對平垣下了恩旨,許了八目和九雲一個月的探親家,讓他們回來看看呢。」
林紙鳶驚喜的笑道:「真的,什麼時候到?」
「快則七八日,若慢些,也是半月以內的事兒,不過那兩個猴子在一起,哪裡捨得將休假耗費在路上,定然是馬不停蹄的趕回來。」
林紙鳶點了點頭,笑道:「如此甚好,回來的時候,剛好趕上姐兒的滿月酒!」
想到這裡,林紙鳶不禁打了一下季明燁,笑罵道:「虧你還是個探花郎,著你想姐兒的名字,想了這麼些日子還是沒想出來,如今侯府里都是妞妞、囡囡、姐兒的混叫,如今要辦滿月酒了,再想不出來,看我怎麼罰你!」
這樣一來,翻案的過程便順利到不可思議,而且在翻案的過程中,還牽扯出幾宗涉及人命的冤假錯案,白縣令的生命,便由此走到了盡頭。
吳氏和白縣令行刑時,眾人皆在一旁,連同林全安也趕來了大魁,他看向林紙鳶和林九雲,半日都是無言。
林全安平靜的觀斬完畢,也不曾上前攀附,歸家後便默默的搬離了林家鎮的三進宅子,回到了林家老屋。
從此,林家鎮上的人們,便難得看到這位自視甚高的少年秀才了。
皇帝輾轉病榻大半年,終究還是沒能看到新年的炮聲,他在彌留之際,嘴邊念念有聲,吊著一口氣不肯離去,仿佛還有心愿未了。
太子連忙走上前,卻是聽皇帝說,要將燕貴妃從妃陵遷出,與自己同葬帝陵。
皇帝一輩子無情,臨了要走之時,卻是將大半年的憎恨都一筆勾銷,又回想起燕貴妃多年的陪伴來。
這本是於禮不合,所幸燕貴妃之事並未外傳,無人知道,太子思索了一番,還是應承了皇帝,皇帝這才安心闔眼。
來年的正月十八日,新皇登基,廢除舊制,變革維新,不再設置月門。
顏朗本就是受先皇招攬,這才進入月門之中做那詭譎之事,如今倒是樂得離開。
然而,新皇正是用人之際,他不設月門,卻也不準備放顏朗離京,而是將他充入京兆府,繼續在朝中懲奸除惡——不過這回,可是不必去避人耳目了。
***
四月,護安侯府。
如今,季明燁已經襲爵,護安侯府中的大部分院子,卻是都空置了下來。
去年,郁氏受刑時,季明爍鼓起勇氣去看了一回——沒看完,回來便發起了高燒,開始整夜整夜的說胡話,左一句「好哥哥」,右一句「不要殺我」,如此驚懼數月,居然落下了個不足之症,連床都起不來了。
季輔康自那日進宮歸來後,頭髮便花白了一大片,開始還只是告假不上朝,後來便乾脆在新皇面前乞了骸骨,要告老還鄉。
季明爍聽見消息,急的連滾帶爬的去找了季輔康,執意要跟季輔康一起走,季輔康也同意了。
二人乘舟歸鄉那日,走得輕悄,滿朝文武,無人相送,再過些時日,當年顯赫一時的護安侯,也就無人記得了。
芸娘和寧兒那日冒死給林紙鳶報信,這才讓林紙鳶逃出生天,林紙鳶心中感念,回來便返還了她們的身契,還添了許多細軟,將她們送回了故鄉。
聽說,芸娘回鄉後,便在家中為孫壯立了牌位,和寧兒兩個將頭髮梳起,立了女戶,從此二人相依為命,不再念婚嫁之事。
至於生計方面,芸娘想要自己闖出一番天地來,不想躺在林紙鳶的謝禮上吃老本,林紙鳶便將過去開設青玉綢緞莊的經驗都傳授給了芸娘,芸娘受益匪淺,也在家鄉開了間小鋪子,經營十分得當。
再加上八目那小子,大難不死,傷好後又開始蹦跳,嚷嚷著要和林九雲一起去平垣參軍,季明燁拗他不過,便只能放他去了,所以護安侯府的人口,倒是少了許多。
所幸人雖少,卻不冷清,護安侯府上下一心,府中總是熱熱鬧鬧的,更讓人心喜的是,今年四月,世安院中還添上了嬰孩的啼哭聲。
春寒料峭,林紙鳶坐在熏籠上,頭戴著防風的灰鼠昭君套,身上裹著數層棉被,正將一件誥命禮服展開來看了又看。
一場月子坐下來,林紙鳶臉上很長了些肉,小臉兒圓圓的,一點點緋紅從兩腮透出來,顯出了極佳的水色。
她眉眼彎彎的看著正在哄姐兒的季明燁,由衷的感慨道:「沒想到,我還能得誥命呢!」
季明燁笑道:「你有這樣的好夫君,一個誥命算什麼,享福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呢!」
季明燁一時得意,說話聲音高了聲,猛不丁就把懷中的姐兒嚇得哭了起來,季明燁慌了手腳,顛了兩顛不管用,忙將姐兒送到了林紙鳶手上。
林紙鳶笑著瞠了季明燁一眼,手中抱著姐兒拍了拍,姐兒嘟了嘟嘴巴,聞著母親身上的奶香味兒,眼淚水還沒幹,居然又笑了起來。
二人相視一笑,心中俱是暖意。
林紙鳶一邊拍著姐兒,哄她睡覺,一邊說道:「如今我得了誥命,可什麼時候進宮謝恩呢?」
季明燁湊了過來,偌大的軟塌,非要和林紙鳶擠在一處不可。
他說道:「不用,皇上開恩,免了你進宮,你還沒出月子,還是要好生在家休養。告訴你個好消息,皇上對平垣下了恩旨,許了八目和九雲一個月的探親家,讓他們回來看看呢。」
林紙鳶驚喜的笑道:「真的,什麼時候到?」
「快則七八日,若慢些,也是半月以內的事兒,不過那兩個猴子在一起,哪裡捨得將休假耗費在路上,定然是馬不停蹄的趕回來。」
林紙鳶點了點頭,笑道:「如此甚好,回來的時候,剛好趕上姐兒的滿月酒!」
想到這裡,林紙鳶不禁打了一下季明燁,笑罵道:「虧你還是個探花郎,著你想姐兒的名字,想了這麼些日子還是沒想出來,如今侯府里都是妞妞、囡囡、姐兒的混叫,如今要辦滿月酒了,再想不出來,看我怎麼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