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兩人坐在樹下的長椅,邊吃邊聊天。
謝寶南問他:「為什麼之前的經銷商會突然提出多要兩個點的渠道費?」
陳鄴道:「你有沒有聽說過背後的鬼?」
「你是說有人在背後搞鬼?」
陳鄴不置可否。
一隻白鴿落在不遠處的草坪上,陳鄴掰下一小塊麵包,伸出手,吸引那隻鴿子。鴿子看了眼,沒走近。
「我只和坦誠的人合作。」陳鄴這樣告訴謝寶南。
多年合作的關係又如何?不乾淨的手腳,說砍就砍。
謝寶南又問:「失了嘉匯這麼大個單子,你說他們會不會後悔?」
又一隻灰色的鴿子飛來,吃下陳鄴手裡的那片麵包。那隻白鴿見狀,也匆匆趕來,陳鄴卻不再給它吃了,只將剩下的一小片麵包握在手心裡。
他轉頭,眼睛如墨,「不管後不後悔,機會都只有一次。」
謝寶南一愣,在他臉上看出一些難以理解的情緒。
不知他在說鴿子,還是在說人。
三明治下肚,陳鄴問她:「吃飽了嗎?」
謝寶南點點頭。
陳鄴站起來,雙手插在大衣口袋裡,「走吧,帶你去玩。」
他領著謝寶南在校園裡參觀,如一名盡職的導遊。
他在劍橋待了整整五年,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走到圖書館門口,謝寶南說要拍遊客照,帶回去給爸媽看。
陳鄴縱容她,乖乖地為她拍照。
她才二十三歲,正是青春如歌的年紀。她站在圖書館前,風捲起她的長髮,是好學生的模樣。
他眉目溫柔,似春水的漣漪。
之後,陳鄴提議:「再拍張合照吧。回去給你爸媽看,證明你是陪客戶來的。」
謝寶南覺得有道理,乖巧地贊同。
陳鄴找了一名路過的學生幫忙,他和謝寶南並排站在圖書館前。
學生很熱情,拍了很多張。陳鄴向對方道謝,滿意地收回手機。
後來,他們租了條船,沿著康河而下。陽光正好,水面寬闊,兩岸是碧綠的草坪和優雅的建築。
無端地,謝寶南想起徐志摩的那首詩。如今再睹康河,竟也多了幾分離別的愁緒。
這是陳鄴讀書的地方,高不可攀的學府,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世界。
從前她不曾見識過,也不曾了解過。
謝寶南偏頭,看見陳鄴的側臉。今天的陽光明媚,就像眼前的這個男人。她仿佛看見了當年意氣風發的那個少年,冷漠到不可一世。
「你當初為什麼學醫?」船輕輕地晃動,謝寶南問坐在對面的陳鄴。
陳鄴回頭,看向她,「五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那時便立志成為一名醫生,希望長大能治好媽媽的病。」
然而直到入了大學,陳鄴才得知,媽媽壓根沒有病逝。
她活得好好的,重新嫁了人,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爺爺為了讓他心裡好受一些,編造了一個謊言。
陳鄴至今還能記得得知真相那天的痛苦。
他朝思暮想的媽媽,他深愛的媽媽,並沒有滿懷著對他的愛離開人世。到頭來,只是不想要他了而已。
那之後,無論何時再提起母親,他都只說一句:「死了。」
謝寶南不知如何安慰他,輕聲說:「說不定她在另一個地方活得很好。」
陳鄴心中冷笑,當然好,文婉有了新的家庭,早就忘記了他的存在。
他不願意再提,順著她的話說:「也許吧。」
謝寶南心裡軟軟的。失去母親的痛苦,她感同身受。但陳鄴不像她這麼幸運,在母親去世後,還有黃敏代替母親愛她。
她想起范明宇曾對她說:「嬸,叔人不壞,他就是太孤獨了。」
有多孤獨呢?如今,她好像終於理解了一點。
誰能想到,如今呼風喚雨、冷漠孤傲的陳鄴,年少時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與孤獨。
從劍橋出來,他們在附近的集市上閒逛。
琳琅滿目的商品,卻因為囊中羞澀,遲遲無法下手。後來,終於遇見了一家可以刷信用卡的小店,謝寶南興奮地拉著陳鄴進去。
她一眼相中了一個手機掛墜。古銀色的海螺造型,旁邊落下一串海星。
謝寶南送到陳鄴的面前:「這個給你。」
陳鄴呼吸滯了幾秒,不敢置信。
她竟然要送禮物給他?
見他沒反應,謝寶南直接從他手裡拿了手機,將掛墜掛上去。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就跟海螺說。海螺聽到後,你的煩惱就沒有了。」
很幼稚的故事,專門騙小孩子的。但她卻認認真真地講給他聽,像是在哄他開心。
系好掛墜,她舉起手機在他眼前晃了晃,「好不好看?」
陳鄴垂眸,望向那串掛墜,又望向她。
她的眼睛裡綴滿笑意,清凌凌的,像是純潔的美玉。
他心中有溫泉細細流過,暖烘烘的。很難想像,三十歲了,竟然會被這樣幼稚的故事打動。
他輕輕「嗯」了聲,撈過手機,塞進大衣口袋裡。
然後轉過身,若無其事地走開。
他不願讓謝寶南看到他眼中的情緒,看到那一刻,他眼中的酸澀,和為她真心實意的動心。
謝寶南心裡記掛著家人和朋友,在小店裡買了許多禮物,說要帶回去送給爸爸媽媽、沈曼和孫倩。
謝寶南問他:「為什麼之前的經銷商會突然提出多要兩個點的渠道費?」
陳鄴道:「你有沒有聽說過背後的鬼?」
「你是說有人在背後搞鬼?」
陳鄴不置可否。
一隻白鴿落在不遠處的草坪上,陳鄴掰下一小塊麵包,伸出手,吸引那隻鴿子。鴿子看了眼,沒走近。
「我只和坦誠的人合作。」陳鄴這樣告訴謝寶南。
多年合作的關係又如何?不乾淨的手腳,說砍就砍。
謝寶南又問:「失了嘉匯這麼大個單子,你說他們會不會後悔?」
又一隻灰色的鴿子飛來,吃下陳鄴手裡的那片麵包。那隻白鴿見狀,也匆匆趕來,陳鄴卻不再給它吃了,只將剩下的一小片麵包握在手心裡。
他轉頭,眼睛如墨,「不管後不後悔,機會都只有一次。」
謝寶南一愣,在他臉上看出一些難以理解的情緒。
不知他在說鴿子,還是在說人。
三明治下肚,陳鄴問她:「吃飽了嗎?」
謝寶南點點頭。
陳鄴站起來,雙手插在大衣口袋裡,「走吧,帶你去玩。」
他領著謝寶南在校園裡參觀,如一名盡職的導遊。
他在劍橋待了整整五年,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走到圖書館門口,謝寶南說要拍遊客照,帶回去給爸媽看。
陳鄴縱容她,乖乖地為她拍照。
她才二十三歲,正是青春如歌的年紀。她站在圖書館前,風捲起她的長髮,是好學生的模樣。
他眉目溫柔,似春水的漣漪。
之後,陳鄴提議:「再拍張合照吧。回去給你爸媽看,證明你是陪客戶來的。」
謝寶南覺得有道理,乖巧地贊同。
陳鄴找了一名路過的學生幫忙,他和謝寶南並排站在圖書館前。
學生很熱情,拍了很多張。陳鄴向對方道謝,滿意地收回手機。
後來,他們租了條船,沿著康河而下。陽光正好,水面寬闊,兩岸是碧綠的草坪和優雅的建築。
無端地,謝寶南想起徐志摩的那首詩。如今再睹康河,竟也多了幾分離別的愁緒。
這是陳鄴讀書的地方,高不可攀的學府,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世界。
從前她不曾見識過,也不曾了解過。
謝寶南偏頭,看見陳鄴的側臉。今天的陽光明媚,就像眼前的這個男人。她仿佛看見了當年意氣風發的那個少年,冷漠到不可一世。
「你當初為什麼學醫?」船輕輕地晃動,謝寶南問坐在對面的陳鄴。
陳鄴回頭,看向她,「五歲那年,媽媽因病去世。那時便立志成為一名醫生,希望長大能治好媽媽的病。」
然而直到入了大學,陳鄴才得知,媽媽壓根沒有病逝。
她活得好好的,重新嫁了人,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爺爺為了讓他心裡好受一些,編造了一個謊言。
陳鄴至今還能記得得知真相那天的痛苦。
他朝思暮想的媽媽,他深愛的媽媽,並沒有滿懷著對他的愛離開人世。到頭來,只是不想要他了而已。
那之後,無論何時再提起母親,他都只說一句:「死了。」
謝寶南不知如何安慰他,輕聲說:「說不定她在另一個地方活得很好。」
陳鄴心中冷笑,當然好,文婉有了新的家庭,早就忘記了他的存在。
他不願意再提,順著她的話說:「也許吧。」
謝寶南心裡軟軟的。失去母親的痛苦,她感同身受。但陳鄴不像她這麼幸運,在母親去世後,還有黃敏代替母親愛她。
她想起范明宇曾對她說:「嬸,叔人不壞,他就是太孤獨了。」
有多孤獨呢?如今,她好像終於理解了一點。
誰能想到,如今呼風喚雨、冷漠孤傲的陳鄴,年少時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與孤獨。
從劍橋出來,他們在附近的集市上閒逛。
琳琅滿目的商品,卻因為囊中羞澀,遲遲無法下手。後來,終於遇見了一家可以刷信用卡的小店,謝寶南興奮地拉著陳鄴進去。
她一眼相中了一個手機掛墜。古銀色的海螺造型,旁邊落下一串海星。
謝寶南送到陳鄴的面前:「這個給你。」
陳鄴呼吸滯了幾秒,不敢置信。
她竟然要送禮物給他?
見他沒反應,謝寶南直接從他手裡拿了手機,將掛墜掛上去。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就跟海螺說。海螺聽到後,你的煩惱就沒有了。」
很幼稚的故事,專門騙小孩子的。但她卻認認真真地講給他聽,像是在哄他開心。
系好掛墜,她舉起手機在他眼前晃了晃,「好不好看?」
陳鄴垂眸,望向那串掛墜,又望向她。
她的眼睛裡綴滿笑意,清凌凌的,像是純潔的美玉。
他心中有溫泉細細流過,暖烘烘的。很難想像,三十歲了,竟然會被這樣幼稚的故事打動。
他輕輕「嗯」了聲,撈過手機,塞進大衣口袋裡。
然後轉過身,若無其事地走開。
他不願讓謝寶南看到他眼中的情緒,看到那一刻,他眼中的酸澀,和為她真心實意的動心。
謝寶南心裡記掛著家人和朋友,在小店裡買了許多禮物,說要帶回去送給爸爸媽媽、沈曼和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