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謝寶南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陳鄴這回來英國,是為了和經銷商談判。
嘉匯的產品為了打入歐洲市場,之前一直和這家英國經銷商合作。這家經銷商紮根英國多年,早已經打通了歐洲線上線下的渠道。渠道多,貨鋪出去,才能有銷量,這是快速打開新市場局面的捷徑。
雙方合作多年,本已是唇齒相依,卻沒想到最近這家經銷商忽然提出渠道費要增加兩個百分點。
嘉匯產品本身定價不高,加上國外的各種稅費後,利潤很薄。如今對方獅子大開口,嘉匯幾乎沒有利潤空間。
周總監磨了一個多月,對方始終不願鬆口,這才無奈地請陳鄴親自出馬。
談判地點見面地點位於倫敦,距離劍橋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窗外,沿途的風景變換,從悠閒小城漸漸變成繁華大都市。
一小時後,車停在了經銷商的總部大樓。
下車前,陳鄴叮囑謝寶南:「一會只管翻譯,其他不用管。」
謝寶南訥訥點頭,不明白他為什麼明明自己可以說英語,卻偏偏要她翻譯。
真的如羅正陽所說,只是為了看上去正式點嗎?
會議室里,一張長桌,坐了五六個人,正大笑聊天。見陳鄴來了,收了笑,同他們冷冷打招呼,卻連站都沒站起來。
陳鄴神色如常,像是見慣了這樣的場面。
不同尋常的氣氛從這一刻開始蔓延,猶如古時候開戰前雙方的對峙,刀光劍影。
打從進門起,陳鄴說的便是中文。像是吝嗇似的,一個單詞都不願意說。
謝寶南一來一回的翻譯,花費不少時間。對方有些失去耐心,連續多次問陳鄴為什麼不說英語。
陳鄴淡笑,反問:「這和今天的會議內容有關係嗎?」
看上去很客氣,其實囂張得不可一世。
謝寶南總覺得陳鄴不像是來談判的,倒像是來宣戰的。哪有這樣談生意的!
她將陳鄴的語氣原封不動地翻譯過去。經銷商臉色一變,分明是生氣的,卻礙於談判還在進行中,不好發作。
最後,到了價格這一環,雙方始終僵持不下。
劍拔弩張之際,陳鄴攤手:「那就不要談了。」
他氣定神閒,仿佛只是在說一句無關緊要的閒話。
謝寶南卻犯了難。這話出口,基本宣告談判的破裂。微妙的氣氛里,她用細微的表情提醒他。
陳鄴視線沒落在她身上,只說:「翻吧。」
謝寶南乖乖地翻譯,經銷商聽聞後,明顯動了怒,手中的筆朝地上一扔,「你這是什麼意思!」
謝寶南嚇了一跳,卻見陳鄴淡定地起身,勾唇,「狂童之狂也且,」頓了頓又說,「這句不用翻。」
周總監聽聞後跟著笑起來。然而經銷商是外國人,聽不懂中文,只能幹著急,追著謝寶南問陳鄴說了什麼。
謝寶南抿唇笑,卻只能搖頭。
陳鄴說完,轉身大步離開會議室。
謝寶南不免困惑地跟上去,這是談崩了?那以後怎麼辦?
回到車上,陳鄴問周總監:「下一家安排好了?」
周總監點頭,「陳總放心,都安排好了。」
謝寶南有如陷入迷霧。
很快,他們驅車重新回到劍橋,來到另一家公司。
這回,陳鄴沒有再說中文,直接英文上陣。
雙方暢談了十來分鐘,謝寶南才弄明白,這是嘉匯選定的新經銷商。雖然這家經銷商不如前一家成熟,渠道也不如前一家多,但價格合適,潛力無限。
原來陳鄴早在去那家經銷商總部之前,就已經打定了主意不再合作。
那不是談判,而是宣戰。
他故意不說英語,是磋磨對方士氣。待到對方失去耐心,怒不可遏之際,再留下一句不讓翻譯的話,讓對方雲裡霧裡。
謝寶南不禁想,陳鄴這報復的方式,還真是挺符合他的做派的。
新的合作順利地定下來,陳鄴心情很好,結束後帶謝寶南去參觀劍橋大學。那是他曾經讀書的地方。
學校門口,有賣三明治的移動車。謝寶南有些餓,走上前買了一個雞肉三明治,陳鄴替她付了錢。
三明治包裹在白色的餐紙里,她拆著餐紙,問陳鄴:「你不買嗎?不餓嗎?」
陳鄴摸了摸鼻樑,坦誠說:「沒帶夠錢,窮得只剩下卡。你去問問,能刷卡嗎?」
早上出門前換了衣服,此時口袋裡只有這麼一點錢。忙了一早上,也忘了向同事要點。
這樣的小攤,自然不可能刷卡。
謝寶南有些不好意思,立刻掰了半個三明治給他,「給你吃一半。」
她掰得不是很均勻,給他的那半邊明顯更大,雞肉也幾乎都在那半邊。她是故意的,怕他吃不飽。反正她胃口小,只要有一小塊麵包墊肚子就行了。
陳鄴垂眸,女孩茶色的瞳孔乾淨透徹,很認真地在同他分享食物。
他沒接,拿了另一小半,「我不喜歡吃這個肉。」
「這樣啊……」
謝寶南信了。畢竟陳鄴養尊處優,口味挑剔,一般的肉確實入不了他的口。
擔心他挨餓,她又慷慨地把最上面的麵包遞給他,「那你吃麵包吧。」
陳鄴沒再拒絕,咬了口麵包。這麵包又干又硬,可能放了好幾天。但他卻品出了一絲絲甜。
嘉匯的產品為了打入歐洲市場,之前一直和這家英國經銷商合作。這家經銷商紮根英國多年,早已經打通了歐洲線上線下的渠道。渠道多,貨鋪出去,才能有銷量,這是快速打開新市場局面的捷徑。
雙方合作多年,本已是唇齒相依,卻沒想到最近這家經銷商忽然提出渠道費要增加兩個百分點。
嘉匯產品本身定價不高,加上國外的各種稅費後,利潤很薄。如今對方獅子大開口,嘉匯幾乎沒有利潤空間。
周總監磨了一個多月,對方始終不願鬆口,這才無奈地請陳鄴親自出馬。
談判地點見面地點位於倫敦,距離劍橋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窗外,沿途的風景變換,從悠閒小城漸漸變成繁華大都市。
一小時後,車停在了經銷商的總部大樓。
下車前,陳鄴叮囑謝寶南:「一會只管翻譯,其他不用管。」
謝寶南訥訥點頭,不明白他為什麼明明自己可以說英語,卻偏偏要她翻譯。
真的如羅正陽所說,只是為了看上去正式點嗎?
會議室里,一張長桌,坐了五六個人,正大笑聊天。見陳鄴來了,收了笑,同他們冷冷打招呼,卻連站都沒站起來。
陳鄴神色如常,像是見慣了這樣的場面。
不同尋常的氣氛從這一刻開始蔓延,猶如古時候開戰前雙方的對峙,刀光劍影。
打從進門起,陳鄴說的便是中文。像是吝嗇似的,一個單詞都不願意說。
謝寶南一來一回的翻譯,花費不少時間。對方有些失去耐心,連續多次問陳鄴為什麼不說英語。
陳鄴淡笑,反問:「這和今天的會議內容有關係嗎?」
看上去很客氣,其實囂張得不可一世。
謝寶南總覺得陳鄴不像是來談判的,倒像是來宣戰的。哪有這樣談生意的!
她將陳鄴的語氣原封不動地翻譯過去。經銷商臉色一變,分明是生氣的,卻礙於談判還在進行中,不好發作。
最後,到了價格這一環,雙方始終僵持不下。
劍拔弩張之際,陳鄴攤手:「那就不要談了。」
他氣定神閒,仿佛只是在說一句無關緊要的閒話。
謝寶南卻犯了難。這話出口,基本宣告談判的破裂。微妙的氣氛里,她用細微的表情提醒他。
陳鄴視線沒落在她身上,只說:「翻吧。」
謝寶南乖乖地翻譯,經銷商聽聞後,明顯動了怒,手中的筆朝地上一扔,「你這是什麼意思!」
謝寶南嚇了一跳,卻見陳鄴淡定地起身,勾唇,「狂童之狂也且,」頓了頓又說,「這句不用翻。」
周總監聽聞後跟著笑起來。然而經銷商是外國人,聽不懂中文,只能幹著急,追著謝寶南問陳鄴說了什麼。
謝寶南抿唇笑,卻只能搖頭。
陳鄴說完,轉身大步離開會議室。
謝寶南不免困惑地跟上去,這是談崩了?那以後怎麼辦?
回到車上,陳鄴問周總監:「下一家安排好了?」
周總監點頭,「陳總放心,都安排好了。」
謝寶南有如陷入迷霧。
很快,他們驅車重新回到劍橋,來到另一家公司。
這回,陳鄴沒有再說中文,直接英文上陣。
雙方暢談了十來分鐘,謝寶南才弄明白,這是嘉匯選定的新經銷商。雖然這家經銷商不如前一家成熟,渠道也不如前一家多,但價格合適,潛力無限。
原來陳鄴早在去那家經銷商總部之前,就已經打定了主意不再合作。
那不是談判,而是宣戰。
他故意不說英語,是磋磨對方士氣。待到對方失去耐心,怒不可遏之際,再留下一句不讓翻譯的話,讓對方雲裡霧裡。
謝寶南不禁想,陳鄴這報復的方式,還真是挺符合他的做派的。
新的合作順利地定下來,陳鄴心情很好,結束後帶謝寶南去參觀劍橋大學。那是他曾經讀書的地方。
學校門口,有賣三明治的移動車。謝寶南有些餓,走上前買了一個雞肉三明治,陳鄴替她付了錢。
三明治包裹在白色的餐紙里,她拆著餐紙,問陳鄴:「你不買嗎?不餓嗎?」
陳鄴摸了摸鼻樑,坦誠說:「沒帶夠錢,窮得只剩下卡。你去問問,能刷卡嗎?」
早上出門前換了衣服,此時口袋裡只有這麼一點錢。忙了一早上,也忘了向同事要點。
這樣的小攤,自然不可能刷卡。
謝寶南有些不好意思,立刻掰了半個三明治給他,「給你吃一半。」
她掰得不是很均勻,給他的那半邊明顯更大,雞肉也幾乎都在那半邊。她是故意的,怕他吃不飽。反正她胃口小,只要有一小塊麵包墊肚子就行了。
陳鄴垂眸,女孩茶色的瞳孔乾淨透徹,很認真地在同他分享食物。
他沒接,拿了另一小半,「我不喜歡吃這個肉。」
「這樣啊……」
謝寶南信了。畢竟陳鄴養尊處優,口味挑剔,一般的肉確實入不了他的口。
擔心他挨餓,她又慷慨地把最上面的麵包遞給他,「那你吃麵包吧。」
陳鄴沒再拒絕,咬了口麵包。這麵包又干又硬,可能放了好幾天。但他卻品出了一絲絲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