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不不,王爺的手段令人佩服。」

  沈蔻趕緊否認,順道在情緒收斂後改回稱呼。

  江徹眼底猩紅未散,卻因她這膽小的模樣勾了勾唇角。

  天色不知是何時暗下去的,因江徹閉門反鎖,僕婦也未敢秉燭進來,這會兒滿屋昏暗,唯有旁邊炭盆里忽明忽暗。壓在心頭的重石稍稍移去,江徹瞧著令他輾轉反側的嬌麗眉眼,在她鼻尖輕輕一點,「你是戲本寫多了吧?竟想得出這種荒唐的事。」

  才不是呢!

  沈蔻心中輕哼。

  不過以江徹的性情,斷乎不會扯謊,他所說的那些定然不假。那麼,她看到書里的那些事……電光火石間,她猛然想起了件當時便頗疑惑的事情——在她死之前,書里的事情極為流暢鮮活,但在她死後,那些畫面卻是斷續凌亂的,只是剪影般道出結局,卻不知中間的情節。

  若果真拿戲本來類比,那些剪影般的畫面,倒像是她構思時寫的粗略走向。

  那一瞬,沈蔻恍然大悟。

  或許那本書最初是打算那樣寫下去的,讓顧柔歷經苦難後變得心狠手辣、大殺四方,最後再嫁給手腕出眾、尚未婚配的江徹,登頂帝位。只不過在她死後,無論是因江徹震怒之下殺了顧柔,還是寫書的人意識到當中種種相悖之處,都沒再寫下去,所以她看到的只是斷續剪影。

  如同她寫的戲本,其實也有諸多考慮不周之處,被謝無相逐個更改,最後的戲本和起初的設想並非完全一致。

  謝無相說過,南戲雖說是戲文,當中的人物卻該真實可觸,他所作出的選擇應當因其性情經歷而生,方覺鮮活。

  江徹讓顧柔殺人償命,便是他的選擇。

  於是那本書中的一切戛然而止,時光回到最初,自由生長。江徹見不著她就噩夢連連的毛病,或許也是在沉入湖底時得上的。

  風雪冰湖再入腦海,卻已不是當初的絕望灰心。

  沈蔻覷向江徹,挑起淺笑。

  江徹抱住她,素來冷硬的臉上浮起柔色,「難得還能重逢,這賜婚的旨意,就不必抗而不遵了吧?」他的氣息落在沈蔻耳畔,溫熱微癢,亦如蜻蜓點水般的親吻。

  沈蔻嘴角翹起,環住他的腰,「我再想想吧!」

  聲音微軟,意思其實已然明了。

  江徹的眼底終於湧出笑意,將她抱得愈緊,覺得活了二十來年,永明帝這回下得聖旨著實是最合他心意的一次——歪打正著,良緣天賜。

  *

  賜婚的事情未再生出風波。

  沈有望夫婦固然忌憚皇家權勢、兇險陰謀,見沈蔻去過穆王府一趟後並未推拒此事,便暫時打消南下的念頭,在京城裡準備婚事。倒是襄平侯府傾塌後,牽連出許多案子,謝嶠與邊將勾結的事傳到北邊,周烈果然如江徹所料,迅速勾結敵國,欲以戰事尋求轉機。

  江徹籌備已久,率軍迎敵。

  沈蔻既知他性命所系,碰到家國之事,焉能坐視江徹連夜無眠,熬垮身子?且戰事兇險,她放心不下,遂由江徹安排,混在穆王府的的親衛之中,隨軍北上。戰場上瞬息萬變,即便十拿九穩,江徹也不肯冒半點兇險,在生擒周烈接管軍權之後,便將沈蔻安排在後方穩妥之處,只在三日期滿時抽空去瞧瞧她。

  那樣的相聚,短暫而珍貴。

  比起前世的那場大戰,江徹此次暗施手段,借著周烈大開門戶之機引得敵兵精銳大舉南下,豈能掉以輕心?

  整整兩個月,他鐵蹄浴血,馳騁縱橫。

  正月底,敵方先後派出的二十萬大軍折損殆盡,被視如護國柱石的主將亦被江徹親手射殺。

  捷報傳回京城,永明帝龍顏大悅,滿京城為之歡欣。

  江徹遂整軍凱旋,迅速歸京。

  沈蔻仍混在親衛隊伍中,去時的擔憂亦消散殆盡,唯余輕鬆笑顏。她這些年住在京城,除了上回跟江徹南下賑災之外,並未去過太遠的地方。這回在北地駐留兩月,在滿目雄奇闊朗中,心胸似也隨之悄然改變。沙場的兇狠搏殺固然令人驚心動魄,邊地粗獷而樸實的民風人情卻也令她極為眷戀。

  以至於回到京城,瞧見那座巍峨矗立的城樓時,心底竟無端籠起了薄薄的陰雲。

  ——那裡雖有她急盼相見的雙親,卻也有暗潮雲涌,陰謀無數。

  所謂久處幽暗之室,不辯日月之光;久入鮑魚之肆,不聞蘭麝之香。從前身在爭鬥的旋渦里,瞧著你死我活的陰謀算計,雖暗自感嘆,卻也沒覺得如何。而今見過京城外的廣闊天地,體嘗過日月之下坦蕩爽麗的河山,再想想這座京城,難免覺得逼仄而令人不喜,仿佛金絲編就的籠子,束縛羽翼。

  這樣的感觸,她在途中曾跟江徹提過。

  此刻驅馬漸近城門,瞧著門口巍峨尊貴又高高在上的氣象,竟自嘆了口氣。

  江徹放緩馬速,幾乎與她並肩而行。

  「發愁了?」他低聲問。

  沈蔻頷首道:「才剛回來,就頗思念外面的廣闊天地。」

  「我從前說請個封地,並非戲言。」江徹低聲說罷,催馬快趕幾步,仍擺回慣常的端貴姿態。

  驅馬入城,東宮已奉命率領公卿百官來迎。

  這樣的陣仗,江徹習以為常。

  披甲解劍進了宣政殿,永明帝竟已到了,瞧著江徹毫髮無損的回到京城奉上兵符,滿意欣慰之下,很是將他誇讚了一通。陣亡將士的撫恤之事早已擬定,給立功將士們的封賞,永明帝也早有主意。唯有江徹,原就身份尊榮、賞賜極豐,如今誘敵深入,一戰耗盡敵方精銳,這般功勞再要封賞,就得好生琢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