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夜,他推窗瞧著客舍的方向,獨自站到了天亮。

  翌日清晨,江徹如常衣冠嚴整的去上朝,司閨白檀則帶了一眾僕婦侍女,含笑來到客舍。

  日頭才剛升了一竿之高,秋風吹得颯然。侍女手中各捧錦盒,在檐下整齊站成兩排,白檀雖是有位分的女官,待沈蔻母女卻極為客氣,欠身道:「王爺今早去上朝,臨行前吩咐說,外頭暫且不安生,便是王府隔壁的院子也未必妥當。兩位還是安心在這裡,等沈大人的事有了定論,再出府不遲。」

  說著話,命侍女挨個掀開錦盒,便見裡頭儘是上等的香膏、香粉、筆墨紙硯等日常用物。

  鍾氏聞言,與沈蔻面面相覷。

  而後一道屈膝為禮,謝過白司閨的美意。知道那位也是奉命行事,平白推辭無用,便將錦盒都收了,整齊摞在長案上。反正王府的客院裡諸事齊備,母女倆在米酒巷簡素慣了,倒也用不上那些價值百金的好東西。

  只是沈有望的事情,終究令鍾氏掛懷。

  等白檀帶著眾侍女走遠,她回身掩上屋門,眉頭又蹙了起來,「上回我被人跟蹤,楊典軍說有人在謀我的性命時,還不敢深信。卻原來你父親捲入的竟是那麼大一件案子。」她想著今早沈蔻轉述的情形,猶覺心有餘悸,「也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京城。」

  「應該快了吧。」沈蔻心裡也沒數。

  但自打跟沈有望會面後,有一點她卻是很清楚的——

  紅丸案震驚朝野,當時能令左相喪命,公府傾塌,倘若真相大白,密謀構陷之人的下場定會比顧家更慘。父親握有謝嶠死罪的證據,又被江徹救走,最初彼此要挾的微妙平衡被打破,謝嶠這會兒怕悔得腸子都青了,掘地三尺都想把她母女倆挖出來。

  關乎闔府前程的事,誰都不會手軟。

  京城內外,能讓她母女無恙的唯有王府的院牆。不管她心裡藏了多少顧忌,對這座王府懷有多複雜的心思,在闔家性命和朝堂重案跟前,絕不可任性行事。

  好在江徹已搜羅了證據,就差重翻此案。

  雖說這事極難,到底有個盼頭。

  屆時父親的冤案必將洗清,一家人亦可團聚。

  而她跟江徹的那點糾葛,到那個時候大概也能斬斷——前世江徹雖未能查清紅丸案,卻借邊境生亂、兩軍交戰之機,給了顧家男兒戴罪立功的機會,順道將青梅竹馬的顧柔接回了京城。而今證據漸漸確鑿,只消顧家脫罪,那位艷冠京城的原書女主顧柔也將風光回京,開啟她大殺四方的復仇人生。

  江徹心裡藏著的是顧柔,情之所至,甚至能容忍她嫁給旁的男人,甘為後盾。

  彭王亦會為了顧柔傾盡所有,家破人亡。

  那是他們的故事。

  而她麼,沒有了彭王那色胚的覬覦,頭頂高懸的利劍便可挪開。至於謝嶠,一旦真相大白,丹書鐵券都難以免除謝家的死罪,屆時襄平侯府步興國公府的後塵,未必還有能耐來對付沈家,一家三口便能如她所期盼的那樣,闔家南下,安生度日。

  那是重活之後,她日日都在盼望的事,甚至迫不及待。

  她也相信,以江徹的手腕,這一日遲早會到來。

  唯一令她擔憂的,只有謝無相。

  他畢竟是襄平侯府的人,哪怕跟謝嶠父子關係僵冷,血脈族譜卻擺在那裡。一旦謝家獲罪傾塌,他難免要受牽連。那麼個清冷如謫仙的人,倘若真的遭了重罪流放,真不知會落入怎樣的境地。

  *

  侯府藥圃,謝無相臨窗而坐。

  老伯從外面匆匆走來,瞧他目光落在謝嶠居處的方向,手裡還在搗弄藥膏,心中微詫,忙伸手輕輕攔住,低聲道:「公子別出神了,藥膏還是得趁熱敷上去,才能有點效用。我去倒盆熱水,公子等藥燙熱了,就趕緊敷吧。」

  說著話,忙去倒熱水過來。

  謝無相亦回過神,將藥膏刮入瓷碟,放在燙熱的水上慢慢化開。

  眸色卻還是凝重的,抬眉道:「外頭如何?」

  「沈夫人和沈姑娘近來不見蹤跡,但蔣家那邊沒動靜,想必兩人都是府穆王護著,沒出岔子。先前南下賑災的穆王,昨兒晚上也回來了。」老伯壓低聲音,眼底隱隱有幾絲興奮,「聽說侯爺安排了不少人想暗探穆王府,都被除掉了,半個不剩。」

  謝無相聞言,面露冷嘲。

  「他那是雞蛋碰石頭。穆王府那些侍衛,誰不是沙場上九死一生,他在鹽幫跟前都站不直腿,還妄想跟穆王硬碰硬。」

  「畢竟跟周將軍有勾結,關乎身家性命的事上,他常會鋌而走險。」

  「東西都拿到了?」

  「周敦親自潛進書房取的,神不知鬼不覺。今早碰見侯爺的管事,他那兒也沒動靜,想必還不知道藏書信的匣子被人翻過。否則,這會兒侯爺早該亂了陣腳。不過為免旁人疑到藥圃,周敦將東西藏在了別處,公子若要用,可隨時送來。」

  謝無相眸中諷笑更濃,片刻後思量已定,取了拜帖交予老伯,「去趟穆王府,就說我有事求見穆王爺,為避耳目,請他去趟戲樓。我有厚禮相贈。」

  第35章 惹事  跑到侯府撒潑惹事,江徹認真的嗎……

  江徹接到謝無相的拜帖時, 頗為詫異。

  畢竟,兩人除了因沈蔻而在玉鏡湖畔打過照面之外,並無半分往來。不過謝家內宅里向來藏污納垢, 謝無相自幼喪母, 不良於行,這些年隱居在藥圃中, 舉止性情皆與旁的謝家子弟不同, 且對方說有厚禮相贈,自然不能等閒視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