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姜鸞抬眸看向莊太后,她露出微笑, 微微歪頭,「我更願意陪伴阿娘。」
「傻孩子。」莊太后摸了摸姜鸞的頭。柔順的青絲從她指尖滑過,正是這無匹的美麗, 才引來帝王的駐足。
「阿娘再觀察他一段時日,若他心地赤誠,你便隨他回去吧。」
「阿娘?」姜鸞挑眉,「我還以為你不喜秦王。」
莊太后輕笑,目光落在湖水上,「不是不喜。」
是擔心阿鸞的命運。
莊太后不過是個木匠之女,其父心知自己的女兒容貌出眾,自小精心撫養著她,不僅請女先生教她說話做事、讓她十指不沾陽春水地長大,就連她出門時,都必須撐著一把父親特質的大傘,以防嬌妍的肌膚被烈日曬黑。
後來越王選妃,莊太后毫無懸念地被擇入宮中,一朝錦鯉躍龍門,賓客盈門,烈火烹油。但天子的垂青帶來的不是錦繡的前程,反而是不幸的命運。
莊太后曾備受恩寵過一段時間,然而,宮廷美人們層出不窮的爭寵手段,終究拉走了越王的心。一朝落勢,失去的不僅是宮殿華服,就連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都受到了皇后妒火的餘威,不體面地死去。
在最彷徨無措之時,莊太后只能抱著她的一兒一女於深宮中慟哭,後來皇后變本加厲的算計,讓越王想起了被他扔在犄角旮旯的十七公主,把姜鸞送往秦國和親。
他們一家三口,從未感受到越國的榮耀,只體會過強權之下生命的無力與凋零。姜佐承由此仰慕權力,卻因被權力灼傷了手而瑟縮;姜鸞性情平和,讓她平安順遂地度過餘生,是莊太后全部的期望。
姜鸞翹起唇角,「多謝阿娘費心,不過,阿鸞還是希望多陪陪你。」
莊太后假意嗔道:「你這個傻孩子,阿娘我病情漸好,再活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難道,你也要陪著阿娘在宛州城住十年八年?」
「有何不可?」姜鸞狡黠地反問。
莊太后搖了搖頭,「那個秦王,可不一定是有耐心之人。」
秦王有沒有耐心,姜家人還不知道,但是,莊太后卻因在湖邊觀看錦鯉,被乍暖還寒的春風吹得染上風寒。
「阿娘的身體怎麼樣了!」姜佐承緊張地詢問太醫。
這太醫是從越國皇宮帶出來的,因他的家眷就在宛州,他自願跟隨莊太后前來。一直以來,都是他為莊太后調理身體。
太醫無奈搖頭,「春衫輕薄,水邊又格外寒涼些,太后娘娘此次風寒來勢洶洶,致使舊疾復發,老夫恐無能為力啊!」說完,他開了一些驅寒的藥,搖著頭離開。
姜佐承:「阿姐,他都說了無能為力了!這些驅寒的藥,恐怕也沒什麼用!」
姜鸞皺眉,「阿弟,你去城裡再找幾個招牌響的醫者來給阿娘看看。」
姜佐承應了聲好,帶上兩個小廝,疾步而去。
姜鸞在莊太后的床榻邊坐下,滿懷愁容地注視著莊太后的臉龐。
她正昏昏沉沉地沉睡,雙眸緊閉,面白如紙,失去血色的唇瓣因缺水而乾裂,仿佛大地上縱橫的溝壑。
姜鸞起身,去桌案邊倒了杯水,又試了試水溫,才將杯盞小心遞至莊太后唇邊,輕聲道:「阿娘,喝點水吧。」
莊太后沒有應聲,雙唇卻下意識地微微張開。姜鸞小心地將杯盞傾斜,讓溫水得以緩慢流入她的口中。
「公主,秦王陛下回來了。」侍女入內,立在姜鸞身邊,小聲稟道。
「回來了?」姜鸞停下動作,「帶他去花廳吧。」
侍女應是,匆匆而出。
姜鸞餵完了最後一滴水,將杯盞擱到桌案上,去往花廳。
李懷懿已經在花廳了。春光如畫,他背對著她,負手立在花廳內,身形筆直,慢條斯理的等待。
「陛下。」姜鸞入內,輕喚一聲。春風將她的柔旎聲線送至李懷懿的耳邊。
李懷懿回頭,見到是她,不由露出微笑,緩步走來,最終在她跟前頓步,眉目疏朗,矜貴沉靜。
「鸞鸞,朕聽說太后感染了風寒?」
姜鸞抬眸,「陛下從何處得知?」
難不成,秦王又像從前一樣,派人監視她?
「在方才來的路上,朕偶遇了你的八弟,他說去找醫者。」
姜鸞明白過來,應了一聲。她今日穿了一襲波浪紋三梭羅蹙金裙,身上珠飾全無,卻瓊姿花貌,香艷奪目。
春風送來她身上的淡香,李懷懿輕嗅一口,詢問道:「朕帶了幾個御醫,是否要讓他們為太后看診?」
帝王出行,若無意外的話,往往有國中最好的御醫隨行。李懷懿身邊匯聚了天下最好的醫者,秦國的御醫,醫術自比越國的更高明些。
姜鸞沒有推拒,兩人出了花廳,李懷懿命侍從將御醫傳來。
二人回到正房,等待了一會兒,御醫們就被帶進來了。他們提著醫箱,向二人行禮道:「微臣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李懷懿頷首,「進去吧,用心診治,莫要讓太后落下病根。」
「是。」
侍女引著御醫魚貫而入,姜鸞站起身,也想跟進去,李懷懿拉住她的手。
「鸞鸞,陪陪朕好嗎?」他滾了滾喉結,深邃目光停在她身上,聲音低沉溫雅。
姜鸞猶豫一會兒,見引著御醫的侍女是阿娘的貼身侍女,平日最是忠心耿耿,便坐回玫瑰椅上。
「傻孩子。」莊太后摸了摸姜鸞的頭。柔順的青絲從她指尖滑過,正是這無匹的美麗, 才引來帝王的駐足。
「阿娘再觀察他一段時日,若他心地赤誠,你便隨他回去吧。」
「阿娘?」姜鸞挑眉,「我還以為你不喜秦王。」
莊太后輕笑,目光落在湖水上,「不是不喜。」
是擔心阿鸞的命運。
莊太后不過是個木匠之女,其父心知自己的女兒容貌出眾,自小精心撫養著她,不僅請女先生教她說話做事、讓她十指不沾陽春水地長大,就連她出門時,都必須撐著一把父親特質的大傘,以防嬌妍的肌膚被烈日曬黑。
後來越王選妃,莊太后毫無懸念地被擇入宮中,一朝錦鯉躍龍門,賓客盈門,烈火烹油。但天子的垂青帶來的不是錦繡的前程,反而是不幸的命運。
莊太后曾備受恩寵過一段時間,然而,宮廷美人們層出不窮的爭寵手段,終究拉走了越王的心。一朝落勢,失去的不僅是宮殿華服,就連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都受到了皇后妒火的餘威,不體面地死去。
在最彷徨無措之時,莊太后只能抱著她的一兒一女於深宮中慟哭,後來皇后變本加厲的算計,讓越王想起了被他扔在犄角旮旯的十七公主,把姜鸞送往秦國和親。
他們一家三口,從未感受到越國的榮耀,只體會過強權之下生命的無力與凋零。姜佐承由此仰慕權力,卻因被權力灼傷了手而瑟縮;姜鸞性情平和,讓她平安順遂地度過餘生,是莊太后全部的期望。
姜鸞翹起唇角,「多謝阿娘費心,不過,阿鸞還是希望多陪陪你。」
莊太后假意嗔道:「你這個傻孩子,阿娘我病情漸好,再活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難道,你也要陪著阿娘在宛州城住十年八年?」
「有何不可?」姜鸞狡黠地反問。
莊太后搖了搖頭,「那個秦王,可不一定是有耐心之人。」
秦王有沒有耐心,姜家人還不知道,但是,莊太后卻因在湖邊觀看錦鯉,被乍暖還寒的春風吹得染上風寒。
「阿娘的身體怎麼樣了!」姜佐承緊張地詢問太醫。
這太醫是從越國皇宮帶出來的,因他的家眷就在宛州,他自願跟隨莊太后前來。一直以來,都是他為莊太后調理身體。
太醫無奈搖頭,「春衫輕薄,水邊又格外寒涼些,太后娘娘此次風寒來勢洶洶,致使舊疾復發,老夫恐無能為力啊!」說完,他開了一些驅寒的藥,搖著頭離開。
姜佐承:「阿姐,他都說了無能為力了!這些驅寒的藥,恐怕也沒什麼用!」
姜鸞皺眉,「阿弟,你去城裡再找幾個招牌響的醫者來給阿娘看看。」
姜佐承應了聲好,帶上兩個小廝,疾步而去。
姜鸞在莊太后的床榻邊坐下,滿懷愁容地注視著莊太后的臉龐。
她正昏昏沉沉地沉睡,雙眸緊閉,面白如紙,失去血色的唇瓣因缺水而乾裂,仿佛大地上縱橫的溝壑。
姜鸞起身,去桌案邊倒了杯水,又試了試水溫,才將杯盞小心遞至莊太后唇邊,輕聲道:「阿娘,喝點水吧。」
莊太后沒有應聲,雙唇卻下意識地微微張開。姜鸞小心地將杯盞傾斜,讓溫水得以緩慢流入她的口中。
「公主,秦王陛下回來了。」侍女入內,立在姜鸞身邊,小聲稟道。
「回來了?」姜鸞停下動作,「帶他去花廳吧。」
侍女應是,匆匆而出。
姜鸞餵完了最後一滴水,將杯盞擱到桌案上,去往花廳。
李懷懿已經在花廳了。春光如畫,他背對著她,負手立在花廳內,身形筆直,慢條斯理的等待。
「陛下。」姜鸞入內,輕喚一聲。春風將她的柔旎聲線送至李懷懿的耳邊。
李懷懿回頭,見到是她,不由露出微笑,緩步走來,最終在她跟前頓步,眉目疏朗,矜貴沉靜。
「鸞鸞,朕聽說太后感染了風寒?」
姜鸞抬眸,「陛下從何處得知?」
難不成,秦王又像從前一樣,派人監視她?
「在方才來的路上,朕偶遇了你的八弟,他說去找醫者。」
姜鸞明白過來,應了一聲。她今日穿了一襲波浪紋三梭羅蹙金裙,身上珠飾全無,卻瓊姿花貌,香艷奪目。
春風送來她身上的淡香,李懷懿輕嗅一口,詢問道:「朕帶了幾個御醫,是否要讓他們為太后看診?」
帝王出行,若無意外的話,往往有國中最好的御醫隨行。李懷懿身邊匯聚了天下最好的醫者,秦國的御醫,醫術自比越國的更高明些。
姜鸞沒有推拒,兩人出了花廳,李懷懿命侍從將御醫傳來。
二人回到正房,等待了一會兒,御醫們就被帶進來了。他們提著醫箱,向二人行禮道:「微臣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李懷懿頷首,「進去吧,用心診治,莫要讓太后落下病根。」
「是。」
侍女引著御醫魚貫而入,姜鸞站起身,也想跟進去,李懷懿拉住她的手。
「鸞鸞,陪陪朕好嗎?」他滾了滾喉結,深邃目光停在她身上,聲音低沉溫雅。
姜鸞猶豫一會兒,見引著御醫的侍女是阿娘的貼身侍女,平日最是忠心耿耿,便坐回玫瑰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