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宣武帝的餘光瞥了顧霖一眼,便繼續看向琅王,「你覺得你現在能有全屍?」

  宣武帝恨不得把他五馬分屍。

  琅王卻是渾不在意,「黃泉路上有人陪著,微臣並不寂寞。」

  聽到這話,宣武帝氣得胸口上下起伏,身體晃了晃險些站不住,還是身邊的太監反應快扶了他一把。

  宣武帝怒聲道:「把他給他拉下去,處以極刑。」

  極刑有很多種類,五馬分屍和絞刑等都包括在其中。

  聽到這話,顧霖立刻上前一步,道:「皇上,琅王乃宗室子弟,是否召見宗人府令將他的罪行公之於眾後再作出處罰?」

  按理說,宗室子弟都是由宗人府處置,便是皇帝一般也不會繞開宗人府。

  這就跟家族有人犯了事,找族老主持公道是一回事。

  宣武帝冷眼看著顧霖,「宗人府那邊朕自有安排。」

  顧霖微低下頭,「微臣逾越了,請皇上降罪。」

  宣武帝冷冷地看了他幾眼,臉色才稍稍緩和,「你向來守規矩,不知者無罪。」

  同時宣武帝再次看向琅王,「拉出去!」

  禁衛立刻拉住琅王。

  琅王看了眼顧霖,笑道:「孟禮,我幫你除去了一個勁敵,你今後可別忘了替我平反。」

  琅王殺害宣武帝親子,以宣武帝的性格,他這一支算是完了,被逐出皇室都有可能,也只有今後的新帝才能恢復他們的身份。

  但在場的人都知道琅王方才所言,並非有求於顧霖,而是在臨死前給顧霖上眼藥。

  不愧是琅王,典型的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讓其他人得到的心理。

  眾人忍不住看看顧霖。

  顧霖面不改色,仿佛沒聽到那句話一般。

  隨後,宣武帝平復心情,將簡衡的事說了出來,「衡兒是朕唯一的兒子,理應進入皇家玉碟,另外,你們回去商量擬個諡號,哪怕他不在了,他也是朕的第一位太子。」

  「臣等遵旨。」

  幾個大臣都沒有意見,已經死了的人,沒必要計較太多,他們又不是御史,勸諫的事不歸他們,更何況宣武帝現在正處於喪子之痛,沒人會蠢到在這時候勸諫。

  得了宣武帝的旨意,幾個大臣便告辭離開,御書房內只剩下顧霖一人。

  宣武帝的情緒已經完全平復,淡聲道:「你之前知不知道衡兒的存在?」

  顧霖斬釘截鐵得答道:「微臣不知。」

  「可朕為何查到文瑜派人監視衡兒?」

  顧霖解釋道:「請皇上明鑑,文瑜監視的只是魏浩,他並不認識太子,沒理由監視太子。」

  就顧湛派的那些人很容易被人查出來,這也是顧霖故意為之,顧湛和魏浩有舊怨,不派人監視才不對勁。

  宣武帝微微頷首,「朕知道文瑜和魏浩不和,當初他為何讓衡兒進蹴鞠隊?」

  宣武帝對顧霖沒有懷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簡衡能進蹴鞠隊和顧湛有關,若是一切進展順利,顧湛便是有功之人。

  當然簡衡被晾了半個月的事宣武帝也知道,也正是如此宣武帝才覺得沒什麼不對勁,顧湛不過是耍耍小脾氣,在他眼裡很正常。

  「這個微臣不知,不過文瑜很是喜愛蹴鞠,只是微臣擔心他受傷才不准參加比賽,對於太子,文瑜可能是惜才。」

  惜才!

  這兩個字讓宣武帝聽得很舒服,在宣武帝心裡,簡衡哪怕沒在皇室長大,他也是個很優秀的人。

  「朕有些乏了,你退下吧。」

  問了想問的問題後,宣武帝便讓顧霖離開。

  顧霖行禮,「微臣告退。」

  看著顧霖離開,宣武帝的眼神有些複雜,帝王多疑,哪怕沒找到一點證據,可他心裡依舊對顧霖有一絲懷疑。

  只是宣武帝並非昏君,他當了將近四十年的皇帝,對大越有很深的感情,他希望大越可以繁榮昌盛,可以在後繼之君手中更加長久。

  基於這一點,宣武帝必須選個合適的繼承人,而顧霖由他親自教導了數年,而且已經隨他處理朝政,顧霖對朝政很了解也有經驗,只有顧霖登基,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朝廷穩定下來,不會因為他的駕崩鬧出亂子。

  宣武帝了解自己的身體,估計一年都堅持不了了,這麼短的時間,根本沒辦法再培養一位繼承人。

  現在的宣武帝,沒的選擇!

  若是再給宣武帝十年,今日被抓的就不會只有琅王一人,寧可錯殺,他也不會放過一人。

  ......

  自從琅王被抓後,朝廷的風氣完全變了,顧霖沒了競爭對手,繼承皇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一時間有無數人向他示好。

  而琅王一系的人則心驚膽戰,既怕宣武帝遷怒他們,又怕顧霖登基後容不下他們。

  不過他們顯然想多了,琅王的心腹都被宣武帝以謀害儲君的罪名抓起來了,剩下的這些根本不足為慮,顧霖哪怕是為了彰顯自己大度,也不會找他們的事,更何況他們根本動搖不了顧霖的地位。

  自從處理了琅王后,宣武帝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面容更是顯得蒼老幾分,整個人就感覺勉強吊著一口氣,很是脆弱。

  顧霖如今每日除了處理奏摺,便是照顧宣武帝,幾乎是日日夜夜地照顧,而宣武帝看在眼裡,並未說什麼。

  成王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