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皇上,快傳太醫!」

  宣武帝突然的昏迷, 讓整個皇宮都震動了,因為後宮沒有皇后,沒有人有能力封鎖消息,宮外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一個時辰後, 兩位相爺,六部尚書,以及顧霖和琅王,全部到了宣武帝的寢殿,太醫正在給宣武帝把脈。

  片刻後,孫院使站起身,面色沉重,「皇上乃是氣急攻心導致的昏迷,如今已經沒有大礙,很快就會醒來,只是皇上的身體經受不住這等情緒波動,若是再發生幾次,怕是......」

  聽到這話,在場的幾人皆是臉色一變。

  沒一會兒,宣武帝便醒了過來,看著滿屋子的人,宣武帝揮揮手,「朕無事,都退下吧。」

  幾人對視一眼,皆遵旨離開。

  琅王在離開前關心道:「皇上是大越的支柱,百姓們都希望皇上能長命百歲,還望皇上保重龍體。」

  宣武帝意興闌珊地點點頭。

  若是以前,他聽到這話多少會有些高興,可現在他剛剛喪子,實在高興不起來。

  宣武帝從床上坐起來,穿著一身明黃色常服,冷聲吩咐道:「派人徹查簡衡身死一事。」

  宣武帝身上帝王威嚴愈重,壓得寢殿的宮人不敢抬頭,直覺告訴他們怕是要出大事了。

  宣武帝是個很謹慎多疑的人,簡衡出事的時間實在太巧了,就在他們即將見面的那一日,宣武帝打心眼裡不覺得這是意外。

  而且他心裡已經有懷疑對象,朝中誰最希望簡衡死,無非是他屬意的兩位繼承人。

  不過宣武帝想起那日是顧霖建議他去看比賽,若顧霖真知道簡衡的身份,必不會做出這等事。

  而且韓瑋之前已經稟告過,簡衡的玉佩被琅王拿走了,那琅王如何得知簡衡身上有玉佩?

  僅這一點,琅王就有很大的嫌疑。

  宣武帝目光泛冷,不管是誰,只要被他查出來,他定不會輕饒。

  簡衡是他唯一的兒子,不曾見一面就英年早逝,想想這個,宣武帝就心痛,他從未盡到一日做父親的責任,為簡衡報仇,是他唯一能做的。

  ......

  事情才過去幾日,一切都還有跡可循,宣武帝掌握著最大的情報組織,上次顧霖只用了五日便找到藏在京城的草原間諜,這次不過是調查一件案件,比上次容易很多,進展自然也要快很多。

  次日,宣武帝就得到了結果。

  也不知是琅王太過自信了還是怎麼著,雖然處理了那匹馬,卻沒有處理馬的主人,任由他藏起來,宣武帝的人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在嚴酷的刑罰下,那人很快就招了。

  這人並不是琅王的人,但指示他的正是琅王府的人。

  得到這個結果後,宣武帝一刻都沒有猶豫,直接派出宮中禁衛去琅王府抓人。

  當禁衛把琅王府團團圍住,整個京城為之震動。

  緊接著朝中重臣和顧霖都接到了宮裡的旨意,讓他們進宮覲見。

  顧霖送走宮中傳令太監,由引瑞等人伺候著穿上親王朝服,便是如引瑞這般沉穩的人,也不禁面露喜色,「小的恭喜王爺。」

  顧霖面色一如既往地沉靜,「不到最後一步,一切都尚未可知。」

  若是宣武帝對顧霖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都可能廢了他再扶持一個宗室子弟。

  只要沒有塵埃落定,顧霖便不會有半分的鬆懈。

  御書房

  兩位相爺和六部尚書都已經到了,見顧霖進來,忙行禮道:「下官見過王爺。」

  顧霖抬手讓他們免禮,然後走到最前面等著宣武帝出來,其他大臣也一言不發,只是目光若有若無地落在顧霖身上。

  琅王府發生的事他們都已經知道,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能讓宣武帝派出宮中禁衛,可見不是小事,哪怕最後琅王沒什麼事,怕是也已經失了帝心。

  爭儲,爭的一直是帝心,今日之事便意味著琅王敗了,敗得徹徹底底。

  如此一來,本來和琅王旗鼓相當的顧霖便成了皇位的唯一繼承人。

  想到這一點,在場的幾人默默嘆口氣,如此也好,顧霖數年來的所作所為他們都看在眼裡,若是顧霖登基,不失為一位好皇帝。

  正這般想著,宣武帝穿著常服走出來,與此同時,禁衛將琅王押進來,此事的他頗為狼狽,衣衫很是凌亂,被禁衛壓得跪在地上。

  宣武帝看著地上的琅王,目光冰冷,「你可知犯了何罪?」

  琅王跪在地上,抬頭直視宣武帝,目光很是平靜,「能讓皇上出動禁衛,自然只有那一件事。」

  來的這一路上,琅王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宣武帝定是手中有了證據,才會派人捉拿他,既然如此求饒肯定是沒用的,何況他做這些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無非是一死罷了。

  宣武帝憤怒地站起身,將面前的硯台扔向琅王,準確砸中琅王的額頭,瞬間鮮血流下來。

  「朕對你如同親子,你竟如此心狠手辣,他可是你的親堂弟!」

  琅王似是感覺不到疼痛,聽到宣武帝的話還笑了笑,「皇上,微臣不是三歲孩童,您又何必說這些哄騙人的話呢,再如同親子也比不過親子,他要是認祖歸宗哪裡還有微臣的位置,屆時微臣怕是連個全屍都留不下,微臣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自保罷了。」

  聽到兩人的對話,不明白真相的極為大臣皆是臉色一變,顧霖也是面露震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