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嚴修的說辭與其行為絲絲入扣,又有證人證據相佐,再領著大隊人馬出現,交上調兵符表明忠心時,似乎完全洗清了所有嫌疑,妥帖地解釋了在驛站時滯留乃至消失的種種不合理表現。
景鸞辭微微一笑,抬手道,「連護衛都無法察覺之事,嚴將軍卻能未雨綢繆,為朕之安危奔走,如此忠心,朕豈有怪罪之理?!」
他說的平淡無奇,既無感激,也無懷疑,三兩言便按過此事不提,思忖了一會兒,慢慢地問,「嚴將軍以為,此次謀划行刺的幕後主使是誰?」
嚴修聞言當下從袖中掏出一把匕首,高舉過頭頂說,「我與周公公等人沿路追蹤皇上和娘娘行蹤時,從多個暴斃的黑衣人身上搜得這匕首,觀摩之,是,是……平王府中兵器。」
景鸞辭略微飄了一眼,那匕首和他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樣,隨意地接過遞給周曇,蹙眉凝思了一會兒,道了一句「知道了」,便再也沒其他話語,打發了嚴修出去。
嚴修走後,他卻久久不語,端著一杯冷茶久久地凝視,半晌側目向周曇道,「你怎麼看?」
周曇心思活絡,自然知道他問什麼,但要怎麼答卻是一門學問,避重就輕地道,「故意掩人耳目暗中行刺,卻帶著表明身份的兵器,老奴覺得此種行為甚是不可思議,不知是百密一疏出了紕漏,還是故意為之?」
景鸞辭冷笑一聲,接著逼問,「何為故意?」
周曇心咯噔了一下,不敢再打機鋒,也不敢將話說明白,砰地跪下來伏地,「老奴妄言朝政,請皇上恕罪。」
景鸞辭凜然一哼,也不再為難他。
事實已很清楚,平王沒有愚蠢到自揭其面,那麼就只有一種說法,一種是寧雲澗主使卻嫁禍給平王,另一種是寧雲澗和平王合謀,事發後激流快退,翻雲覆雨間將暗殺做成營救,爾後嫁禍給平王。
不論哪一種,其心都可誅,不論哪一種,平王和寧雲澗都不可信了!
周曇暗擦了一把冷汗,唯唯諾諾地建言道,「皇上,老奴一路加急趕來,得知皇上遇刺後,連夜送信往隅州和西河調動兵力,可這兩地卻遲遲沒有動作,是不是……該查一查?還有泌陽……」
景鸞辭微眯眼睛,精光驟然一閃,抬起手,緩聲道,「不必,動得越早反而打草驚蛇,不如等著魚兒一個個的冒頭,悉數引誘上鉤,再一一收網,一網打盡。」
沉吟了少刻,繼續一一過問過所有相關人物,忙碌一下午,時間已近黃昏,景鸞辭走出客堂,慢慢踱向內苑三廂房。
遠遠地房內有稚子撒嬌嬉笑的聲音,他不由停步靜聽,臉上遺出一些笑意,「她近來怎麼樣?」
周曇何等八面玲瓏的人,忙應聲,「回皇上,娘娘自進了知州府,從未有要離去的意思,老奴估摸著是放心不下皇上的身體,您一日不好,她必定一日要等著的。」
景鸞辭面上有些複雜,聽了一會兒始終沒再往前,轉身離去。
.
三廂房內。
江風正跪伏在案桌上,有模有樣地在畫畫,他已經對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漸漸起了一些興趣,不過也不是喜愛正統的寫字,是喜歡到處塗抹,把書上所有空白的地方塗黑,或者畫一些只有他能看懂的小蟲子小人物。
阮木蘅支著頤,靜靜地在一旁看,有時見他捏筆的姿勢不對,便會出聲指點,但江風純粹為了好玩,說過便也不理。
桌子上堆積如山的各式各樣紙張,書本,畫冊,彩墨硯台……全都是景鸞辭派人送來的,還有一地的玩具,甚至外頭庭院裡還有一匹送給江風的小馬駒。
除了這些,還有阮木蘅的,屋裡柜子里的綾羅綢緞,釵頭首飾,應有盡有,隔兩日便有新奇的呈來供她挑選。
而她每看著人送來一次,忍不住眉頭皺得越深。
這於她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他無盡地取悅她們,他明明可去郢都養傷,卻要在隅州,他傷已無礙可以上路,朝中大小事務都在等著他,卻一日日拖延著……拖延著等她的一個答案。
他等的越久,她便越有壓力,越覺得糾結拿不下主意。
回宮或者不回宮,到此刻已經不是單純的決定。
江風身份已經暴露,如果不回宮,她在外一個人無法護住他的安全,那衝著她們來的人,絕對無法放過她,衛翾絕對無法放心有這個威脅。
景鸞辭,景鸞辭乃至某些她不確定的知情的朝臣能放任皇子在外嗎?
可若回宮了,就護得住,就安穩了嗎?也……不一定。
而且那意味著她和江風五年安逸的日子從此翻天覆地,不復存在,那完全違背了她的心愿,她幾年的努力,她的理想,她的願景都付之東流。
阮木蘅深深嘆息,回過神,江柏舟不知何時倚著門正打量著她。
他微微一笑,施施然進來,掏出帕子將江風臉上的墨水擦乾淨,比她更見糾結地嘆了一口氣,「還沒有做好決定?」
阮木蘅動手將木桌上的廢紙展開,其上是江風畫的一隻四蹄朝天的小馬,默默地搖了搖頭。
「往往人寸步難行,是因為心系太多,牽掛太多,反而理不出頭緒。」江柏舟探頭將那畫紙搶過去觀賞,看了一會兒,壓到手下,「我給你個簡單的情境,如果不考慮江風,你又將如何?」
阮木蘅一呆,苦笑,「沒有如果,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周曇已知,衛翾已知,還有更多注意到的,說不定也心知肚明……」
景鸞辭微微一笑,抬手道,「連護衛都無法察覺之事,嚴將軍卻能未雨綢繆,為朕之安危奔走,如此忠心,朕豈有怪罪之理?!」
他說的平淡無奇,既無感激,也無懷疑,三兩言便按過此事不提,思忖了一會兒,慢慢地問,「嚴將軍以為,此次謀划行刺的幕後主使是誰?」
嚴修聞言當下從袖中掏出一把匕首,高舉過頭頂說,「我與周公公等人沿路追蹤皇上和娘娘行蹤時,從多個暴斃的黑衣人身上搜得這匕首,觀摩之,是,是……平王府中兵器。」
景鸞辭略微飄了一眼,那匕首和他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樣,隨意地接過遞給周曇,蹙眉凝思了一會兒,道了一句「知道了」,便再也沒其他話語,打發了嚴修出去。
嚴修走後,他卻久久不語,端著一杯冷茶久久地凝視,半晌側目向周曇道,「你怎麼看?」
周曇心思活絡,自然知道他問什麼,但要怎麼答卻是一門學問,避重就輕地道,「故意掩人耳目暗中行刺,卻帶著表明身份的兵器,老奴覺得此種行為甚是不可思議,不知是百密一疏出了紕漏,還是故意為之?」
景鸞辭冷笑一聲,接著逼問,「何為故意?」
周曇心咯噔了一下,不敢再打機鋒,也不敢將話說明白,砰地跪下來伏地,「老奴妄言朝政,請皇上恕罪。」
景鸞辭凜然一哼,也不再為難他。
事實已很清楚,平王沒有愚蠢到自揭其面,那麼就只有一種說法,一種是寧雲澗主使卻嫁禍給平王,另一種是寧雲澗和平王合謀,事發後激流快退,翻雲覆雨間將暗殺做成營救,爾後嫁禍給平王。
不論哪一種,其心都可誅,不論哪一種,平王和寧雲澗都不可信了!
周曇暗擦了一把冷汗,唯唯諾諾地建言道,「皇上,老奴一路加急趕來,得知皇上遇刺後,連夜送信往隅州和西河調動兵力,可這兩地卻遲遲沒有動作,是不是……該查一查?還有泌陽……」
景鸞辭微眯眼睛,精光驟然一閃,抬起手,緩聲道,「不必,動得越早反而打草驚蛇,不如等著魚兒一個個的冒頭,悉數引誘上鉤,再一一收網,一網打盡。」
沉吟了少刻,繼續一一過問過所有相關人物,忙碌一下午,時間已近黃昏,景鸞辭走出客堂,慢慢踱向內苑三廂房。
遠遠地房內有稚子撒嬌嬉笑的聲音,他不由停步靜聽,臉上遺出一些笑意,「她近來怎麼樣?」
周曇何等八面玲瓏的人,忙應聲,「回皇上,娘娘自進了知州府,從未有要離去的意思,老奴估摸著是放心不下皇上的身體,您一日不好,她必定一日要等著的。」
景鸞辭面上有些複雜,聽了一會兒始終沒再往前,轉身離去。
.
三廂房內。
江風正跪伏在案桌上,有模有樣地在畫畫,他已經對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漸漸起了一些興趣,不過也不是喜愛正統的寫字,是喜歡到處塗抹,把書上所有空白的地方塗黑,或者畫一些只有他能看懂的小蟲子小人物。
阮木蘅支著頤,靜靜地在一旁看,有時見他捏筆的姿勢不對,便會出聲指點,但江風純粹為了好玩,說過便也不理。
桌子上堆積如山的各式各樣紙張,書本,畫冊,彩墨硯台……全都是景鸞辭派人送來的,還有一地的玩具,甚至外頭庭院裡還有一匹送給江風的小馬駒。
除了這些,還有阮木蘅的,屋裡柜子里的綾羅綢緞,釵頭首飾,應有盡有,隔兩日便有新奇的呈來供她挑選。
而她每看著人送來一次,忍不住眉頭皺得越深。
這於她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他無盡地取悅她們,他明明可去郢都養傷,卻要在隅州,他傷已無礙可以上路,朝中大小事務都在等著他,卻一日日拖延著……拖延著等她的一個答案。
他等的越久,她便越有壓力,越覺得糾結拿不下主意。
回宮或者不回宮,到此刻已經不是單純的決定。
江風身份已經暴露,如果不回宮,她在外一個人無法護住他的安全,那衝著她們來的人,絕對無法放過她,衛翾絕對無法放心有這個威脅。
景鸞辭,景鸞辭乃至某些她不確定的知情的朝臣能放任皇子在外嗎?
可若回宮了,就護得住,就安穩了嗎?也……不一定。
而且那意味著她和江風五年安逸的日子從此翻天覆地,不復存在,那完全違背了她的心愿,她幾年的努力,她的理想,她的願景都付之東流。
阮木蘅深深嘆息,回過神,江柏舟不知何時倚著門正打量著她。
他微微一笑,施施然進來,掏出帕子將江風臉上的墨水擦乾淨,比她更見糾結地嘆了一口氣,「還沒有做好決定?」
阮木蘅動手將木桌上的廢紙展開,其上是江風畫的一隻四蹄朝天的小馬,默默地搖了搖頭。
「往往人寸步難行,是因為心系太多,牽掛太多,反而理不出頭緒。」江柏舟探頭將那畫紙搶過去觀賞,看了一會兒,壓到手下,「我給你個簡單的情境,如果不考慮江風,你又將如何?」
阮木蘅一呆,苦笑,「沒有如果,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周曇已知,衛翾已知,還有更多注意到的,說不定也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