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更多的原因是,我忽然發現一個理所當然,不得不,恰好,可以追來的理由,這個理由是江風,那便是加倍的好。」

  景鸞辭接著說,聲線低迷華麗,微微地笑了笑。

  可那笑意隨之黯淡下來,變得寂寥,「我一直沒說,是因為不想以此逼迫你,我從前逼迫你的太多了,不想再多一次,若你不是心甘情願,我不會強行帶你走,也不會把江風從你身邊奪去。」

  阮木蘅啞口無言。

  景鸞辭又笑了笑,笑意卻沒有進眼睛,「我之前半生都在爭,為綰嬪爭,為父皇的寵愛而爭,為太子之位爭,為皇儲永固而爭,後來為朝堂爭,為天下人爭……爭到最後,拿在手裡卻是無比沉重,我亦不覺得快樂,反而越加……」

  他蕭瑟地扯了扯嘴角,「既然爭來的不見得快樂,不如選擇不爭,放任自由,隨你所願,這樣反而你不會太怨我……」

  阮木蘅胸中震動,神色搖搖欲墜,有什麼東西卡在心間,上不去下不來,但她卻不敢承諾,凝視著他漆黑的目光,半晌仍舊無言。

  景鸞辭眼色一黯,雖然他如此瀟灑大度地說著,卻仍有希冀,心頭不由忍不住地一墜,面上卻雲淡風輕地笑了笑,更加端坐起,維持著傲然的姿態。

  阮木蘅腦中一片混沌,將思緒繞到最簡單的事情上思索了一會兒,輕聲問,「阿風,阿風的事,除了周曇,還有人知情?」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盯著我的人太多了!」景鸞辭凜然道。

  阮木蘅仰起臉,有一個名字霍然吞吐到舌根下,望了他一眼又抑制下來。

  既然知道了江風的身份,害怕江風回宮的,天下只有宮裡那一人,除了那個人,不可能有人和一個小孩子過不去。

  景鸞辭清寒的神情斂起,沉默了片刻,堅定而溫柔地道,「朕絕對不會放過她的,也不會再讓她傷你們分毫。」

  一個「朕」是他的威嚴和決心,卻也使她一震,目色淡了下來,當他說這個字時,她反而難以信他,這個字上維繫了太多,無法盡信。

  她默嘆一聲,回身將江風的手腳翻回被裡,撥了撥他睡得濡濕的頭髮,無限地惆悵和溫柔。

  迷迷糊糊地千思萬慮地想著,不知不覺又睡了過去,等第二日醒來,江風醒了在床上拍灰牆上的蜘蛛,被褥里冰冷,景鸞辭早已不在。

  她忙披衣出去,天光耀眼,照得小小的院落一派的亮堂堂,一肥胖粉圓的人,身著一身青色宮服,笑容可掬地立在院內,院外飄著天子聖旗,齊整整的禁衛軍列隊而候。

  周曇穩步上前,行大禮,「老奴恭迎皇上回宮。」

  第67章 逃避  若沒有江風,你是否回宮?

  隅州知州府內宅, 院落深深,秋景宜人。

  內宅門和客堂外嚴密防守著掛刀的侍衛,整肅莊嚴, 將不大的院落盯得連只蒼蠅都鑽不進去。

  堂內景鸞辭斜倚著椅背, 姿態疏懶,修長的手慢慢地摸著一枚調兵符。

  自周曇等人將他們接入隅州縣衙後, 他昏迷了三天,又調養了幾日,今日稍為好轉便召了此次救駕的諸人覲見。

  「……皇上在泌陽尉府落腳後,便有多個來歷不明的人在府門外徘徊,原本微臣猜測是隨扈的影衛或者千牛衛,不甚在意, 可觀察幾日後發現, 那些行跡可疑的人並非是皇上的護衛, 為此微臣曾隱秘地向皇上求證過……」

  堂下嚴修跪得周正, 說到此處時, 眼皮微微抬起,目視而上。

  景鸞辭慢慢地回視他,那日來救駕的有兩撥人。

  一撥是周曇和江柏舟帶領的聖駕隨行護衛隊, 自他從泌陽出走後, 周曇領人沿途隨後追蹤,正好碰到逃出驛站求援的江柏舟,從他處得知他們遇刺消息, 調動隅州各地兵力,漫山遍野搜尋而來。

  另一撥是以嚴修為首腦的泌陽縣尉府軍三千人。

  江柏舟和周曇趕來,景鸞辭並不奇怪,因為驛站事發時, 是江柏舟趁亂去後院放的火,既然能放火助他們逃生,去而復返,便在情理之中。

  可嚴修……

  從郢都到驛站的一路,他且走且行,有意無意留下諸多蹤跡,又不知無心還是有心地將他們留在驛站……先前的種種都透著不尋常,可最終卻是他領著人前來救駕……

  景鸞辭仿若聽而不聞地細細觀摩著那枚玄鐵兵符,頓了很久,噠一下將兵符放置於木桌上,笑道,

  「在泌陽那日,愛卿的確委婉地問過隨駕的人數多少,分布在何處,朕確實記得有此事。」

  抬睫,略略掃了一眼,「接著說。」

  嚴修頷首,「微臣擔心有變,便用寧將軍留給臣的調兵符,去泌陽府衙調遣了三千士兵,

  以防不測,爾後等了兩日卻不見動作,江姑娘一事又不便耽擱,於是臣等幾人只好疾馳上路,可行至半路,卻聽說皇上追來,且在我們下榻的驛站,又不斷有異端,百來可疑的壯漢駐紮卻不離去,仿若在等什麼。」

  他一連串說完,穩穩地頓了頓,眼色沉痛地接著道,「於是臣找由頭出去,放信號給調遣來的泌陽三千士兵,以希能救得聖上,可惜臣還是晚了一步……」

  說著猛地叩下去,方臉虎目中儘是自責,「微臣護駕不利,請皇上責罰。」

  景鸞辭輕若羽毛地掃向他,與他言辭懇切相比,他始終面上淡淡的,好似在細細地掂量,又好似全盤相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