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檄文還寫了許家惡貫滿盈,種種罪惡令人髮指。
同時,還利用了上京盛傳的迷信流言,暗指許太后是妖孽託身。
這檄文就是兩宮太后打架,終於將壓在天子身上的一個「孝」字破除掉了。
陸桓筆力深厚,一篇檄文寫得文采飛揚,就算是三歲稚子,八十老嫗也能朗朗上口。
陸桓收了筆,將檄文遞給趙太后,趙太后看了,點點頭,蓋上了寶印。
正在這個時候,徐嬤嬤忽然走了出來,神色緊張地說:「發動了。」
趙太后看了一眼陸桓還有立在一旁的衛陵。
皇后產子這兩人在這裡到底不便,趙太后命人將他們二位請了出去。
此時夜已經深了,雖然宮中外男不能留宮,但是如今的形勢,自然是事急從權。
宮人請了衛陵和陸桓去偏殿稍作休息,等皇后這邊的事弄完了,再接著商議。
衛陵和陸桓坐在偏殿的羅漢床上,殿內靜悄悄,一絲動靜都聽不見,兩人沒有說話,只是枯坐。
產房內。
殷明鸞渾身是汗,已經疼痛到感覺不了疼痛了。
她看著天邊漸漸有濃黑轉變為深青,意識漸漸潰散。恍惚間,她變成了一個小女孩,好奇地走在破舊的行宮裡,看著牆上的小少年。
他那么小,卻那麼好看,殷明鸞不由得仰頭問道:「你就是阿儺哥哥?」
後來,那少年漸漸長大,日益沉默,接著他離開了行宮,去平涼就藩。
殷明鸞以為她再也看不見這少年的面容,沒有想到,天旋地轉般地,他回來了,成了天子。
殷明鸞敬仰他,畏懼他,後來嫁人之後,想念他,害怕他。
她死之後,渾渾噩噩,只曉得飄到了乾清宮,向她的皇兄最後道別。
這就是她的一生。
殷明鸞處在生死一線,在這個時候,她忽然間看到了一些她從未知道的東西,像是烏雲終於被吹散開來。
她做幽魂飄蕩的時候,皇兄因為她的死亡而暴怒,而瘋狂。
裴家一家被抄家流放問斬。
殷明鸞從不知道這些,她的皇兄,在那個時候,在深沉地愛著她。
耳邊傳來嗚咽聲:「娘娘,娘娘。」
是誰?
好像是玉秋和檀冬,她們在叫誰娘娘?
這哭喊聲愈發清晰,殷明鸞奮力想要弄明白,終於微微睜開了眼。
「娘娘!」玉秋檀冬的聲音顯出了十分的驚喜。
殷明鸞看了看周圍,恍然明白了自己在做什麼。
她已經和殷衢是夫妻。
他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殷明鸞眼眶有些濕潤,她加大了力氣。
「頭出來了,頭出來了!」
穩婆忽然喊道。
殷明鸞繼續咬牙。
像是用盡了她畢生的力氣。
產房內跪下了一片,穩婆激動道:「恭喜娘娘,是龍鳳胎。」
殷明鸞笑了,側頭看了一眼她和殷衢的孩子。
「真好。」
報喜的宮女很快來到趙太后跟前:「皇后娘娘產下龍鳳胎,母子平安。」
趙太后閉上了眼睛,合上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眼看著天邊透出了白光,長春宮依舊沒有一點多餘的動靜。
饒是一向從容的陸桓都有些坐不住了,衛陵站起來,站在門檻往外看。
然後他看見長春宮的宮人們忽然走動起來,臉上神情似乎很是輕鬆。
衛陵鬆了一口氣。
陸桓瞥了一眼衛陵,問道:「平安?」
衛陵遲疑點頭:「看起來是的。」
在他二人等得焦急的時候,終於有個宮女過來,說趙太后要見他們二人。
陸桓藉機問道:「皇后娘娘那邊是否平安?」
這件喜事小宮女也不瞞:「平安,生了一個小皇子,一個小公主。」
衛陵和陸桓不置一言,但是腳步頓時輕鬆了許多。
《討許氏檄》連同皇后產下龍鳳胎的好消息一同傳遍各地。
遼地一時間軍心大定。
殷衢是在營帳中和眾位將軍議事的時候,曉得了殷明鸞產下小皇子和小公主的消息,軍中將士難得看見了皇帝的失態。
他先是怔忪了一會兒,然後急促問道:「皇后身子如何?」
來傳信的小兵說道:「皇后娘娘身子無礙。」
殷衢這才笑了。
苦戰良久,終於遼軍漸漸崩潰。
進到城裡,殷衢全身甲冑走在街道上,忽然看見地上掉了一隻撥浪鼓。
他的站住了,眼睛沒有移開。
身邊林斐說道:「遼王已在城中自殺,屍首被焚。」
殷衢淡淡問道:「許太后在何處?」
林斐說道:「許太后逃出了城,一直向西。」
殷衢沉聲:「追。」
林斐說完之後,行禮離開,殷衢慢慢走了過去,撿起了地上的撥浪鼓,有些生疏地搖了一下。
他身邊的小兵說道:「嘿,這是撥浪鼓,陛下小時候玩過嗎?」
殷衢緩慢地搖了搖頭。
他的幼時,不能算是痛快,這些小孩的東西,卻是見都沒見過。
小兵說道:「可以帶回去給小皇子小公主,這撥浪鼓見證了陛下平亂。」
殷衢慢慢將這撥浪鼓收在了懷裡。
同時,還利用了上京盛傳的迷信流言,暗指許太后是妖孽託身。
這檄文就是兩宮太后打架,終於將壓在天子身上的一個「孝」字破除掉了。
陸桓筆力深厚,一篇檄文寫得文采飛揚,就算是三歲稚子,八十老嫗也能朗朗上口。
陸桓收了筆,將檄文遞給趙太后,趙太后看了,點點頭,蓋上了寶印。
正在這個時候,徐嬤嬤忽然走了出來,神色緊張地說:「發動了。」
趙太后看了一眼陸桓還有立在一旁的衛陵。
皇后產子這兩人在這裡到底不便,趙太后命人將他們二位請了出去。
此時夜已經深了,雖然宮中外男不能留宮,但是如今的形勢,自然是事急從權。
宮人請了衛陵和陸桓去偏殿稍作休息,等皇后這邊的事弄完了,再接著商議。
衛陵和陸桓坐在偏殿的羅漢床上,殿內靜悄悄,一絲動靜都聽不見,兩人沒有說話,只是枯坐。
產房內。
殷明鸞渾身是汗,已經疼痛到感覺不了疼痛了。
她看著天邊漸漸有濃黑轉變為深青,意識漸漸潰散。恍惚間,她變成了一個小女孩,好奇地走在破舊的行宮裡,看著牆上的小少年。
他那么小,卻那麼好看,殷明鸞不由得仰頭問道:「你就是阿儺哥哥?」
後來,那少年漸漸長大,日益沉默,接著他離開了行宮,去平涼就藩。
殷明鸞以為她再也看不見這少年的面容,沒有想到,天旋地轉般地,他回來了,成了天子。
殷明鸞敬仰他,畏懼他,後來嫁人之後,想念他,害怕他。
她死之後,渾渾噩噩,只曉得飄到了乾清宮,向她的皇兄最後道別。
這就是她的一生。
殷明鸞處在生死一線,在這個時候,她忽然間看到了一些她從未知道的東西,像是烏雲終於被吹散開來。
她做幽魂飄蕩的時候,皇兄因為她的死亡而暴怒,而瘋狂。
裴家一家被抄家流放問斬。
殷明鸞從不知道這些,她的皇兄,在那個時候,在深沉地愛著她。
耳邊傳來嗚咽聲:「娘娘,娘娘。」
是誰?
好像是玉秋和檀冬,她們在叫誰娘娘?
這哭喊聲愈發清晰,殷明鸞奮力想要弄明白,終於微微睜開了眼。
「娘娘!」玉秋檀冬的聲音顯出了十分的驚喜。
殷明鸞看了看周圍,恍然明白了自己在做什麼。
她已經和殷衢是夫妻。
他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殷明鸞眼眶有些濕潤,她加大了力氣。
「頭出來了,頭出來了!」
穩婆忽然喊道。
殷明鸞繼續咬牙。
像是用盡了她畢生的力氣。
產房內跪下了一片,穩婆激動道:「恭喜娘娘,是龍鳳胎。」
殷明鸞笑了,側頭看了一眼她和殷衢的孩子。
「真好。」
報喜的宮女很快來到趙太后跟前:「皇后娘娘產下龍鳳胎,母子平安。」
趙太后閉上了眼睛,合上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眼看著天邊透出了白光,長春宮依舊沒有一點多餘的動靜。
饒是一向從容的陸桓都有些坐不住了,衛陵站起來,站在門檻往外看。
然後他看見長春宮的宮人們忽然走動起來,臉上神情似乎很是輕鬆。
衛陵鬆了一口氣。
陸桓瞥了一眼衛陵,問道:「平安?」
衛陵遲疑點頭:「看起來是的。」
在他二人等得焦急的時候,終於有個宮女過來,說趙太后要見他們二人。
陸桓藉機問道:「皇后娘娘那邊是否平安?」
這件喜事小宮女也不瞞:「平安,生了一個小皇子,一個小公主。」
衛陵和陸桓不置一言,但是腳步頓時輕鬆了許多。
《討許氏檄》連同皇后產下龍鳳胎的好消息一同傳遍各地。
遼地一時間軍心大定。
殷衢是在營帳中和眾位將軍議事的時候,曉得了殷明鸞產下小皇子和小公主的消息,軍中將士難得看見了皇帝的失態。
他先是怔忪了一會兒,然後急促問道:「皇后身子如何?」
來傳信的小兵說道:「皇后娘娘身子無礙。」
殷衢這才笑了。
苦戰良久,終於遼軍漸漸崩潰。
進到城裡,殷衢全身甲冑走在街道上,忽然看見地上掉了一隻撥浪鼓。
他的站住了,眼睛沒有移開。
身邊林斐說道:「遼王已在城中自殺,屍首被焚。」
殷衢淡淡問道:「許太后在何處?」
林斐說道:「許太后逃出了城,一直向西。」
殷衢沉聲:「追。」
林斐說完之後,行禮離開,殷衢慢慢走了過去,撿起了地上的撥浪鼓,有些生疏地搖了一下。
他身邊的小兵說道:「嘿,這是撥浪鼓,陛下小時候玩過嗎?」
殷衢緩慢地搖了搖頭。
他的幼時,不能算是痛快,這些小孩的東西,卻是見都沒見過。
小兵說道:「可以帶回去給小皇子小公主,這撥浪鼓見證了陛下平亂。」
殷衢慢慢將這撥浪鼓收在了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