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衛陵面色一沉,顯然也是想到這種可能。
在場諸人中,只有陸桓不清楚衛陵的身份,現在獨自焦急不已:「娘娘——」
殷明鸞勉強笑了笑,說道:「陸大人,衛將軍,先去外間略坐坐吧,讓我、想一想。」
陸桓和衛陵出去之後,玉秋和檀冬一左一右跪在殷明鸞的身邊,焦急說道:「娘娘,日子就在這幾天,千萬不要出岔子啊。」
殷明鸞撫了撫肚子。
她偏頭看了看窗外,天氣晴朗,正是好風光。
今日正是人心浮動之際,或許只有自己去,才能請動趙太后。
只是……
想到前兩天,御醫剛剛為她診過脈象,對她說:「就是這幾天了,千萬要小心,這是雙生子,非同小可。」
留在行宮,等到生下乞巧兒,還是親自去宮裡,面見趙太后?
她忽然想到了殷衢臨出征前的那一晚輾轉反側。
殷明鸞輕聲說:「可是,我是皇后。」
不知道是對她自己說,還是對著玉秋和檀冬。
殷明鸞低頭,對著跪在她身邊的玉秋和檀冬說:「備車馬。」
接著她揚聲:「衛將軍,陸大人,走吧。」
雖然是白天,可是以往繁華熱鬧的上京街道卻是空無一人。
一輛,馬車緩慢地行著,後面跟著兩個騎馬的人。
殷明鸞坐在馬車裡,漸漸地臉色變得煞白一片,她額頭上還有細小的汗珠滲了出來。
玉秋和檀冬見著這樣的動靜,不由得也臉色慘白,她們兩人不住地用帕子給殷明鸞擦拭額頭,聲音發抖:「娘娘,堅持一下。」
檀冬捏著手帕,忽然大聲說道:「不行!快掉頭回去!」
殷明鸞虛弱覷她一眼:「閉嘴。」
檀冬將帕子扔到地上,鑽出了馬車,玉秋看了一眼殷明鸞,咬牙跟了下去。
玉秋跳下了車,將要對陸桓衛陵說話的檀冬奮力一拽,狠狠看著她:「不要亂說話,這是娘娘的意思。」
「可是……」
跟在後面的衛陵和陸桓顯然看到了眼前的動靜。
他二人猜到了什麼,跳下了馬,揭開車帷看著殷明鸞臉色慘白。
衛陵和陸桓連問道:「怎麼了?」
殷明鸞咬牙:「不礙事,快走。」
衛陵一向果決,陸桓一向從容,到了這個時候,卻都焦急地拿不出主意來。
殷明鸞忍著疼痛,輕聲道:「已經行了半路,難道是要回頭嗎?本宮命令你們,走!」
衛陵下了決心:「走!」
陸桓快馬前去開路,向守城門的侍衛出示皇后鳳印,厲聲喝道:「皇后就要進來,快開宮門!」
侍衛認得陸桓,知道這位大人一向溫文爾雅,現在卻露出一副要吃人的樣子,他查驗了鳳印之後,大聲向同伴喝道:「快開宮門!」
趙太后陡然在長春宮聽到了皇后進宮的消息,驚得手中茶盞都摔了。
「誰,你們說誰進宮了?」
前兩天她才聽說了行宮那邊的消息,也就是這幾天,皇后就要生產了,怎麼會?
趙太后緊張起來:「來人!」
莫不是叛軍?
「母后——」
殿外卻傳來一聲輕輕的聲音。
第80章 結局(下)
殷明鸞的聲音太后很熟悉, 趙太后有一瞬間不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她急匆匆走了出來,看見廊下的殷明鸞,還有衛陵和陸桓。
衛陵和陸桓相繼跪地:「太后娘娘。」
趙太后的手緩緩抬起,四周藏著手拿武器的太監, 正警惕地看著衛陵和陸桓。
趙太后知道衛陵的身世, 在這個時候,她更加敏感, 生怕出現了亂子。
衛陵連出聲:「太后娘娘, 臣從遼地回京,在途中聽說許太后投了遼王,在軍中散布謠言, 還試圖行廢立之事。」
趙太后聽了感到一絲震驚,卻並不如何相信, 她抬起的手沒有放下。
「母后, 」殷明鸞忽然出聲,「衛陵說的是真的,母后信不過衛陵, 可要千萬相信我。」
衛陵從遼地回來, 手上有殷衢賜下的手令,只是他聽說的許太后的消息卻無從證實。
殷明鸞選擇相信他, 相信他的為人。
趙太后同樣面臨著抉擇。
許久, 看著虛弱的殷明鸞, 趙太后嘆了一口氣, 吩咐宮人將他們請進來。趙太后悄悄揮手,讓防備的宮人退下。
趙太后問衛陵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玉秋忽然喊道:「娘娘,娘娘。」
檀冬上前:「太后娘娘,快請御醫啊。」
於是趙太后終於反應過來:「請御醫, 快請御醫。」
御醫診脈完畢,沉聲說道:「快了,快些預備著。」
趙太后召了御醫,還有穩婆,醫婆等,全部候在偏殿裡靜靜等待。
主殿內,衛陵和陸桓壓住了焦急的心情,將遼地發生的事情向趙太后說了一遍,陸桓又將自己的見解說了一番。
趙太后和陸桓商議半晌,終於理出來了個章程。
趙太后授意,陸桓捉刀,洋洋灑灑一篇《討許氏檄》就寫出來了。
檄中對許太后的謠言一一辯駁,且揭露了許太后當年戕害世宗子嗣,混淆皇室血脈,將李貴太妃之子偷龍轉鳳,並在世宗重病的時候專權跋扈的種種惡行。
在場諸人中,只有陸桓不清楚衛陵的身份,現在獨自焦急不已:「娘娘——」
殷明鸞勉強笑了笑,說道:「陸大人,衛將軍,先去外間略坐坐吧,讓我、想一想。」
陸桓和衛陵出去之後,玉秋和檀冬一左一右跪在殷明鸞的身邊,焦急說道:「娘娘,日子就在這幾天,千萬不要出岔子啊。」
殷明鸞撫了撫肚子。
她偏頭看了看窗外,天氣晴朗,正是好風光。
今日正是人心浮動之際,或許只有自己去,才能請動趙太后。
只是……
想到前兩天,御醫剛剛為她診過脈象,對她說:「就是這幾天了,千萬要小心,這是雙生子,非同小可。」
留在行宮,等到生下乞巧兒,還是親自去宮裡,面見趙太后?
她忽然想到了殷衢臨出征前的那一晚輾轉反側。
殷明鸞輕聲說:「可是,我是皇后。」
不知道是對她自己說,還是對著玉秋和檀冬。
殷明鸞低頭,對著跪在她身邊的玉秋和檀冬說:「備車馬。」
接著她揚聲:「衛將軍,陸大人,走吧。」
雖然是白天,可是以往繁華熱鬧的上京街道卻是空無一人。
一輛,馬車緩慢地行著,後面跟著兩個騎馬的人。
殷明鸞坐在馬車裡,漸漸地臉色變得煞白一片,她額頭上還有細小的汗珠滲了出來。
玉秋和檀冬見著這樣的動靜,不由得也臉色慘白,她們兩人不住地用帕子給殷明鸞擦拭額頭,聲音發抖:「娘娘,堅持一下。」
檀冬捏著手帕,忽然大聲說道:「不行!快掉頭回去!」
殷明鸞虛弱覷她一眼:「閉嘴。」
檀冬將帕子扔到地上,鑽出了馬車,玉秋看了一眼殷明鸞,咬牙跟了下去。
玉秋跳下了車,將要對陸桓衛陵說話的檀冬奮力一拽,狠狠看著她:「不要亂說話,這是娘娘的意思。」
「可是……」
跟在後面的衛陵和陸桓顯然看到了眼前的動靜。
他二人猜到了什麼,跳下了馬,揭開車帷看著殷明鸞臉色慘白。
衛陵和陸桓連問道:「怎麼了?」
殷明鸞咬牙:「不礙事,快走。」
衛陵一向果決,陸桓一向從容,到了這個時候,卻都焦急地拿不出主意來。
殷明鸞忍著疼痛,輕聲道:「已經行了半路,難道是要回頭嗎?本宮命令你們,走!」
衛陵下了決心:「走!」
陸桓快馬前去開路,向守城門的侍衛出示皇后鳳印,厲聲喝道:「皇后就要進來,快開宮門!」
侍衛認得陸桓,知道這位大人一向溫文爾雅,現在卻露出一副要吃人的樣子,他查驗了鳳印之後,大聲向同伴喝道:「快開宮門!」
趙太后陡然在長春宮聽到了皇后進宮的消息,驚得手中茶盞都摔了。
「誰,你們說誰進宮了?」
前兩天她才聽說了行宮那邊的消息,也就是這幾天,皇后就要生產了,怎麼會?
趙太后緊張起來:「來人!」
莫不是叛軍?
「母后——」
殿外卻傳來一聲輕輕的聲音。
第80章 結局(下)
殷明鸞的聲音太后很熟悉, 趙太后有一瞬間不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她急匆匆走了出來,看見廊下的殷明鸞,還有衛陵和陸桓。
衛陵和陸桓相繼跪地:「太后娘娘。」
趙太后的手緩緩抬起,四周藏著手拿武器的太監, 正警惕地看著衛陵和陸桓。
趙太后知道衛陵的身世, 在這個時候,她更加敏感, 生怕出現了亂子。
衛陵連出聲:「太后娘娘, 臣從遼地回京,在途中聽說許太后投了遼王,在軍中散布謠言, 還試圖行廢立之事。」
趙太后聽了感到一絲震驚,卻並不如何相信, 她抬起的手沒有放下。
「母后, 」殷明鸞忽然出聲,「衛陵說的是真的,母后信不過衛陵, 可要千萬相信我。」
衛陵從遼地回來, 手上有殷衢賜下的手令,只是他聽說的許太后的消息卻無從證實。
殷明鸞選擇相信他, 相信他的為人。
趙太后同樣面臨著抉擇。
許久, 看著虛弱的殷明鸞, 趙太后嘆了一口氣, 吩咐宮人將他們請進來。趙太后悄悄揮手,讓防備的宮人退下。
趙太后問衛陵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玉秋忽然喊道:「娘娘,娘娘。」
檀冬上前:「太后娘娘,快請御醫啊。」
於是趙太后終於反應過來:「請御醫, 快請御醫。」
御醫診脈完畢,沉聲說道:「快了,快些預備著。」
趙太后召了御醫,還有穩婆,醫婆等,全部候在偏殿裡靜靜等待。
主殿內,衛陵和陸桓壓住了焦急的心情,將遼地發生的事情向趙太后說了一遍,陸桓又將自己的見解說了一番。
趙太后和陸桓商議半晌,終於理出來了個章程。
趙太后授意,陸桓捉刀,洋洋灑灑一篇《討許氏檄》就寫出來了。
檄中對許太后的謠言一一辯駁,且揭露了許太后當年戕害世宗子嗣,混淆皇室血脈,將李貴太妃之子偷龍轉鳳,並在世宗重病的時候專權跋扈的種種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