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姜瑉君渾身上下都酸痛,也不敢再去惹他,便乖乖地被他抱在懷裡,困意漸漸襲來。
忽罕邪撫摸著她的脊背,不停地親吻著她汗濕的額頭,揉著她柔軟的腰肢,將他貼近自己裸.露的胸膛,呼吸之間皆是她的香氣。
這個香味,忽罕邪突然覺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裡聞到過,可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
姜瑉君實在被他抱得喘不過氣,輕輕推了推他:「忽罕邪,我熱。」
嘖,忽罕邪心裡有些煩躁,早知道把那炭火滅了,以後只要瑉君來我就不生炭火了。
忽罕邪還是沒有放開她,只是稍微挪開了點身子,唇瓣抵著姜瑉君的額頭,喃喃道:「明日跟我去趟天山吧。」
「去做什麼?」姜瑉君窩在他的懷裡,安穩地快要睡著了。
「去祭祀天山。」
「只有大閼氏才可以和單于去祭祀天山的……」
「我如今是單于了,想封誰做大閼氏不行?」
姜瑉君嘆了口氣,越發迷糊:「那匈奴……」
「我不要他們,我就要你。」忽罕邪低頭看了眼已經睡著的人兒,有輕輕地印了一個吻在她發間,「我就要你做我的大閼氏。」
☆、番外7:朝朝暮暮
朝朝暮暮
婭彌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真的能夠踏上這片土地——她母親心心念念,至死難忘的故土。
巴圖爾被姜祁玉帶進宮謝恩,而她則是待在官驛里。
她至今都覺得這是一場夢,從黃沙漫漫的西域到柳綠鶯啼的中原,似是須臾之間。而從千嬌百寵的小公主到國破家亡的王后,也是在眨眼十年。
中原的風俗習慣與西域月氏相去甚遠,婭彌環顧四周,入目是精緻的香爐屏風,臥榻座椅。她輕輕地嗅了嗅,是淡淡的花草的氣味,和當年阿娘身上的味道像極了。
她心頭莫名一軟,鼻子微酸,有些想哭。
她本是不願來的,龜茲被滅,她更願意帶著孩子回月氏,那裡有父親兄長,估計過不了幾年,她也能帶著孩子們再嫁,往後的日子有父兄的幫持,定是不會差的。
可她還是來了。
她仍記得她被姜祁玉帶去齊國軍帳的那日,哥哥連夜趕到軍中要帶她走,甚至連曹姑姑都來了。
曹姑姑是阿娘的舊人,姜祁玉必定會賣她一個面子。圖安是這樣想的。
可姜祁玉卻是在他們之間看了個來回,鼻子輕輕一哼氣:「若要帶走,可以。但是巴圖爾王子必須留下。」
圖安知曉當年姜祁玉求親之事,他是個性子強勢的,若是以前月氏還強盛之時,他必定是商量都不願商量,直接闖進軍中就帶上妹妹離開的。可如今姜祁玉背靠齊國,而西域又全權在齊國的掌控之中,齊國勢大,他不得不低頭。
圖安壓低聲音:「巴圖爾王子是遙遙的孩子,殿下有何理由帶走?」
姜祁玉端著酒盞一笑:「巴圖爾是龜茲未來的繼承人。艾提身死,巴圖爾繼位,是齊國的臣子,臣子國滅,大齊帶回他有何不可?」
圖安面目緊繃,緊咬牙關,努力地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曹蘆見二人劍拔弩張,伸手按住圖安,對姜祁玉開口道:「殿下,奴婢知曉殿下帶走巴圖爾的決心,是以不會勸阻。但奴婢還有幾句話想對殿下說。
「婭彌公主是永安大長公主最小的女兒,也是最疼愛的孩子。長公主生前受了太多骨肉分別之苦,如今長公主若還在世,必定也是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再經受這樣的苦楚。齊國之於長公主是故鄉,那月氏之於婭彌公主也是故鄉。
「陛下憐惜長公主年少出塞和親,也望殿下……能夠體諒婭彌公主的思鄉之情。切莫……切莫讓她步長公主的後塵。」
即使有哥哥與曹姑姑做說客,她還是跟齊國大軍來到了這裡。巴圖爾太小了,才六歲,她實在不放心這么小的孩子離了母親到底該怎麼生活。
她還記得小時候總愛跟在圖安身後,問東問西,還時常問關於他在匈奴的生活,畢竟那是她未曾見過的地方。
每當此時,那總是沉穩冷靜的大哥,臉上會顯露出沉思,不耐,甚至……厭煩的表情。
圖安不願細說他在匈奴的經歷,小時候的婭彌還抱怨哥哥不愛分享,還去母親那裡告狀。母親聽見後也不說話,只是嘆氣有時還哭,嚇得她再也不敢問這些問題。
兒時不懂事,長大了才漸漸明白過來,直至做了母親,方才懂得和心疼哥哥與阿娘。
五歲離家,去往血雨腥風暗涌的匈奴,能活下來,太是不易了。
如若巴圖爾就此離開她,六歲的孩童去往一個與月氏全然不同的國家,他該如何此處呢?
她要去齊國陪著他長大,她應當去陪他長大,等到他能夠獨當一面,那她作為母親的職責才算是真正結束了。
-
傍晚時分,宮裡遣人來接她,說是皇上皇后設了家宴,一家人一起吃頓飯。
婭彌有些恍惚,這算什麼家人呢?自她出生開始便未曾見過,有些了解也只是從母親偶爾吐露的隻言片語當中知曉。齊國的皇帝,母親的哥哥,她的舅舅,太陌生了。
她很小的時候,曾問過母親齊國是什麼樣的,像月氏一樣漫山遍野的草原嗎?有雪山嗎?有奔騰的馬兒,成群的牛羊嗎?
彼時的姜瑉君笑著颳了刮她的鼻子,說道:「齊國,沒有那麼多的牛羊馬匹,也沒有廣闊的草原、巍峨的雪山,但是那裡有紅花綠葉,流水茂林,有亭台樓閣,酒街瓦肆,有才子佳人,還有和尚道士。齊國什麼都有,遙遙想去看看嗎?」
忽罕邪撫摸著她的脊背,不停地親吻著她汗濕的額頭,揉著她柔軟的腰肢,將他貼近自己裸.露的胸膛,呼吸之間皆是她的香氣。
這個香味,忽罕邪突然覺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裡聞到過,可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
姜瑉君實在被他抱得喘不過氣,輕輕推了推他:「忽罕邪,我熱。」
嘖,忽罕邪心裡有些煩躁,早知道把那炭火滅了,以後只要瑉君來我就不生炭火了。
忽罕邪還是沒有放開她,只是稍微挪開了點身子,唇瓣抵著姜瑉君的額頭,喃喃道:「明日跟我去趟天山吧。」
「去做什麼?」姜瑉君窩在他的懷裡,安穩地快要睡著了。
「去祭祀天山。」
「只有大閼氏才可以和單于去祭祀天山的……」
「我如今是單于了,想封誰做大閼氏不行?」
姜瑉君嘆了口氣,越發迷糊:「那匈奴……」
「我不要他們,我就要你。」忽罕邪低頭看了眼已經睡著的人兒,有輕輕地印了一個吻在她發間,「我就要你做我的大閼氏。」
☆、番外7:朝朝暮暮
朝朝暮暮
婭彌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真的能夠踏上這片土地——她母親心心念念,至死難忘的故土。
巴圖爾被姜祁玉帶進宮謝恩,而她則是待在官驛里。
她至今都覺得這是一場夢,從黃沙漫漫的西域到柳綠鶯啼的中原,似是須臾之間。而從千嬌百寵的小公主到國破家亡的王后,也是在眨眼十年。
中原的風俗習慣與西域月氏相去甚遠,婭彌環顧四周,入目是精緻的香爐屏風,臥榻座椅。她輕輕地嗅了嗅,是淡淡的花草的氣味,和當年阿娘身上的味道像極了。
她心頭莫名一軟,鼻子微酸,有些想哭。
她本是不願來的,龜茲被滅,她更願意帶著孩子回月氏,那裡有父親兄長,估計過不了幾年,她也能帶著孩子們再嫁,往後的日子有父兄的幫持,定是不會差的。
可她還是來了。
她仍記得她被姜祁玉帶去齊國軍帳的那日,哥哥連夜趕到軍中要帶她走,甚至連曹姑姑都來了。
曹姑姑是阿娘的舊人,姜祁玉必定會賣她一個面子。圖安是這樣想的。
可姜祁玉卻是在他們之間看了個來回,鼻子輕輕一哼氣:「若要帶走,可以。但是巴圖爾王子必須留下。」
圖安知曉當年姜祁玉求親之事,他是個性子強勢的,若是以前月氏還強盛之時,他必定是商量都不願商量,直接闖進軍中就帶上妹妹離開的。可如今姜祁玉背靠齊國,而西域又全權在齊國的掌控之中,齊國勢大,他不得不低頭。
圖安壓低聲音:「巴圖爾王子是遙遙的孩子,殿下有何理由帶走?」
姜祁玉端著酒盞一笑:「巴圖爾是龜茲未來的繼承人。艾提身死,巴圖爾繼位,是齊國的臣子,臣子國滅,大齊帶回他有何不可?」
圖安面目緊繃,緊咬牙關,努力地克制著自己的情緒。曹蘆見二人劍拔弩張,伸手按住圖安,對姜祁玉開口道:「殿下,奴婢知曉殿下帶走巴圖爾的決心,是以不會勸阻。但奴婢還有幾句話想對殿下說。
「婭彌公主是永安大長公主最小的女兒,也是最疼愛的孩子。長公主生前受了太多骨肉分別之苦,如今長公主若還在世,必定也是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再經受這樣的苦楚。齊國之於長公主是故鄉,那月氏之於婭彌公主也是故鄉。
「陛下憐惜長公主年少出塞和親,也望殿下……能夠體諒婭彌公主的思鄉之情。切莫……切莫讓她步長公主的後塵。」
即使有哥哥與曹姑姑做說客,她還是跟齊國大軍來到了這裡。巴圖爾太小了,才六歲,她實在不放心這么小的孩子離了母親到底該怎麼生活。
她還記得小時候總愛跟在圖安身後,問東問西,還時常問關於他在匈奴的生活,畢竟那是她未曾見過的地方。
每當此時,那總是沉穩冷靜的大哥,臉上會顯露出沉思,不耐,甚至……厭煩的表情。
圖安不願細說他在匈奴的經歷,小時候的婭彌還抱怨哥哥不愛分享,還去母親那裡告狀。母親聽見後也不說話,只是嘆氣有時還哭,嚇得她再也不敢問這些問題。
兒時不懂事,長大了才漸漸明白過來,直至做了母親,方才懂得和心疼哥哥與阿娘。
五歲離家,去往血雨腥風暗涌的匈奴,能活下來,太是不易了。
如若巴圖爾就此離開她,六歲的孩童去往一個與月氏全然不同的國家,他該如何此處呢?
她要去齊國陪著他長大,她應當去陪他長大,等到他能夠獨當一面,那她作為母親的職責才算是真正結束了。
-
傍晚時分,宮裡遣人來接她,說是皇上皇后設了家宴,一家人一起吃頓飯。
婭彌有些恍惚,這算什麼家人呢?自她出生開始便未曾見過,有些了解也只是從母親偶爾吐露的隻言片語當中知曉。齊國的皇帝,母親的哥哥,她的舅舅,太陌生了。
她很小的時候,曾問過母親齊國是什麼樣的,像月氏一樣漫山遍野的草原嗎?有雪山嗎?有奔騰的馬兒,成群的牛羊嗎?
彼時的姜瑉君笑著颳了刮她的鼻子,說道:「齊國,沒有那麼多的牛羊馬匹,也沒有廣闊的草原、巍峨的雪山,但是那裡有紅花綠葉,流水茂林,有亭台樓閣,酒街瓦肆,有才子佳人,還有和尚道士。齊國什麼都有,遙遙想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