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章 偶遇

  案子始終不破,原因有二:一是兇手高智商,有反偵查能力;二是兇手謹慎,選擇的地點足夠隱蔽。

  但花間樓這一起,兇手在地點的選擇上忽然有了極大變化。

  這說明什麼呢?

  偶然,自負,還是挑釁?

  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商瀾決定按倒序,把每個案發地重新調查一遍。

  研究完卷宗已經中午了。

  謝熙把卷宗收起來,道:「餓了,吃飯去,我請客。」

  商瀾也餓,但她不想去。

  原主和謝熙雖不曾訂婚,但六扇門的人大多知道那段歷史。

  祁勁松讓她和謝熙搭檔,不過想藉此讓她知難而退罷了。

  她不會這樣認輸。

  工作沒關係,肯定混在一起,可如果吃飯還在一起,只怕……

  六扇門的人都不笨,謝熙大概猜得到她在顧忌什麼,指了指外面,說道:「劉哥吳哥回來了,這案子現在在他們手上,叫上他們,咱邊吃邊聊如何?」

  劉漢和吳正明才回來,正在門外跟其他同僚抱怨「飛花令」的案子難辦,粗聲粗氣,屋子裡聽得一清二楚。

  原主認識這二人,雖沒怎麼接觸過,但知道他們是六扇門的老手,經驗豐富,比謝熙這樣的半吊子強多了。

  商瀾答應了。

  謝熙去邀請劉吳二人,二人答應得極爽快。

  一行人往西城區去了。

  京城最好的酒樓大多在西城,謝熙選了離花間樓最近的味豐齋。

  味豐齋是小館子,門面不大,但以砂鍋大魚頭為代表的江鮮乃是一絕,菜價不俗。

  謝熙有錢。

  他家是絲綢大戶,有絲廠和作坊,京城的幾個有名的大綢緞莊、繡坊有謝家一半。

  謝熙行二,家裡生意由大哥繼承,他只吃分紅。

  即便如此,他也是捕頭中最有錢的一個。

  四個人在大堂里坐了。

  謝熙點了招牌菜,其他三人各自點了喜歡的時蔬和野菜。

  主食是四碗米飯,一盤蟹黃包,再加兩壺竹葉青酒,便足夠了。

  人多,上菜不快。

  幾人就著茶水聊了起來。

  劉吳二人正對此案一籌莫展,如今由商、謝接下,都自覺如釋重負,便也不藏著掖著,把掌握的情況說了個一清二楚。

  此案前五起在順天府管轄範圍內,負責的推官是老手,破過不少大案。

  但此案兇手狡猾,推官用盡渾身解數仍破不了案,第六起時,皇上親自下了批示,讓他們移交給六扇門。

  然而六扇門也不成,經手的捕頭換了一茬又一茬,始終抓不到人,女人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死。

  劉、吳二人從第十三起開始接手。

  案發時間是二月十六寅正,案發地為西城怡情樓旁邊的胡同里。

  死者是一名十六歲的妓子,被發現時頭上插著一支蔫了的海棠花,仵作推斷,死者在四個時辰前死亡。

  因前一天夜裡下了雨,捕頭們找到了比較清晰的腳印,不到九寸長。

  他二人接手後,找到先前被懷疑過的二十三個讀書人,把他們的鞋子量了一遍,發現有四個尺寸差不多的。

  但當時恰逢花朝節,四人不是有不在場證明,就是根本不在京城。

  腳印沒起到任何作用。

  花間樓這一起,死者麗娘當天因偶感風寒並未接客,一直在自己的獨門小院休息——此小院與後門毗鄰,後門經常開著,守在那裡的龜公是個老頭,精神不濟,常常溜號。

  死亡時間是上半夜,二更將至之時。

  死者的婢女去廚房熬藥,兇手趁此機會潛入,勒死了死者。

  劉吳二人詢問了花間樓的所有龜公、小廝和婢女,卻沒有任何收穫。

  兇手如鬼魅一般,沒留下任何痕跡。

  他們目前能掌握的只有「讀書人」和「腳印」兩個元素。

  京城能玩飛花令的讀書人約有上萬之數,基數大,流動性大,六扇門人手不夠,很難一一排查。

  「商姑娘,這案子太難辦,依我看吶……」劉哥舉起杯「滋溜」一口,就都在酒里了。

  他是想勸商瀾放棄。

  商瀾也有些猶豫。

  她有勇氣、有經驗、有知識不假,但這個時代科技落後、法律不健全、方方面面都有所局限也是事實。

  最關鍵的還是她窮,萬一一查就是一兩年,往後的日子要怎麼過?

  「懶妹子。」門口處有人叫了一聲。

  「老王?」商瀾朝門口望去,一眼瞧見穿著象牙白長衫的蕭復走了進來,後面跟著的正是老王和老李。

  蕭復也看見商瀾了,腳下頓了頓,目光迎上了她的。

  商瀾不得不站了起來,拱手道:「蕭大人。」

  蕭復板著臉,一言不發,施施然上了樓。

  老李同商瀾點點頭,跟著上去了。

  老王小跑過來,說道:「懶妹子,聽說你回六扇門了?不錯不錯,好好干哈!」他握了握拳頭,以示鼓勵,又馬不停蹄地轉身走了。

  商瀾無語,說道:「我可謝謝你了,回不回六扇門無所謂,別叫我懶妹子就成。」

  老王跑的快,賊兮兮的聲音從樓上傳下來,「那不是方便嘛。」

  ……

  劉、吳二人都是酒包,喝上酒就停不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