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說的是能這麼快就回到中原,陸踏歌明白他的意思,畢竟丁君的弟子裡,只有林翠山,倩農師妹和自己參加過大光明寺之戰,只有他們記得當年一戰明教弟子被千里追殺逃回西域的慘烈,只有他們能明白丁君心中的執念。

  「我還記得那兩名保護我的洪水旗下屬模樣……那時候,一閉上眼睛腦子裡就是天策軍的馬蹄聲和丐幫棍風,受傷之後他們安慰我,哄我,還被師兄你訓了一頓」林翠山摸了摸肩膀,那裡仍有一道被天策穿刺留下的傷疤,青年看著早起高飛的大雕,聲音在雕鳴中顯得單薄又微弱「我原本以為,回到中原,是要用一輩子去完成的目標,沒想到會這麼快。」

  林翠山並非西域之人,原是長安奴家子,在一次陪主人家去大光明寺參拜的時候被明教教習看中根骨。當時明教之勢如日中天,主人家欣然將林翠山的賣身契給了教習,那只有個諢名的毛頭小子就這麼入了明教,得教習賜名,翠山。

  他名喚翠山,是朝朝翠山下,夜夜蒼江曲的翠山,可自打西遷,他便再沒見過翠山,而西域更沒有大河蒼江。

  那教習折在了回教途中,林翠山聞他膝下無子,便自作主張繼承了其姓氏,也將回中原當做了要用這輩子去完成的事。

  「現在的回來,只能算是踏上了中原這片土地而已」陸踏歌沒有否定他的話,卻搖了搖頭「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很多?」林翠山稍微思考了一下「等奪回長安,聖人會幫我們重建大光明寺吧?」

  陸踏歌看向他的師弟,微妙的理解了當年的師父看自己時意味深長的目光是怎麼回事,便也耐下心解釋「那只是第一步。」

  大光明寺重建,當初因破立令毀在老皇帝手裡的明教信譽卻不會自己回來,他們要重新傳教,要趁動盪未安之際廣收信徒。明教典籍極多,要找擅長中原文化又精通波斯語的人將教典翻譯成漢文,還要依據中原習慣從中做出些許修改。

  當然,做這些的前提是,太子登基後他們能把安祿山打出長安。

  「目前看來,我們還有一場很大的仗要打」陸踏歌拍了拍林翠山的肩膀,站起身來,望了一眼在逐漸亮起的天地中的那些個明教營帳,正好和剛剛起來的丁君對上視線。

  感覺師兄話還沒說完,安靜等待著下文的林翠山只覺肩頭一輕,迷茫的聽著陸踏歌腳步漸遠,轉頭看見陸踏歌和丁君的營帳簾在微微晃動,顯然剛剛有什麼人將之撥了開來。再看看步子微快,明顯心情愉悅的去侍奉丁君梳洗的陸踏歌,默默揉了把臉。

  嘖,哪兒來的酸臭味。

  。

  辰時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起來了。

  鑑於今日場合,陸踏歌本要將頸上項鍊交還給丁君,未想卻被丁君拒絕,甚至不僅是拒絕了陸踏歌將項鍊還回來,為師者甚還將放在一邊象徵著洪水旗的藍色飾帶拿起來,親手掛到了青年的肩上。

  外面是軍隊的號令聲,和明教弟子帶著清脆鈴響的腳步聲,有些發暗的營帳里,陸踏歌摸了下身上絲緞般觸感的藍色飾帶,看向丁君的眼神裡帶著些許無措。

  丁君收回手,坐在榻邊看了眼陸踏歌掛上這飾帶的模樣。帳內昏暗,顯不出飾帶流水似的光澤,那三指寬的絲帶從青年肩頭垂下,蹭過陸踏歌胸口金飾和鮮紅的聖火紋路,艷麗又乍眼,在那略顯單薄的肩膀上無端沉重幾分。

  那是同青年雙眸一樣的顏色,自打陸踏歌回來,丁君眼中第一次盛了笑意,抬手又將自己額間的飾墜解了下來,繫到弟子額間。

  意識到丁君這回是認真的,陸踏歌往後猛地一縮頭躲開了師父動作,伸手摘下肩上不倫不類的飾帶,同丁君驟然銳利的眼神對視了半息,雙手捧著飾帶,面對丁君直直跪了下去。

  營帳的地是硬土地,陸踏歌這一跪發出砰的悶響,臉側的金耳墜也因碰撞發出叮鈴聲。青年將雙手托上頭頂,垂下頭,以一個標準的進獻姿勢不去看丁君。

  太早了,還太早了。

  帳里頓時靜了下來,靜的陸踏歌能聽清自己的心跳聲,也能聽見丁君淺淺的呼吸聲。造化輪在一角散發出冰冷的溫度,自小到大,每當丁君責罰他,或者陸踏歌偶爾未能完成那些過於沉重的任務時,屋內的造化輪都好似會再涼上三分,令習得墨冰指的青年都覺得指尖發冷。

  在一陣似乎十分漫長的安靜後,丁君方伸出手,取回了藍色飾帶,聲音有點發沉「不想接?」

  「還不到時候」感覺到手上一輕,陸踏歌才稍稍鬆了口氣。青年並未直接起身,而是就著這個姿勢側著坐了下來,把頭搭在丁君膝上,垂著眸解釋「踏歌此生的願望是陪著師父,現下的願望是盡全力助我教回到中原,掌旗使這種責任,雖然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嗯?」丁君將手伸入陸踏歌發間,慢慢的捋順下去,發出一聲鼻音示意弟子繼續說下去。

  向來是陸踏歌能看得出他在想什麼,丁君向來甚少揣測別人,有疑惑之處也多會直接詢問,此時卻有點希望自己能猜到青年的想法。

  是不想接,還是礙於自己在前,不敢接?

  「師父需要一個傀儡嗎」大概是因為趴著的原因,陸踏歌聲音頗為發悶「您指哪打哪那種。」

  丁君失笑。

  陸踏歌顯然很清楚他想現在傳位的原因,新帝借明尊之命登基,這種機會千載難逢,可以說今日能上得了近前之人,未來必定非富即貴。丁君打算借這次侍奉之功推青年在權勢位上走的更遠些,青年知道,明白,不反對,卻不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