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看大行人不過官居中大夫,品階並不如何高,但是凡屬大行人,必然是國君之親信,是最為信得過之人,而且必須德才兼備,最好文武雙全,還要有一雙利索的嘴皮子,否則怎麼能挑得起外交事宜?

  春秋時期的外交十分紛亂,一百多個諸侯國煩煩擾擾,搞不好便因為一句話引起戰火,諸侯們巴不得找機會發動戰爭,因此這大行人事關重大,必是朝中扛鼎之臣。

  是想這樣的重要職位,如何能落到祭小君子頭上?就算他的叔父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鄭國國相,鄭伯也不會糊塗成這樣。

  而今身擔大行人一職的,乃是鄭國國君寤生的宗族之弟——公孫閼。

  公孫二字,並非姓氏,而是昭顯身份的稱謂,就跟公子一樣,在這個年代裡,「公孫」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冠在頭上的。

  這個公孫閼,乃是鄭伯寤生的大父,也就是當今鄭國國君爺爺的孫子,說起來和鄭伯寤生正好同輩,姬姓,鄭氏,名閼,因此被人喚作公孫閼。

  公孫閼乃是鄭國的公族之後,換句話說便是貴族之後,和祭小君子還不一樣,祭小君子的叔父是鄭國國相,但是祭仲出身並非公族,而是靠著自己的本事爬到如今這個卿大夫地位,因此祭小君子是卿族之後。

  公族、卿族,一聽便知,高低貴賤自然天成,自然是公孫閼高人一等。

  這公孫閼乃是老天爺的寵兒,不只是投胎比旁人精準許多,而且能文能武,彎弓射箭、兵法禮儀,無一不精,就連長相,那也是被傳得神乎其神,不只是鄭國絕無僅有,就連普天之下,但凡是周天子的土地,也絕沒有比公孫閼長相更加俊美的男子了。

  這吹噓之辭說出來,恐怕很多聽風聽雨的人都要以為是鄭國公族在吹牛皮,不過祁律一聽「公孫閼」這三個字,第一個便信了。

  為什麼?自然因著祁律是個「過來人」,他比這個年代的人多讀了一些歷史。

  這公孫閼名閼,其實他還有一個令後世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他的字——子都。

  此次送親的大行人,便是大名鼎鼎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的……公孫子都!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上種滿了茂盛的扶蘇桑樹,池塘里開滿了嬌艷的荷花。女子沒有見到像子都一樣俊美的男子,卻見到了你這個狂徒。

  《詩經》中曾用「子都」二字代表俊美的男子,可見子都之美貌在古代,是多麼具有代表性。

  不只是《詩經》,《孟子》也有言「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普天之下沒有人不知道子都的俊美,如果你不知道子都的俊美,那一定是沒有長眼睛的人。

  子都的俊美在歷史上被傳得神乎其神,令祁律不得不相信,不過提起這個公孫子都,除了英俊出塵、武藝超群之外,還伴隨著一個成語。

  ——暗箭傷人。

  老天爺雖然寵愛公孫子都,但是公孫子都並非沒有缺點的人,據說這個公孫子都因為俊美,且出身貴族,而且文物雙收,所以難免眼高於頂,十分傲氣,還有一點……小心眼。

  歷史上記載,鄭伯寤生伐許,派潁考叔為主將,遣族弟公孫子都為副將,因子都看上了潁考叔的軺車,所以起了爭執,便懷恨在心,等到潁考叔大獲全勝之時,暗放冷箭,將身為同僚的潁考叔射殺。

  暗箭傷人典故出自《左傳》,不過真偽不可全信,公孫子都乃鄭國公族之後,一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身份樣貌無一不精,難道真的會因為一輛軺車而射殺潁考叔麼?

  祁律覺得,倒不真見得是因為一輛軺車,縱觀諸侯治國,除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紛亂,國家之中的內亂亦不斷,公族與卿族之爭古來有之,潁考叔代表的是鄭國當時的卿族一派,而公孫子都代表的則是鄭國的公族執政派,暗箭傷人可見一斑……

  不管如何說,這個公孫閼都是個不好惹的主兒,祁律聽說公孫閼找自己,便答應說:「勞煩回稟大行人,律這便過去。」

  傳話的人很快離開,祁律這會子不好將小土狗抱回營帳,左思右想,又怕小狗子一個人呆著會亂跑,這裡可不比家中,若是隨處亂跑,恐有性命之憂。

  祁律眯眼思慮,眼眸微微一動,眼神瞬間便亮堂了起來,太子林被祁律抱在懷中,突見他眼眸亮了起來,自個兒心裡卻拔涼拔涼,莫名後背爬起一股寒意,險些掉雞皮疙瘩,不知祁律又想到了什麼壞主意。

  果然,是壞主意。

  祁律懷抱狗兒子,來到營地邊角之處,才走近一些,便聽到「嗷嗷嗷!」「汪汪汪」「呋呋——」的狗叫聲,此起彼伏,遠處竟是狗棚,此前也說過,這隻送親隊伍中,還帶了一些萬里挑一的獵犬,準備投其所好,送給不愛珍寶、不近女色的太子林。

  因此隊伍之中有專門的養狗官員,在這個年代叫做犬人,營地紮下,犬人也將輜車上的狗棚全部卸下來,放在角落,一會子還要用肉食投餵這些獵犬。

  祁律抱著小土狗走過去,犬人一眼便看到了祁律,雖不識得他,但眼看著祁律一身少庶子官袍,比他的官階大了不少,立刻笑著說:「少庶子,有甚麼吩咐麼?」

  祁律笑的十分平易近人,說:「律這裡有一隻小狗崽子,不知能否勞犬人將他放在籠子裡,照看一會兒,律回頭便來接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