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東都城到別苑,來回花了好幾個時辰。你若是不喜歡早說,何必讓我冒著冷風跑這一趟,還累得我兒子跟我一起吃苦受罪。」

  那枝桃花被她丟在桌上,卻被一隻修長的手給拿起。

  「原來你也會生氣,原來你送我東西也並非心甘情願,原來幾個時辰在你看來已經很久。」他的聲音很輕,像是隔得著很遠的距離。

  她可知他那些無望的日日夜夜,她可知那些漫長的朝朝暮暮。縱然只是在夢中,他依然能感同身受。他是他,也是那個他。不知何時起,他已經不想去區別兩者之間的區別。

  心動不知緣由,情深不知歸處。

  他想抓住什麼,又覺得蒼白無力。

  她心下一跳,「也不是不情願,我就是覺得自己一片真心還被嫌棄。你說說看,是不是你讓我給你送桃花的?我好不容易采來送給你,你又不高興,我就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嬌氣。」他聲音悶悶沉沉,頗有賭氣之嫌。

  她先是一愣,爾後「撲哧」一聲。

  第108章 露餡

  初時她還忍著一點,到後來實在是忍不住笑得前俯後仰,一直笑到眼淚都快出來了。這樣一個冷漠峻峭的男人說自己嬌氣,是她聽過最好笑的事。

  「這麼好笑嗎?不是你說的嗎?」他的聲音依舊悶悶,卻是少了那種沉沉的壓抑。他耳力極佳,自是將他們母子之間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他看著他們母子竊竊私語走遠,然後下人說他們出了都督府。

  他們走之前連個招呼都不打,完全把他置之度外。

  他記得她以前送自己的那枝桃花開得極艷極好,花枝也比這枝要大上許多。那時她眉眼含笑灼灼其華,而今她不過是敷衍了事應付他。她給他磨豆花、給他做衣服、送花給他,全是他主動提及的。若他不提,她怕是永遠不會如以前那般對他。

  她擦著眼淚,「不……不好笑,一點也不好笑。」

  這樣笑到不可抑的她,仿佛才是真實的。

  他不知何時來到她的身邊,藏青色的帕子遞到她面前,「想要就笑,不必強忍。我說過會給你最大的自在,你不必在我面前掩飾自己的真性情。」

  帕子帶著清冽的冷,一如他的人。

  他的話……

  是什麼意思?

  她不敢深想,更不想細想。

  經這麼一鬧,他冰冷的態度明顯緩和。也不知是她心底繃著的弦鬆了,還是她逐漸適應過去的兩人朝夕相對的生活。再次同床共枕的夜裡,她倒是安穩自在許多。

  他睡相好,幾乎一夜不會變動姿勢。

  而她則不然,她的睡姿差極。身體不會騙人,循著記憶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所以當她睜開眼睛感覺自己像一隻八爪魚般纏在他身上時,她一點都不奇怪。

  他似乎未醒,睡顏俊美無害。她輕手輕腳從他身上爬下來,翻躺在一邊盯著帳頂開始胡思亂想,好在天很快就亮了。

  在她自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時,當然沒有看到身邊男人微動的睫毛。

  新嫁女三日回門,別人家的岳父岳母多少會擺些長輩的款,宣平侯和沈氏卻不敢有半點怠慢之處。

  眾人瞧著裴元惜氣色不錯,神色也如常,皆是一副鬆口氣的模樣。

  宣平侯在公冶楚面前絲毫不像個老丈人,公事公辦還是朝堂之上的上下屬關係。他匯報的是仙姑害人一事。

  秋姨娘落過一個怪胎,下馬村也出了一個怪胎,別的村子自然也有。

  村民們迷信,誰家要是生了一個怪胎旁人只道是這家人作了什麼孽,所以會瞞得極緊。若不是被裴元惜父女撞破,恐怕下馬村也會將此事瞞得密不透風。

  向氏作惡多日未被人發現,皆是因為這個原因。

  宣平侯領了這份差事,找到那些曾經求藥的人家。那些人有了宣怒的對象,自然不會再藏著掖著,一個個哭爹喊娘咒罵向氏。

  民憤難平,宣平侯自己出銀子給各家各戶送去安慰。那些人得了銀子,皆是感激涕零。此事辦得倒是圓滿,之後無一人鬧事。

  沈氏康氏等人陪著裴元惜,先是問了一些她在都督府的事,然後說起裴濟的親事來。

  裴濟已是世子,又是侯府獨子。他的親事一直被東都城的夫人們盯著,先前未定世子那些人略有遲疑。眼下身份明了,自是成為世人眼中的佳婿人選。

  正月里人情來往多,康氏沈氏婆媳二人沒有被人明示暗示想同侯府結親。康氏早就放了權的,雖說府里事情多,但她也沒想過把掌家之權收回。

  沈氏瞧著又瘦了一些,一副強打精神的模樣。

  「你說我親自去將軍府提親如何?」面對女兒,竟是小心翼翼。

  「母親可問過哥哥了?」

  「問了,我問他洪家姑娘如何,他說一切皆憑我作主。」沈氏回道,心想濟哥兒必定是願意的。

  她是真看不出那洪家姑娘有什麼好,好好的姑娘家頑劣如同男子,也不知怎麼就和元惜投了緣。既然他們都看好洪姑娘,她何必從中阻攔。

  也罷,她如今還有什麼想頭。

  「既然哥哥這般說了,那母親便試上一試。」

  康氏轉動手中的佛珠,說起裴元華的事。

  裴元華自知自己活不長久,又懼怕自己會和秋姨娘一樣死狀悽慘,連著哭一天一夜。到底是自己的親孫女,康氏豈能不難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