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執一詞,同先前一樣。

  見證人都是軒庭院的下人,雖說是言之有物不是說看到裴元惜出去時籠著袖子,就是真真切切看到裴元惜拿了玉佩。

  裴元惜梗著脖子,小臉憤怒,「那個人說看見我拿了,她為什麼不阻止?」

  裴元君心頭一跳,下意識掐著掌心。

  那丫頭被帶上來,康氏嚴厲地接連問了三遍同樣的話。剛開始一口咬定看得真真切切,後來在被質問為何當時不說時,又改口說沒怎麼看清楚,所以不敢聲張。

  康氏大怒,命人將其杖責二十大板,拉下去就在院子裡打。

  木杖打在皮肉上的聲音聽得人心驚肉跳,那丫頭的嘴沒被堵。剛開始還喊冤,後來是不停地喊著二姑娘救命之類的話。

  沈氏浸淫內宅多年,心知此事怕是並不全如元君所說。

  裴元君心緊了又緊,一張臉白得嚇人,像是無意識般看了一眼那邊的證人。

  這時先前那個說看到裴元惜離開時籠著袖子的丫頭認罪,說她看不慣裴元惜不敬自家姑娘,替自家姑娘與庶女同住一院覺得委屈,故意把那玉佩給裴元惜說是裴元君送的。

  沈氏大怒,她自是不會懷疑自己的女兒,只道是下人們逢高踩低為難裴元惜。一個丫頭居然敢擅自替主子做主為難庶出的妹妹,如此逾矩直接發賣便是。

  「這些個黑心爛肝的奴才,連主子們都敢上瞞下欺。兒媳先前查處不嚴,差點被這些奴才欺瞞。幸虧母親出手,這才沒讓她們姐妹二人生了間隙。」

  聞此言,裴元君也是低頭認錯。說自己相信下人們說的錯,差點冤枉裴元惜。那丫頭原是要被發賣的,她苦苦求情最後被發貶到莊子上。

  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康氏和宣平侯都是一副惱怒又鬆口氣的表情,唯有裴元惜茫然著一張小臉,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好像不明白髮生什麼事。

  「是這樣的嗎?」她疑惑著,像是弄不清這一出出的事情。

  沈氏軟聲溫語賠過禮,答應補償她另外的玉佩。

  她面上不見高興,反倒是咽了一下口水,「母親,玉佩著實麻煩,這一時說送我,一時又說我拿的,我的頭都被繞暈了,還不如冰酪好。」

  一個視冰酪比玉佩好的孩子,要說是見財起義偷拿東西誰也不會相信。

  康氏可不是沈氏,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她身為局外人看得比誰都明白。正是因為明白,她對裴元君很失望。

  如果說謊的是三娘,倒是情有可原。因為三娘本就神智有礙,記不住事亂說話也是有可能的。但倘若說謊的那個人是二娘,那麼則表明二娘的品性有問題,不可原諒。

  「府中的姑娘們,原是各生的各養。這些年我瞧著你們都做得不錯,咱們侯府的姑娘說出去也是被人交口誇讚的。如今看來,還是有些不妥之處,還望你們以後嚴加管教,莫要等出了大錯丟了侯府的臉面。」

  這是在敲打沈氏。

  沈氏和趙姨娘齊齊受教。

  「事情已然清楚,都是這些下人們作梗,害得主子們差點起齟齬。我看你養著二娘實屬辛苦,三娘以後便養在我身邊。」康氏再次開口,間接認可裴元惜入住水榭。

  一場鬧劇結束,沈氏滿腹激憤而來,一臉羞愧離開。

  裴元君跟在後面,咬著唇,「勞媽媽,母親是不是生我的氣?」

  為何母親從長暉院出來後沒有同自己說話?

  沈氏確實有些生氣,她氣的不是這件事情誰對誰錯,她氣的是元君手段不過關。即使是要達成某個目的,或是想藉機懲治什麼人,那也得思慮周全面面俱到。如此漏洞百出,一擊即潰簡直是丟人現眼。

  勞媽媽目光隱晦,「二姑娘,你可是侯府的嫡女,是夫人唯一的女兒,夫人怎麼可能會生你的氣。」

  「那母親為何不肯同我說話,是不是我令她失望了?」

  「二姑娘,夫人就你這麼一個女兒,她萬般呵護只為你一生富貴榮華。你是嫡出的姑娘,同庶出的妹妹計較本就失下乘。今日之事鬧到後來卻是你房裡的人奴大欺主,老夫人和侯爺心裡焉能沒有想法。後宅心術,不論過程手段如何,不讓人瞧出端倪捉到把柄才是正理。」

  這番話實實在在說到沈氏的心裡,有些話有些事包括後宅的那些齷齪她很少同元君提起。她以為她的元君在娘家有她相護,以後嫁回侯府亦不會受委屈。所以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她不願意女兒知道。

  思及今日之日,她是又惱又愧,惱元君處事不當,愧自己沒有教好女兒。看來日後有些事情她還是教教元君,免得日後在內宅上吃虧。

  勞媽媽掰開揉碎的講一通,裴元君總算明白沈氏為何生氣。她心裡還是不舒服,要不是父親和祖母有心維護,何至於弄得她自己沒臉。

  「可是我覺得母親似乎很喜歡三妹妹,還有父親和祖母,他們都很喜歡三妹妹。我這個嫡女,反倒事事要靠在一邊。」裴元君昂著頭,身為嫡女的驕傲不容她垂頭喪氣。但是她不知為何有些擔心,擔心那個庶出的妹妹會搶走屬於自己的一切。

  「二姑娘怎麼會這麼想?三姑娘是個傻子,侯爺和老夫人不過是憐憫她。她再是在府中得寵,又怎麼能越得過二姑娘你。二姑娘你不僅是侯府嫡出的姑娘,還是昌其侯府嫡嫡親的外孫女。放眼東都城,同你這般出身優越的姑娘能有幾個,你又何必在意一個庶出的妹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