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日裡亦不忙活別的,端蒔花弄草專營花事。後院念卿的小花園,而今已是他的樂土。惹得念卿常常調侃他,宮裡偌大的御花園沒見他稀罕,反倒是她這麼一方小花園,被他寶貝得什麼似!

  他只是笑,心說,他哪裡是寶貝這個花園,不過是寶貝她而已!人道愛屋及烏,因為她,他自然而然亦格外歡喜她的花園。倘她願跟他進宮,肯要了那御花園,他亦當是會十分的寶貝那園子。

  寧原拎著花鋤,慢慢悠悠往他的花園行進。這會子家裡除了他,除了一些個匿著的暗衛,便只余幾個女眷:姨母,冬靈同陳嬤嬤了。

  而此刻姨母定在屋內誦經拜佛,為庚生祈福。祈願國運昌隆國泰民安,使得他政務順遂無有危機。這是姨母現在每日裡必做的功課,一日不斷。

  冬靈則必在她自個的院裡,伺候著她家那大胖小子。庭毅同冬靈婚後一年,即生了個兒子。剛過周歲不久。至於陳嬤嬤,不用說,肯定是呆在冬靈院子裡,逗著那小娃娃。

  如今宅子裡的下人早換了一撥。換言之,現在與念卿親如一家的冬靈與陳嬤嬤亦是這府裡頭的主子。事實上,冬靈更是妻憑夫貴!她而今可是堂堂朝廷命官——

  正三品的官家夫人!

  而按庭毅當前的官銜,自是有專屬於他的府邸,有氣派的朱門拱梁深宅大院。只這倆口子都不願離開念卿,不肯搬去新居。如此也便作罷。

  漸漸的,寧原嗅聞到愈來愈濃郁的花香。他牽了唇,面上神情欣悅。再走了幾步,穿過迴廊,自那雕花的半月形拱門裡進去,後院裡那滿架的寶相,滿樹的桃花,地上花圃里奼紫嫣紅,爭相競艷的各式花卉便一併映入他眼帘。

  寧原立在原地,照例閉上眼睛微仰起頭,享受的嗅聞這滿園子的馨香。足有好半晌後,他方盡興般睜開了眼,不疾不徐姿態優雅的挽了袖子,開始鋤草。草長鶯飛的春日,花兒茂盛,草兒亦長得快。隔不了兩日,就得除上一回。

  寧原不慌不忙的揮舞著鋤頭,心中但感愜意,真箇無上的快活。執子手,與子偕老。得所喜,得所安適。這般的日子,是他從前一直以來的嚮往。他秉性若此,閒散而淡泊。就愛這樣的生活。反是念卿愈來愈有幹勁,守著她的鋪子,做的風生水起。

  想到念卿提及她的鋪子,那眼裡的亮光,那面上的生氣,寧原停下來勾著嘴笑。要說目前的生活有哪一點不太勝意,那就是他老要想她,而她卻在鋪子裡。他大抵是真愛慘了她。明明同床共枕,朝夕與共。可日間裡,她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便是想她。有時候想得緊了,他也會去福如軒看看。在那呆上一下午,陪著她打烊歸家。

  寧原停了會兒,噙著笑,低頭繼續幹活。漸次升高的燦亮的日頭打在他身上,襯得他白皙的俊臉容色皎皎,尤是明淨勝若仙人。

  第88章 番外

  陳嬤嬤走出冬靈的院子, 在抄手遊廊的分叉口下意識一瞥, 果見那金鑲玉做的皇爺, 擱那花圃里忙活。她站定,遠遠的眺望了一會,旋即搖搖頭微笑著拐上左側的迴廊朝自個的屋子行去。

  這位皇爺吧,除了吃住上格外講究, 平日裡倒也無甚貴人脾氣。比之初相見那會, 直似換了個人。而這呀, 都是因著她家娘娘的緣故。

  由於念卿的堅持,且寧原實乃性情中人, 素來便不屑於那勞什子的祖制。又深愛念卿, 斷不肯拂她意,勉強她半分。由此,遵照念卿意願,倆人成親並不曾昭告天下, 行繁冗大禮。只一若尋常夫妻拜過天地, 拜了高堂便入洞房。喝完交杯酒, 從此共白首。

  是以,除卻虞家,除卻寧原的心腹, 近侍與暗衛。在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眼裡,他們的太上皇仍是孤家寡人……

  然雖如是,在陳嬤嬤同冬靈她們眼裡,這綱常卻不可亂。她們當家的那可是正兒八經, 名副其實的太后娘娘!

  ※

  平元二十七年,夏。在庚生即位的第三年,老天爺沒有理會舒□□妃虔誠的禱告,十五歲的成帝遇上了登基後的第一個麻煩——

  臨近京城的裕郡周邊因持續暴雨而爆發洪澇災害。

  水患從古至今都不是小事。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悠然自得閒雲野鶴的太上皇自然責無旁貸,要第一時間站出來替少年天子排憂解難。

  御書房裡,杜相,工部尚書等大臣同當朝最年輕的太上皇,與同樣年紀輕輕的小皇帝一塊商議如何治理水患的國事。最終由上皇納諫下旨,採用疏、塞並舉,修高並加固堤壩,修整分洪道的手法治理水患。自此一連數月寧原皆在宮內坐陣,日裡夜裡隨時等候朝臣上奏,以依著具體情況,因勢利導助庚生度過難關。而直到夏末秋初之時,水患方被徹底治住。

  治住了水患,接下來的重點自然就是賑災,安撫災民。除了減免賦稅。開倉放糧,下撥銀兩,並為災民發放土地和房屋以外。寧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帶著庚生親赴災區。庚生的皇位要坐得穩,就必要長治久安,必要得萬民擁戴方能得行。否則便是他再如何為他保駕護航,如何鐵血手腕替他剷除異己,亦是枉然!

  江山社稷,始終以民為本。民心所向方為正道。故而,這次是庚生的歷練,亦是庚生的機會。

  這回與兩位帝王同行的還有選派的太醫院裡的幾位太醫。而庭毅作為御前侍衛統領自要護駕,帶著侍衛軍隨行左右。在一連行了小半月後,他們抵達了災區。帝王親臨慰問,地方官吏與災民們自是大受鼓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