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先如今,胤禛已經安排人吩咐了下去,相信不日之後,這些人便會陸續來到京城開始自己波瀾壯闊要被記錄進史書里的一生了。
「皇阿瑪,義學之事還有一難。」
「哦?」葉落一臉鼓勵地看著胤禛,「哪裡?」
「錢。」胤禛說出困擾了自己許久的問題,「義學之事功在千秋,但最開始的時候卻會面臨義學因為無錢而難以興建的情況。」
「那針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嗎?」
「兒臣以為是商稅,」胤禛斟酌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兒臣有幸見到皇阿瑪親自叮囑吏部尚書李大人所修的《工商法》,心中略有所得。」
「不錯。」葉落輕笑著點點頭,「這便是其一,也是朕苦心研究後為你們,也為了以後的子孫找到的一條有效的經濟來源,你能觀察到這點,朕很欣慰。但這《工商法》一時之間還不能直接施行,如果靠著他獲得錢財對於修辦義學來說就有些太過於緩慢了。」
「你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嗎?朕聽著呢。太子,你也好好想想。」
「皇阿瑪,」葉落話音剛落胤礽便接上了話茬,他的眼睛微亮,腦子裡想起了連昨天在安慰自己莫要生氣的時候還不忘了惦記著的事情,「莫非,是開海?」
葉落輕輕點點頭,面上的歡喜快要掩蓋不住了。
開海這件事情,是一件在他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不過他當時說的是等書稿發行之後作為轉移朝堂上下眾人的視線去開海,但現在想想,這兩件事情倒不妨一起去做,讓那些心中有鬼的人眼花繚亂,綜合一下來效果倒是更好了。
「開海這件事情,朕交給了老九。」葉落回頭看向胤礽,「他行過商,比起你們來說算是對海洋貿易這一塊比較有經驗的了,所以朕準備讓他親自去。但在他出發之前,你要將這件事情在朝堂上完全定下來,不能讓老九出發時有後顧之憂。」
「你要如何說服他們朕不管,引經據典也好,還是刀劍相加也好,總之,老九必須安安穩穩地出發,等他回來之後帶來大量的利益,這件事就不會有人在反對了,所以你動手的時候也莫要擔心。不想親自動手可以跟老大說一聲,讓他多跑幾趟。」
「兒臣知道了。」胤礽躬身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只不過兒臣有些疑問,這海洋貿易具體是何意?」
「簡單來說,就是拿我們這邊不值錢,但在大洋對面的國家很稀少的東西去換取足夠多的好處,這一方面的東西最後朕給你們一個單子,你拿著先從朕的私庫里那點錢去買這些東西。」
「對了,如果有支持你積極開海的大臣,也可以帶上他們準備的貨物,回來之後收取他們貨物四成的利益,再將剩下六成的錢交給他們。」
「至於其餘掙的錢五成歸國庫所有,剩下的五成中一成給胤禟,當做他開海出生入死的獎勵,一成你們兄弟幾人分了,剩下的三成放在朕這裡,當做日後所有改革事項的錢。」
「當然,如果事情發展順利的話,這剩下的三成錢朕準備用來辦一個皇家銀行,具體事項如何,朕稍後寫個單子,你們下去先討論一番再寫個具體的章程交予朕。」
「兒臣遵旨。」
兩個兒子一臉興奮地應了下來,站在台階下等了一會兒便收到了皇阿瑪現寫的章程,上面的字比起以往的字要少了許多,但兩人都知道這是皇阿瑪要鍛鍊二人,於是拿了這紙道了聲兒臣告退之後便齊齊地離開了。
「四弟不知道開海?」胤礽站在胤禛的面前,下巴微微上揚,「孤覺得你可能想錯了,孤知道這件事情不是因為九弟在孤的耳邊說道,而是因為孤的太子妃。」
「比起你那長於婦人之手沒有一點智慧的榆木,朕的太子妃,可不知道比她好了多少倍。」
胤禛:????
「好了,孤不同你說了,免得你嫉妒。孤很忙,就不打擾你了。」
胤禛:……
胤禛看著太子離去的時候都莫名透出驕傲的背影,嘴角抽了一下,心中十分無奈。
太子他,真的,是一個快有孫子的人嗎?
第85章
如果胤禛能和太子妃無時差對話, 那這個時候太子妃一定會拉著胤禛的手感嘆:「你說的對,我們家男人他有時候真的超幼稚的!連幼稚的我有時候都搞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有那麼奇怪的想法!」
可惜兩個人之間並不能就這個問題展開一場精彩的討論,所以胤禛不知道他剛剛差點就喝一個離自己很遠很遠的女人對上了腦迴路, 現在的他只是在心中默默吐槽了幾句胤礽後便默默斂起眉目出了宮。
他手上現在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畢竟這事也急不得。但坐上開海的福利掙錢這事可是一點也等不得。皇阿瑪都下保證了,這事虧不了, 而且句他所知沿海那裡的人可就是靠著這海貿一事成為一方富豪的。
同胤禛的想法一樣的有不少, 他們都是平常消息靈通之人,知道在沿海地區這事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在皇帝開了金口後立馬跟進了這件事情, 比先前共創文學盛事的時候還要積極, 反對的那些人胤礽總結了一下, 大約是分為兩類。
一類是讓胤礽也生不起來的老頑固,他們大都抵死認真祖上傳來的規矩,打死也不樂意開海。
胤礽一遍遍同他們解釋, 向他們闡釋自己準備如何去做開海這件事情,告訴他們自己這番舉動對於大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並且他們兄弟幾人集思廣益, 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舉措將這個弊扼殺在萌芽狀態里,實在扼殺不了的也採取一眾辦法去阻止。總之一句話, 就是開海是一定要開的,如果您老人家不同意也沒關係,我就住在您的府上同你講這件事情,什麼時候您同意了,我就離開。
「皇阿瑪,義學之事還有一難。」
「哦?」葉落一臉鼓勵地看著胤禛,「哪裡?」
「錢。」胤禛說出困擾了自己許久的問題,「義學之事功在千秋,但最開始的時候卻會面臨義學因為無錢而難以興建的情況。」
「那針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嗎?」
「兒臣以為是商稅,」胤禛斟酌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兒臣有幸見到皇阿瑪親自叮囑吏部尚書李大人所修的《工商法》,心中略有所得。」
「不錯。」葉落輕笑著點點頭,「這便是其一,也是朕苦心研究後為你們,也為了以後的子孫找到的一條有效的經濟來源,你能觀察到這點,朕很欣慰。但這《工商法》一時之間還不能直接施行,如果靠著他獲得錢財對於修辦義學來說就有些太過於緩慢了。」
「你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嗎?朕聽著呢。太子,你也好好想想。」
「皇阿瑪,」葉落話音剛落胤礽便接上了話茬,他的眼睛微亮,腦子裡想起了連昨天在安慰自己莫要生氣的時候還不忘了惦記著的事情,「莫非,是開海?」
葉落輕輕點點頭,面上的歡喜快要掩蓋不住了。
開海這件事情,是一件在他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不過他當時說的是等書稿發行之後作為轉移朝堂上下眾人的視線去開海,但現在想想,這兩件事情倒不妨一起去做,讓那些心中有鬼的人眼花繚亂,綜合一下來效果倒是更好了。
「開海這件事情,朕交給了老九。」葉落回頭看向胤礽,「他行過商,比起你們來說算是對海洋貿易這一塊比較有經驗的了,所以朕準備讓他親自去。但在他出發之前,你要將這件事情在朝堂上完全定下來,不能讓老九出發時有後顧之憂。」
「你要如何說服他們朕不管,引經據典也好,還是刀劍相加也好,總之,老九必須安安穩穩地出發,等他回來之後帶來大量的利益,這件事就不會有人在反對了,所以你動手的時候也莫要擔心。不想親自動手可以跟老大說一聲,讓他多跑幾趟。」
「兒臣知道了。」胤礽躬身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只不過兒臣有些疑問,這海洋貿易具體是何意?」
「簡單來說,就是拿我們這邊不值錢,但在大洋對面的國家很稀少的東西去換取足夠多的好處,這一方面的東西最後朕給你們一個單子,你拿著先從朕的私庫里那點錢去買這些東西。」
「對了,如果有支持你積極開海的大臣,也可以帶上他們準備的貨物,回來之後收取他們貨物四成的利益,再將剩下六成的錢交給他們。」
「至於其餘掙的錢五成歸國庫所有,剩下的五成中一成給胤禟,當做他開海出生入死的獎勵,一成你們兄弟幾人分了,剩下的三成放在朕這裡,當做日後所有改革事項的錢。」
「當然,如果事情發展順利的話,這剩下的三成錢朕準備用來辦一個皇家銀行,具體事項如何,朕稍後寫個單子,你們下去先討論一番再寫個具體的章程交予朕。」
「兒臣遵旨。」
兩個兒子一臉興奮地應了下來,站在台階下等了一會兒便收到了皇阿瑪現寫的章程,上面的字比起以往的字要少了許多,但兩人都知道這是皇阿瑪要鍛鍊二人,於是拿了這紙道了聲兒臣告退之後便齊齊地離開了。
「四弟不知道開海?」胤礽站在胤禛的面前,下巴微微上揚,「孤覺得你可能想錯了,孤知道這件事情不是因為九弟在孤的耳邊說道,而是因為孤的太子妃。」
「比起你那長於婦人之手沒有一點智慧的榆木,朕的太子妃,可不知道比她好了多少倍。」
胤禛:????
「好了,孤不同你說了,免得你嫉妒。孤很忙,就不打擾你了。」
胤禛:……
胤禛看著太子離去的時候都莫名透出驕傲的背影,嘴角抽了一下,心中十分無奈。
太子他,真的,是一個快有孫子的人嗎?
第85章
如果胤禛能和太子妃無時差對話, 那這個時候太子妃一定會拉著胤禛的手感嘆:「你說的對,我們家男人他有時候真的超幼稚的!連幼稚的我有時候都搞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有那麼奇怪的想法!」
可惜兩個人之間並不能就這個問題展開一場精彩的討論,所以胤禛不知道他剛剛差點就喝一個離自己很遠很遠的女人對上了腦迴路, 現在的他只是在心中默默吐槽了幾句胤礽後便默默斂起眉目出了宮。
他手上現在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畢竟這事也急不得。但坐上開海的福利掙錢這事可是一點也等不得。皇阿瑪都下保證了,這事虧不了, 而且句他所知沿海那裡的人可就是靠著這海貿一事成為一方富豪的。
同胤禛的想法一樣的有不少, 他們都是平常消息靈通之人,知道在沿海地區這事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在皇帝開了金口後立馬跟進了這件事情, 比先前共創文學盛事的時候還要積極, 反對的那些人胤礽總結了一下, 大約是分為兩類。
一類是讓胤礽也生不起來的老頑固,他們大都抵死認真祖上傳來的規矩,打死也不樂意開海。
胤礽一遍遍同他們解釋, 向他們闡釋自己準備如何去做開海這件事情,告訴他們自己這番舉動對於大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並且他們兄弟幾人集思廣益, 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舉措將這個弊扼殺在萌芽狀態里,實在扼殺不了的也採取一眾辦法去阻止。總之一句話, 就是開海是一定要開的,如果您老人家不同意也沒關係,我就住在您的府上同你講這件事情,什麼時候您同意了,我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