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不過雖然他現在臉色不太好,但是他的心中還是很欣慰的,兄弟之間如此和睦,怕是康熙都見不到的和諧場景吧。
不,康熙這人可能是見到過的,不過康熙見到的是假的,是人家這幾兄弟合起伙來演得戲,事都臨頭就一下都散了露出了兄弟之間沒有兄弟情的本質。
但是他葉落看到的就不一樣了,他葉落看到的可是最真實的,沒有任何防腐劑添加的真感情。而且比起這個來說讓葉落更欣慰的是,他發現以前的自己是有些狹隘的。
誠然他的見識比這些人都要高,他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揮這些兒子做事情,看著他們在自己手下乖乖地去做每一件事情,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時候,他的心裡是自得而驕傲的。
但是經歷了死亡那一遭,又在這些天翻出了自己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寫的防止自己年老昏庸寫下的小紙條,葉落突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從一開始就打算做一個鹹魚皇帝,因為他自然沒有什麼政治才華,不然他在現代早就去考公了還當什麼幼教呢?
但鹹魚皇帝好做嗎?
當然好做,他完全可以在剛剛事情開始的時候將朝堂上的眾人打一個措手不及後直接退位做一個太上皇,每天釣釣魚,賞賞花,蕩蕩鞦韆,喝喝蜂蜜水,有情況了還能勾搭一個剛入宮的漂亮小妹妹,那生活多麼愜意令人嚮往的?他一直苦苦追尋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但他沒有這麼做,相反,他除了剛開始幾天懶惰地不上朝每天起得很遲,整天吃了上頓想著下頓還致力於去宮外嘗嘗美食外,剩下的幾個月里,他每天起得都不晚。
同要上朝的人在同一個時間起床,鍛鍊一番身體後用了早膳便開始捧著書本學習,從最開始得到磕磕絆絆,抓著胤俄當壯丁教他認字,到後來能完全獨立看下一篇文言文甚至到了最後他能獨立的張嘴來上一段文言文。
這期間他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最終在端起蜂蜜水眼睛看著在乾清宮忙活的兒子們後又放棄了這個想法,擱下杯子拿起書繼續看了起來。
他那個時候只是悶頭看書,心中其實還沒有搞明白他這麼拼命是為了什麼,又沒有什麼穿越者互助協會給他頒發獎章,雖然他嘴上說著是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一個被架空了權力的皇帝,可他已經陸陸續續地將手中的權力放了下去,這不想被架空權力的說法就顯得格外的虛假了。
那個時候的他應該是對這件事有些模糊的想法,但他一直避開了,直到受傷之後在現代似夢非夢的待了幾天回來之後才恍然意識到自己最想的事情是什麼。
是不甘。
他不知道自己所穿越的清朝最後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最終走向那個令他想想就痛到無法呼吸的事情,但只要一想未來會變成那樣,他的心便無法安定下來。
與其說他害怕活不長是覺得耽擱了自己享受人生,不如說他害怕生命太短沒辦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將所有他想做的事情鋪開,他要改變那個未來就不能只做一些不痛不癢的事情,所以他想都沒想就做出了那麼激烈的改革,觸底反彈後自己挨了一刀。
很疼,但……他不後悔。
他不後悔自己做出的一切,因為他覺得每個有血性,有良心的穿越者面對這件事情都不會退縮的。哪怕嘴上說著不要,可是行動上卻很是實誠,他就是要阻止未來那糟糕的一切的發生。
他想要做到這些,他心中很著急,可是就跟他前面同胤禛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是你越著急就越做不出來的。
他著急,可這沒有用,這些事情,急不得。
他只能說是將事情引出來,給一個開頭,剩下的事情都要靠著自己的便宜兒子們去做。
他對胤禛說自己害怕他的兒子坑爹,但比起那個乾隆,他更怕的是他自己死了之後,這些原本在自己的監督下正一點點發生改變的改革停下了腳步,人走茶涼,人死政息。
他想,比起那些活的好好的改革者,如果能夠成功的話,他不介意自己做一次商鞅的。
秦朝奮六世之餘烈才讓中華大地歸於統一,他在這清朝的改革又要奮幾世之餘烈才能成功呢?
他之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硬著頭皮說是繼續往下走,但現在,他看到那個希望了。
他發現自己的便宜兒子很聰明,這不是貶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褒義。
他之前總是相信自己,習慣於把所有的事情藏在心裡自己去思考,而後再掀起冰山一角告訴他們要如何去做這件事情,但問題從來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去做。
雖然嘴上說了是為了鞏固大清的江山,但是他想這麼單薄的理由在自己死了之後便會被他們拋到腦後吧。
(什麼鞏固大清的江山?我現在把這江山不是坐的穩穩的嗎?)
(以後?我死了,哪管他以後是什麼樣子。)
不過現在他想,自己也許可以把心放下來安靜一會兒了。因為他的便宜兒子們不是朽木不可雕,而是可以扶上牆的阿斗,在他向胤禛試探性地告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外加點撥後,他竟然在最後做出了一個和自己最初想法差不多的決定。
將所有曾經是進士不得志沒有做官的人吸引到京城來編撰啟蒙字典,再啟蒙字典編撰完成發行的時候再挑幾個表現優秀的人讓他們參與到《康熙字典》的編撰過程中去,再將他們當做普遍勢力一宣揚,告訴那些曾經正兒八經念過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上的人,你們要是在義學裡教書教的好了,也是有機會參與到這場文人的盛事中來。
不,康熙這人可能是見到過的,不過康熙見到的是假的,是人家這幾兄弟合起伙來演得戲,事都臨頭就一下都散了露出了兄弟之間沒有兄弟情的本質。
但是他葉落看到的就不一樣了,他葉落看到的可是最真實的,沒有任何防腐劑添加的真感情。而且比起這個來說讓葉落更欣慰的是,他發現以前的自己是有些狹隘的。
誠然他的見識比這些人都要高,他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揮這些兒子做事情,看著他們在自己手下乖乖地去做每一件事情,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時候,他的心裡是自得而驕傲的。
但是經歷了死亡那一遭,又在這些天翻出了自己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寫的防止自己年老昏庸寫下的小紙條,葉落突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從一開始就打算做一個鹹魚皇帝,因為他自然沒有什麼政治才華,不然他在現代早就去考公了還當什麼幼教呢?
但鹹魚皇帝好做嗎?
當然好做,他完全可以在剛剛事情開始的時候將朝堂上的眾人打一個措手不及後直接退位做一個太上皇,每天釣釣魚,賞賞花,蕩蕩鞦韆,喝喝蜂蜜水,有情況了還能勾搭一個剛入宮的漂亮小妹妹,那生活多麼愜意令人嚮往的?他一直苦苦追尋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但他沒有這麼做,相反,他除了剛開始幾天懶惰地不上朝每天起得很遲,整天吃了上頓想著下頓還致力於去宮外嘗嘗美食外,剩下的幾個月里,他每天起得都不晚。
同要上朝的人在同一個時間起床,鍛鍊一番身體後用了早膳便開始捧著書本學習,從最開始得到磕磕絆絆,抓著胤俄當壯丁教他認字,到後來能完全獨立看下一篇文言文甚至到了最後他能獨立的張嘴來上一段文言文。
這期間他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最終在端起蜂蜜水眼睛看著在乾清宮忙活的兒子們後又放棄了這個想法,擱下杯子拿起書繼續看了起來。
他那個時候只是悶頭看書,心中其實還沒有搞明白他這麼拼命是為了什麼,又沒有什麼穿越者互助協會給他頒發獎章,雖然他嘴上說著是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一個被架空了權力的皇帝,可他已經陸陸續續地將手中的權力放了下去,這不想被架空權力的說法就顯得格外的虛假了。
那個時候的他應該是對這件事有些模糊的想法,但他一直避開了,直到受傷之後在現代似夢非夢的待了幾天回來之後才恍然意識到自己最想的事情是什麼。
是不甘。
他不知道自己所穿越的清朝最後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最終走向那個令他想想就痛到無法呼吸的事情,但只要一想未來會變成那樣,他的心便無法安定下來。
與其說他害怕活不長是覺得耽擱了自己享受人生,不如說他害怕生命太短沒辦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將所有他想做的事情鋪開,他要改變那個未來就不能只做一些不痛不癢的事情,所以他想都沒想就做出了那麼激烈的改革,觸底反彈後自己挨了一刀。
很疼,但……他不後悔。
他不後悔自己做出的一切,因為他覺得每個有血性,有良心的穿越者面對這件事情都不會退縮的。哪怕嘴上說著不要,可是行動上卻很是實誠,他就是要阻止未來那糟糕的一切的發生。
他想要做到這些,他心中很著急,可是就跟他前面同胤禛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是你越著急就越做不出來的。
他著急,可這沒有用,這些事情,急不得。
他只能說是將事情引出來,給一個開頭,剩下的事情都要靠著自己的便宜兒子們去做。
他對胤禛說自己害怕他的兒子坑爹,但比起那個乾隆,他更怕的是他自己死了之後,這些原本在自己的監督下正一點點發生改變的改革停下了腳步,人走茶涼,人死政息。
他想,比起那些活的好好的改革者,如果能夠成功的話,他不介意自己做一次商鞅的。
秦朝奮六世之餘烈才讓中華大地歸於統一,他在這清朝的改革又要奮幾世之餘烈才能成功呢?
他之前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硬著頭皮說是繼續往下走,但現在,他看到那個希望了。
他發現自己的便宜兒子很聰明,這不是貶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褒義。
他之前總是相信自己,習慣於把所有的事情藏在心裡自己去思考,而後再掀起冰山一角告訴他們要如何去做這件事情,但問題從來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去做。
雖然嘴上說了是為了鞏固大清的江山,但是他想這麼單薄的理由在自己死了之後便會被他們拋到腦後吧。
(什麼鞏固大清的江山?我現在把這江山不是坐的穩穩的嗎?)
(以後?我死了,哪管他以後是什麼樣子。)
不過現在他想,自己也許可以把心放下來安靜一會兒了。因為他的便宜兒子們不是朽木不可雕,而是可以扶上牆的阿斗,在他向胤禛試探性地告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外加點撥後,他竟然在最後做出了一個和自己最初想法差不多的決定。
將所有曾經是進士不得志沒有做官的人吸引到京城來編撰啟蒙字典,再啟蒙字典編撰完成發行的時候再挑幾個表現優秀的人讓他們參與到《康熙字典》的編撰過程中去,再將他們當做普遍勢力一宣揚,告訴那些曾經正兒八經念過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上的人,你們要是在義學裡教書教的好了,也是有機會參與到這場文人的盛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