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一個時代里,已經過了平均壽命線。

  皇帝在這個年紀那是掛掉的,還是非常多。

  對於一個愛惜性命的皇帝而言,生死之間有大恐懼的。皇帝想活的夠久啊。

  「聖上,您是鼎盛春秋。何談老了?」玉榮搖搖頭,說道:「人吃五穀雜糧,有些小小的病痛,這是人之常情。等聖上的病一好,聖上再瞧瞧,您啊,這是一時想差了。」

  玉榮可是知道的。

  皇帝修仙,為的什麼?就是為了長壽。

  說皇帝短命鬼?

  除非活膩歪了。

  「許是吧。」皇帝伸了手,突然握了玉榮的手。

  玉榮愣了一下,沒拒絕。

  她發現,皇帝的手少了一些力道。比起往日來,這手也是瘦了些吧。那青筋畢露了。

  再是看了皇帝的容貌。

  這時候,玉榮愰然才發現,皇帝的頭上,已經見了白髮。

  她的心頭只有一個念頭,也許皇帝真的老了?

  那麼,自個兒呢?

  要知道,玉榮比皇帝小兩歲。皇帝老了,她是不是也老了。

  不,這一個念頭才起。玉榮就是打斷了自己的想法。

  女人四十一支花。

  玉榮覺得她還是挺美的。豐華正茂。

  「聖上,不若我讓人擺了皮影戲,讓人給您唱些曲兒聽。也是解解乏。」玉榮提了話。

  皇帝病了。

  又沒睡意。這看著,也許熱鬧一下,皇帝不介意?就當是聽曲兒,那是打發時間。

  皇帝聽後,倒沒有拒絕。

  於是,玉榮就是陪著皇帝看看戲,聽聽曲。

  小日子挺不錯,也是挺悠閒。

  約是小半旬,皇帝的病情才是好一個妥當。

  這一回病了的結果,就是皇帝更愛惜小命。

  同時,朝政什麼的?

  皇帝更是大權放了。玉榮這一位臨朝聽政的皇后,貌似在集權上,那是大踏步的走了一回。

  玉榮有發現,皇帝對她似乎更容忍一些。

  一些小小的試探,皇帝看見了嗎?

  也許吧。

  可皇帝默許了。

  這為什麼?

  玉榮有些想法。可她又是遲疑著,還是沒拉開了步伐。到底她顧及了兒子老三的想法。

  正統二十五年過去,迎來了正統二十六年。

  春,四公主、五公主二人得了皇帝的賜婚。

  在這一年的秋,兩位公主大婚下嫁。

  至於五皇子司馬逸,也是這一年的秋,正式得了皇帝的冊封,冊封為楚郡王。

  楚郡王離著安郡王府很近。

  這兄弟倆住了隔壁。

  在楚郡王司馬逸的王府一切修繕一新後。

  他這側妃、庶妃們,倒是先入府了。

  至於大婚?

  這王妃自然便是在來年的春,正式的大婚,然後,嫁進皇家做兒媳婦。

  正統帝二十七年,春。

  萬壽節、千秋節,那是大加操辦,非常的熱鬧。

  安郡王府。

  楚郡王司馬逸來哥哥這兒看小侄兒。也是給嫂嫂道喜。

  安郡王妃武秀秀又懷上了。

  楚郡王司馬逸要添了小侄兒,又或是小侄女。

  「哥哥、嫂嫂真是恩愛。我那府上不缺了妻妾,瞧著我很快就會添了比哥哥嫂嫂更多的孩子。」楚郡王好是露了笑意,表示他會努力的生兒育女。

  總之,在兒女數量上,那要壓哥哥們一頭。

  武秀秀不打擾這哥倆,她是拉了兒子的小手,那去花園子玩耍。

  這是留了這哥倆一起談些事兒。

  安郡王司馬禮寫了話。

  他提筆寫道:只為道喜?一定有事情發生。

  楚郡王司馬逸見哥哥的肯定,他不瞞了話。

  他講了心裡話,說道:「朝堂內外都在議論了,太子三哥跟母后有些意見相佐。朝堂上可都要站隊了。」

  「嘖嘖。」楚郡王司馬逸樂呵呵的模樣。他的目光望著四哥,說道:「四哥不會光顧著與四嫂過小日子。真一點不過問朝堂上的事情?」

  楚郡王司馬逸在外面的形象,都是愛惜美色了。

  可他一樣聽著朝堂內外的風雲變幻。他不相信,他四哥真沒聽著風聲。

  兄弟之間,不講什麼虛套的。

  楚郡王這話講了。

  安郡王司馬禮頷首,示意這事情他知道。

  楚郡王司馬逸說道:「我聽著風聲,父皇那邊……」司馬逸指了皇宮的方向,然後輕輕擺擺手。

  那個動作很明白。

  安郡王司馬禮看懂了弟弟的意思。

  他提筆,再寫了話:母子情深,母后會安撫父皇的。三哥這一關沒難處。

  楚郡王司馬逸瞧了這話,那是眉頭一動。

  他握緊了拳頭。他說道:「母后待三哥過於寬厚。要我說,三哥就是倚仗了母后的偏坦。若不然,哪敢與父皇有衝突?」

  「哼,說什麼三哥跟母后起衝突?我一直瞧著,怕是父皇不滿意才對。」楚郡王司馬逸明明之前不想談得更深。

  可這會子,一下子還是吐了真正的心思。

  安郡王司馬禮聽了,臉上露了笑容。

  他提筆,再寫了話:儲君,國本也,豈可動搖?

  楚郡王司馬逸瞧著四哥的話,那是搖搖頭。

  他神色慎重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