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曹參見呂雉不為所動,徹底放下心來,對夏侯嬰勸道:「爭霸天下之志,怎會因些許私情而改,夏侯將軍若果真為漢王好,還請為王后和太子保留幾分體面吧,不要為了渺茫的可能,反倒叫王后和太子沒了下場。」
畢竟投降的大臣大多還能得到善待,但投降的君主卻是處境艱難的,而其中又以思念舊國、有意復國之降王為最。
經過近處的曹參、遠處的蕭何一頓分析利弊的勸說,再有漢軍士兵強烈的投降歸周之心,夏侯嬰等人最後還是同意了曹參的建議。
「投降……歸附!」四個字幾乎抽空了夏侯嬰等人的全部力量,但隱隱聽聞上頭決定的漢軍卻是一片歡喜,不用打仗了!可以回家了!
「真的是真的嗎?」
「這麼大的事,我能拿這個騙你嗎?你沒見呂誠呂將軍如今都能在軍中自由行走了,這就是個信號,錯不了!」
說話的人摸著自己的光下巴歡喜不已。
若說漢軍士卒是純粹歡喜,那從楚軍處叛逃過來的士卒就心情複雜了。
不用打仗,他們高興,可……項王不是個好性兒的,他能饒了得了他們當初的背叛嗎?
「這樣的大事,你們怎麼還是悶不吭聲的啊?」一個叛逃的楚兵得了消息,著急得在帳內團團轉,還嫌棄別人沒反應、不言語。
叛逃之事到底不光榮,就如昔日巨鹿之戰後他們欺辱秦降卒一樣,他們在漢營也是被漢兵歧視的那一撥二等兵,所以自叛逃來漢後,大家都收斂了性子,沉默低調了許多。
帳內靜默良久,有一人出言道:「如今楚軍主事的是周王姬。」
周王姬可是優待俘虜的,他們的三項注意八大紀律,不說性命問題無虞,就是連敵軍的腰包都不收的,若是沒有盤纏回家,和周軍說了,周軍還會給你路費。
這一句直指核心,一語驚醒夢中人,瞬間就叫大家不安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對啊,現在的楚軍也不叫楚軍了,那是周軍!周軍可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好隊伍啊。
「我不知道說什麼,只是,」平時一日也說不了三句話的人難得主動開了口,他撫著手中的長矛,低著頭瓮聲瓮氣的道:「如果我爹娘知道我在王姬手底下當兵,應該會很高興吧。」
都說天地君親師,可那是有大志向的人心中的排序,這世界上更多的是普通人,在他們心裡「親」是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的,他們拼死拼活、辛辛苦苦,不就是為了爹娘老子、妻兒子女能有太平日子過嗎。
三日一過,周寧便收到了漢軍的降書,她知道她的帝位差不多可以定了,但為帝者往往是步步履冰,一步不慎,便可能跌入寒潭深淵,而為女帝者更甚。
要順順噹噹的登基稱帝,她還有許多事要做。
第178章 正文完結(一)
而第一個問題就是身份問題, 為了給項羽洗刷以下犯上謀殺懷王的污點,她否認掉了懷王的身份, 可也給自己埋下了身份的隱患。
「蒯通。」
「臣在。」
「有一件事需要你跑一趟。」
……
在實力碾壓的情況下,又得漢軍士兵真心臣服配合,周寧整合接收漢軍勢力的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上郡那邊的喜也在和蕭何接洽接手關中之事。
周寧得天下已是大勢所趨,不可抵擋,原本分散在各郡縣暗中發展的情報部,暗中仍舊做著收集情報的工作, 但明面上那些原本就律法嫻熟、精明幹練的秦吏在完成某些手續後,悄無聲息的回到了縣衙工作,這讓各郡各縣的吏治都已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正軌。
於是在普通的士兵和百姓們看來,一切戰火硝煙在劉季死的那一刻戛然而止,現如今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 這叫百姓們更加認可周寧統治的同時,又不禁感嘆要是漢王早點死就好了。
普通百姓的認知的因果關係就是這麼簡單, 他們好似集體忘了秦亡之後的三年各諸侯在打什麼爭什麼,只知道漢王死了,周王姬當政了,天下就太平了, 於是項羽在秦滅後征戰的罪孽, 就這樣被劉季分擔走了大半, 不是百姓好欺健忘, 而是他們的所求太簡單,只是想要和平安穩罷了。
至於女子為帝妥不妥當的問題……聽說周王姬定下的田租極輕, 僅十五稅一, 一家人只要不懶惰, 好好伺候莊稼,這日子很快就能紅火起來,又聽說天下太平後,許多被征去當兵的人都被能遣散歸鄉!
說起來,王姬從來就不是窮兵黷武之人,入關滅秦後,王姬就曾解散了八萬五千大軍,只可惜,說到這裡,又有不少百姓忍不住咬牙切齒了,只可惜又被那野心勃勃的劉季強征了去!
滿心遷怒的百姓又給劉季添了一樁罪行,越發覺得他真是死得太晚了,全然忘記了那些又被劉季征走的士卒是因為劉季給的豐厚待遇而自願從軍的。
當然,現在劉季已經死了,過去的事都不重要,他們要往前看,前頭都是好日子呢。
然而有一個人沒辦法這樣認為,呂公聽說劉季死了,只覺得天都塌了,「前頭不是還好好的,又打下了趙國,又攻下了齊國的,怎麼突然就……」
呂二嫂不懂他在害怕什麼,顧自勸解道:「大哥和釋之都好好的,二妹也好好的,等以後小、不對,等以後周王姬做了女皇,咱們呂家只會更好。」
反正她是高興的,劉季死了,她再也不用擔心她家祿兒會因劉姓人而早夭了。
畢竟投降的大臣大多還能得到善待,但投降的君主卻是處境艱難的,而其中又以思念舊國、有意復國之降王為最。
經過近處的曹參、遠處的蕭何一頓分析利弊的勸說,再有漢軍士兵強烈的投降歸周之心,夏侯嬰等人最後還是同意了曹參的建議。
「投降……歸附!」四個字幾乎抽空了夏侯嬰等人的全部力量,但隱隱聽聞上頭決定的漢軍卻是一片歡喜,不用打仗了!可以回家了!
「真的是真的嗎?」
「這麼大的事,我能拿這個騙你嗎?你沒見呂誠呂將軍如今都能在軍中自由行走了,這就是個信號,錯不了!」
說話的人摸著自己的光下巴歡喜不已。
若說漢軍士卒是純粹歡喜,那從楚軍處叛逃過來的士卒就心情複雜了。
不用打仗,他們高興,可……項王不是個好性兒的,他能饒了得了他們當初的背叛嗎?
「這樣的大事,你們怎麼還是悶不吭聲的啊?」一個叛逃的楚兵得了消息,著急得在帳內團團轉,還嫌棄別人沒反應、不言語。
叛逃之事到底不光榮,就如昔日巨鹿之戰後他們欺辱秦降卒一樣,他們在漢營也是被漢兵歧視的那一撥二等兵,所以自叛逃來漢後,大家都收斂了性子,沉默低調了許多。
帳內靜默良久,有一人出言道:「如今楚軍主事的是周王姬。」
周王姬可是優待俘虜的,他們的三項注意八大紀律,不說性命問題無虞,就是連敵軍的腰包都不收的,若是沒有盤纏回家,和周軍說了,周軍還會給你路費。
這一句直指核心,一語驚醒夢中人,瞬間就叫大家不安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對啊,現在的楚軍也不叫楚軍了,那是周軍!周軍可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好隊伍啊。
「我不知道說什麼,只是,」平時一日也說不了三句話的人難得主動開了口,他撫著手中的長矛,低著頭瓮聲瓮氣的道:「如果我爹娘知道我在王姬手底下當兵,應該會很高興吧。」
都說天地君親師,可那是有大志向的人心中的排序,這世界上更多的是普通人,在他們心裡「親」是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的,他們拼死拼活、辛辛苦苦,不就是為了爹娘老子、妻兒子女能有太平日子過嗎。
三日一過,周寧便收到了漢軍的降書,她知道她的帝位差不多可以定了,但為帝者往往是步步履冰,一步不慎,便可能跌入寒潭深淵,而為女帝者更甚。
要順順噹噹的登基稱帝,她還有許多事要做。
第178章 正文完結(一)
而第一個問題就是身份問題, 為了給項羽洗刷以下犯上謀殺懷王的污點,她否認掉了懷王的身份, 可也給自己埋下了身份的隱患。
「蒯通。」
「臣在。」
「有一件事需要你跑一趟。」
……
在實力碾壓的情況下,又得漢軍士兵真心臣服配合,周寧整合接收漢軍勢力的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上郡那邊的喜也在和蕭何接洽接手關中之事。
周寧得天下已是大勢所趨,不可抵擋,原本分散在各郡縣暗中發展的情報部,暗中仍舊做著收集情報的工作, 但明面上那些原本就律法嫻熟、精明幹練的秦吏在完成某些手續後,悄無聲息的回到了縣衙工作,這讓各郡各縣的吏治都已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正軌。
於是在普通的士兵和百姓們看來,一切戰火硝煙在劉季死的那一刻戛然而止,現如今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 這叫百姓們更加認可周寧統治的同時,又不禁感嘆要是漢王早點死就好了。
普通百姓的認知的因果關係就是這麼簡單, 他們好似集體忘了秦亡之後的三年各諸侯在打什麼爭什麼,只知道漢王死了,周王姬當政了,天下就太平了, 於是項羽在秦滅後征戰的罪孽, 就這樣被劉季分擔走了大半, 不是百姓好欺健忘, 而是他們的所求太簡單,只是想要和平安穩罷了。
至於女子為帝妥不妥當的問題……聽說周王姬定下的田租極輕, 僅十五稅一, 一家人只要不懶惰, 好好伺候莊稼,這日子很快就能紅火起來,又聽說天下太平後,許多被征去當兵的人都被能遣散歸鄉!
說起來,王姬從來就不是窮兵黷武之人,入關滅秦後,王姬就曾解散了八萬五千大軍,只可惜,說到這裡,又有不少百姓忍不住咬牙切齒了,只可惜又被那野心勃勃的劉季強征了去!
滿心遷怒的百姓又給劉季添了一樁罪行,越發覺得他真是死得太晚了,全然忘記了那些又被劉季征走的士卒是因為劉季給的豐厚待遇而自願從軍的。
當然,現在劉季已經死了,過去的事都不重要,他們要往前看,前頭都是好日子呢。
然而有一個人沒辦法這樣認為,呂公聽說劉季死了,只覺得天都塌了,「前頭不是還好好的,又打下了趙國,又攻下了齊國的,怎麼突然就……」
呂二嫂不懂他在害怕什麼,顧自勸解道:「大哥和釋之都好好的,二妹也好好的,等以後小、不對,等以後周王姬做了女皇,咱們呂家只會更好。」
反正她是高興的,劉季死了,她再也不用擔心她家祿兒會因劉姓人而早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