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她思緒混亂,說出的話上句不接下句:「所以不關我的事!我得好好活著,我只差二錢了,我馬上就可以離開這裡了。出去身無分文也不要緊,死在外邊總比死在這裡強!我不想留在這裡,我沒你那麼好命,我沒有人來贖,我只能自己救自己。這麼多年來,我連自己都救不了,我自然也不用管別人對不對?」
喜女說到這裡,認同了自己的觀點,猛地點了點頭,上一秒才露出一個解脫笑臉,下一秒又突然哭喊著:「對啊!我為何要去救人?這些年誰又來救過我?他們明知道青樓里苦命的人多,可又有誰憐惜我們?想著這地方不該留啊!他們誰來救我了,我又能管誰啊!」
她一邊說,一邊蜷縮著身體,像是在安慰自己一般,「我就差二錢了,就差二錢了……」
「你這是怎麼了?客人打你了?」
葉女見她情緒激動,像是受了驚嚇的兔子,心生不忍,很快明白過來她的二錢在指什麼。
了解喜女的痛楚,葉女痛快地轉過身,打開木盒子,拿出了一把錢塞進了喜女的懷中。喜女愣了一下,似乎無法承受手上的重量,直接身子一軟往後倒去。
她坐在葉女的門前,失魂落魄地說:「我該怎麼辦啊……」她囔囔著,無助的將佐官的話全部說了出去。
葉女和阿菊聽到這裡臉色驟變。來不及多想,葉女拉著喜女的手臂,問:「他什麼時候派人去的?」
「似乎是剛走。」
葉女算了一下時間,連忙道:「阿菊,向滕夫人去找王刺史了,你趕緊去找他們,把這事告訴給他們。」
「喜女,我記得你老家在下州?」
喜女點了點頭。
葉女又問:「那你知不知道什麼近路?」
喜女還真的知道。
葉女聽完立刻穿上披風,因為不信任其他人,這件事她們沒敢聲張。之後三人分開行動,喜女躲在了葉女的床下,葉女跑去了下州,阿菊去了刺史府上。
其實跑出去救人的時候,葉女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寧修救了她與阿菊,於她與阿菊而言,寧修是一生中難得遇見的轉機。而將心比心,她雖是不是極為善良的人,但也不能冷眼瞧著如此多的人死在陷害好官的路上。
她想,既然寧修給了她和阿菊一個機會,那她也可以成為其他人的機會。
老實說,夜裡的路很黑,可穿過林間小路的葉女在此刻卻沒有什麼害怕的情緒。
許是心中的勇氣驅走了黑暗帶來的壓力。葉女來到下州,挨家挨戶地拍打著窗戶,告訴村民無論發生何事都別出來。她知道有些事不能直說,就找了個藉口,說見下州貧苦,東州刺史心中不忍,給他們帶了一些吃穿之物,很快就要到了。
人性貪婪,有了利益在前方牽扯,許是能拖延一陣子。而怕會碰上佐官派來的人,怕村民暴露自己的位置,葉女說完便走了,並沒有一直留在村中。
她來去匆忙,只覺得一來一回累到乏力,也清楚她從未有跑得如此快的時候。
她往回走著,回到樓中時阿菊她們還沒有回來。她疑惑地彎下腰,正欲叫聲喜女,隨後卻瞧見一把刀橫了過來,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夜裡,葉女沒等到刺史過來,先是聽到城裡有人在喊發大水了。
下州之上,河道防線被人毀掉。
正逢今夜大雨,加重了下州的災情。
坐在喜女的房中,佐官李尹面色如常,眼神清明,並無一點醉意,平靜地接過一旁隨從遞來的清水,聽著對方奉承的聲音。
「我們的人確實帶出了幾個百姓,而那些百姓也見到了葉女。」
佐官李尹聞言點了點頭,隨從不免好奇,問道:「可主子怎會猜到喜女會把這件事告訴葉女?」
李尹笑道:「她只能告訴葉女。」
李尹狡詐,「我在入樓起初便發現了,喜女唯利是圖,卻又膽小如鼠。她瞧著蠻橫,其實心腸不硬。此事告訴喜女,出生在下州的她必然會上心,但她沒有主見,遇事不知該如何決斷,故而會去尋找一個能幫她做主替她決定的人。而這個人不會是幫著向滕夫人壓迫她們的龜公,也不會是樓里那些嬌弱的小女子,只有性子潑辣正直的葉女合適。」
「而這事葉女來做也適合。畢竟喜女與我有關,若是讓喜女去,事後少不得有人提我兩句。若去的人是葉女,一來她與喜女關係不睦,與我沒有半點干係,二來她又是向滕身邊的紅人,向藤又與王猛議過親,三人之間自然是牽扯不清。」
隨從卻有些擔憂:「可此局也有不好之處。」
李尹膽大,「是,這事有紕漏。可是憤怒的百姓、遙遠的朝廷、下來核查的官員、官員到來所用的時日,足以讓我們找到很多個漂亮的藉口。到時只要遞上奏摺,不讓王猛活著上京,怎麼說就都是我們的事了。」
「可那些百姓會信嗎?」
「百姓都是聽熱鬧的人。聽熱鬧的人其實並不在意真相如何,他們只是在找樂子。而熱鬧聽多了,就成真的了。」李尹說到這裡站了起來,趾高氣揚道:「行了,我們也該走了,往前的富貴路還長著,一步步來吧。」
隨從應了一聲。等到李尹離去,李尹留在樓里的人將其他人控制住。被按在房中的葉女望著被人殺了的喜女面上血色全無。
喜女說到這裡,認同了自己的觀點,猛地點了點頭,上一秒才露出一個解脫笑臉,下一秒又突然哭喊著:「對啊!我為何要去救人?這些年誰又來救過我?他們明知道青樓里苦命的人多,可又有誰憐惜我們?想著這地方不該留啊!他們誰來救我了,我又能管誰啊!」
她一邊說,一邊蜷縮著身體,像是在安慰自己一般,「我就差二錢了,就差二錢了……」
「你這是怎麼了?客人打你了?」
葉女見她情緒激動,像是受了驚嚇的兔子,心生不忍,很快明白過來她的二錢在指什麼。
了解喜女的痛楚,葉女痛快地轉過身,打開木盒子,拿出了一把錢塞進了喜女的懷中。喜女愣了一下,似乎無法承受手上的重量,直接身子一軟往後倒去。
她坐在葉女的門前,失魂落魄地說:「我該怎麼辦啊……」她囔囔著,無助的將佐官的話全部說了出去。
葉女和阿菊聽到這裡臉色驟變。來不及多想,葉女拉著喜女的手臂,問:「他什麼時候派人去的?」
「似乎是剛走。」
葉女算了一下時間,連忙道:「阿菊,向滕夫人去找王刺史了,你趕緊去找他們,把這事告訴給他們。」
「喜女,我記得你老家在下州?」
喜女點了點頭。
葉女又問:「那你知不知道什麼近路?」
喜女還真的知道。
葉女聽完立刻穿上披風,因為不信任其他人,這件事她們沒敢聲張。之後三人分開行動,喜女躲在了葉女的床下,葉女跑去了下州,阿菊去了刺史府上。
其實跑出去救人的時候,葉女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寧修救了她與阿菊,於她與阿菊而言,寧修是一生中難得遇見的轉機。而將心比心,她雖是不是極為善良的人,但也不能冷眼瞧著如此多的人死在陷害好官的路上。
她想,既然寧修給了她和阿菊一個機會,那她也可以成為其他人的機會。
老實說,夜裡的路很黑,可穿過林間小路的葉女在此刻卻沒有什麼害怕的情緒。
許是心中的勇氣驅走了黑暗帶來的壓力。葉女來到下州,挨家挨戶地拍打著窗戶,告訴村民無論發生何事都別出來。她知道有些事不能直說,就找了個藉口,說見下州貧苦,東州刺史心中不忍,給他們帶了一些吃穿之物,很快就要到了。
人性貪婪,有了利益在前方牽扯,許是能拖延一陣子。而怕會碰上佐官派來的人,怕村民暴露自己的位置,葉女說完便走了,並沒有一直留在村中。
她來去匆忙,只覺得一來一回累到乏力,也清楚她從未有跑得如此快的時候。
她往回走著,回到樓中時阿菊她們還沒有回來。她疑惑地彎下腰,正欲叫聲喜女,隨後卻瞧見一把刀橫了過來,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夜裡,葉女沒等到刺史過來,先是聽到城裡有人在喊發大水了。
下州之上,河道防線被人毀掉。
正逢今夜大雨,加重了下州的災情。
坐在喜女的房中,佐官李尹面色如常,眼神清明,並無一點醉意,平靜地接過一旁隨從遞來的清水,聽著對方奉承的聲音。
「我們的人確實帶出了幾個百姓,而那些百姓也見到了葉女。」
佐官李尹聞言點了點頭,隨從不免好奇,問道:「可主子怎會猜到喜女會把這件事告訴葉女?」
李尹笑道:「她只能告訴葉女。」
李尹狡詐,「我在入樓起初便發現了,喜女唯利是圖,卻又膽小如鼠。她瞧著蠻橫,其實心腸不硬。此事告訴喜女,出生在下州的她必然會上心,但她沒有主見,遇事不知該如何決斷,故而會去尋找一個能幫她做主替她決定的人。而這個人不會是幫著向滕夫人壓迫她們的龜公,也不會是樓里那些嬌弱的小女子,只有性子潑辣正直的葉女合適。」
「而這事葉女來做也適合。畢竟喜女與我有關,若是讓喜女去,事後少不得有人提我兩句。若去的人是葉女,一來她與喜女關係不睦,與我沒有半點干係,二來她又是向滕身邊的紅人,向藤又與王猛議過親,三人之間自然是牽扯不清。」
隨從卻有些擔憂:「可此局也有不好之處。」
李尹膽大,「是,這事有紕漏。可是憤怒的百姓、遙遠的朝廷、下來核查的官員、官員到來所用的時日,足以讓我們找到很多個漂亮的藉口。到時只要遞上奏摺,不讓王猛活著上京,怎麼說就都是我們的事了。」
「可那些百姓會信嗎?」
「百姓都是聽熱鬧的人。聽熱鬧的人其實並不在意真相如何,他們只是在找樂子。而熱鬧聽多了,就成真的了。」李尹說到這裡站了起來,趾高氣揚道:「行了,我們也該走了,往前的富貴路還長著,一步步來吧。」
隨從應了一聲。等到李尹離去,李尹留在樓里的人將其他人控制住。被按在房中的葉女望著被人殺了的喜女面上血色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