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要一來,就被以『聚眾鬧事』的帽子給抓去改造,這些紅袖章去省里鬧□□鬧,愣是丁點兒水花都沒泛起來,最後這些紅袖章也學聰明了,搞不過你們,那我們還躲不過你們嗎?全國的地盤那麼大,我們非得在臨海市搞?

  當臨海市周邊的十六縣都劃入臨海市的消息傳開時,那十六縣內的紅袖章都是連夜撤離的,絲毫亂都沒給臨海市教育局添。

  教育預算科的韓科長把葉知秋的要求悉數記了下來,還將本子上記得那個『工農兵大學』特地圈了個圈。

  -------------------------------------

  葉知秋攢的這次會議把亟待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個遍,不僅將財政局下的各大科室爭執的預算問題給解決了,還給了正大食品廠等企業足夠的壓力。

  攢完這個會議之後,葉知秋又去攢了建設工農兵大學的會議,將她跑動跑西召集來的那些人才聚集在一塊兒,將工農兵大學建系的問題給落實下來。

  從姑蘇學院挖來的食品專業的人才不少,就由高玉教授牽頭成立工農兵大學的食品系,以正大食品廠、奶糖廠、海產品廠為實習實訓基地,將工農兵大學的食品系給辦起來,一邊培養研究型人才,一邊培養高級工程師。

  從首都醫科大學、京城藥學院、金陵藥學院以及衛健委挖來的醫學專家也不少,就由臨海市中心醫院院長胡濱牽頭成立工農兵大學醫學系,以臨海市中心醫院為實習實訓基地,將工農兵大學的醫藥學系辦起來,為醫學發展培育人才,也為臨海市內各區輸送高水平醫療人員。

  還有從贛南學院挖來的紡織人才,也可以立足於潁上區新建的蠶桑棉基地建立紡織印染系,為紡織業培養人才,輸送精英。

  ……

  至於工農兵大學的第一批學生,就從各大廠子裡的優秀職工中選取。因為這些職工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工農兵大學的四年制學制中,前兩年都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基礎課與通識基礎課,兩年後,所有學生面臨分流,一部分學生已經成為了掌握專業技能的工程師,可以服務社會了,就被輸送往社會工作崗位上去,一部分學生留下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為科學研究繼續奉獻。

  葉知秋會時不時地去各個院系走一走,同那邊的專家學者交流交流,將自己『簽到』所得的技術透露一些出去,給這些行業的發展添加了一些『催熟劑』。

  這一年,臨海市各區的發展都按下了加速鍵,全市的脫貧攻堅戰通通打響,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些縣城因為土地貧瘠而連年貧困,老百姓都生活在饑寒交迫的溫飽線上,政府就在這些地方建設工廠,培養當地的青年進入工廠工作,將農業種植用地變更為工業用地,這些貧瘠的土地上負責輸出工業產能,而那些土地肥沃的土地上輸出的農業產能也會被調來供給這邊的老百姓。

  這是太忙了,忙到葉知秋都沒時間同林國棟作了,夫妻倆晚上回去後就累得不行,就在葉知秋快將臨海市中心醫院還有一個後勤預備處的時候,後勤預備處的那些醫院職工家屬突然給她送來了好消息。

  經過歷時十九個月全年無休的公關工作,研究人員順利攻克避震技術,經過改造過的避震技術安裝在長青市造的救護車上,抗震防顛簸的功效比意呆利生產的救護車還要好。

  更讓葉知秋驚喜的時候,醫院後勤預備處那些專家們研究出來的這種避震技術還可以運用在普通的車上,裝在三輪車和『四不像』上,這類農機在運送蔬菜的過程中造成的損耗都被降低了百分之八十。

  葉知秋將醫院後勤預備處的這些專家們的工級全部上調了三個級,然後就著急忙慌地成立了工農兵大學機械系,將醫院後勤預備處的這些專家單獨拎出來,讓這些專家們認真搞研究,主要負責突破發動機技術、農機改造與創新技術等。

  另外一邊,受到驚嚇的市政也開始配合發力,在當初規劃為重工業基地的白水區內開始建設汽車廠,林國棟還將汽車廠建設申請提交到了東山省省委。

  在建廠理由一欄中,林國棟相當自信地寫道:已掌握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避震技術,大大提高了救護車的抗震防顛簸性能,使的救護車更能滿足急救需求。

  東山省的省委一看,這汽車廠是生產急救車的啊,那沒什麼關係,批就批了。

  批覆文件返回臨海市時,東山省省委的領導還在吐槽林國棟,「一個造救護車的廠子,叫啥汽車廠,叫救護車廠不好嗎?就喜歡把攤子給搞大……」

  殊不知,臨海市要建的就是汽車廠,不止要造救護車,農用機車要造,轎車也要造!

  這麼好的避震技術,放到轎車裡不香嗎?

  能坐舒舒服服的轎車,為什麼要想不開去坐那把人顛得好似抽風的車?

  第77章 交易

  臨海市新創辦的汽車廠名叫『大元』, 取自元朝征伐四方的寓意。

  東山省領導審批『大元汽車廠』的時候,壓根沒想到臨海市的攤子會鋪的那麼大,可當這份已經審批好的材料報送首都時,首都那邊的人關注到了。

  「這臨海市要建汽車廠?難道是打算從輕工業轉型向重工業了?可是國內最好的汽車廠在東北, 他們怎麼競爭得過長青一汽、長青二汽、長青三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