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洵被那一巴掌扇得有些發蒙了, 挨了那麼一記, 不由得後退好幾步,眼前一個勁地冒著星子,耳朵嗡嗡發鳴。

  面對這個曾經自己救下來的宋將軍的遺孤, 房相如見了他挨打之後的狼狽模樣, 面上卻無一絲一毫的愧疚之色。

  獵獵風起,將宰相朝服的兩袖振得如蝶似的展揚著,他低眉而視, 周身散發著一種極大的壓迫,仿佛下一刻立即便要風起雲湧。

  宋洵搖搖晃晃地站直,扯過唇角一笑,一絲血跡小蛇似的蜿蜒而下,「四年來,您從未打我……如今為了長公主……」

  「你若再亂語我還打你!」宰相猛地抬袖一指直接打斷他的話,雙目怒瞪著,發出警告。

  房相如一向性情疏淡,喜怒不形於色,今日這番模樣實在與平日大為反常,可他也顧不了那麼多,只覺得怒火中燒蔓延至胸膛,無法自已,只恨不能再掌摑過去。

  「我當日在劍下救下你不是為了讓你學會說這些渾話!你父親,宋將軍在天之靈見你如此,定不會安息!」 房相如拂然振袖,狠聲痛斥。

  宋洵苦苦一笑,悲傷地自嘲道, 「安息 義父憑什麼說父親會安息?他見我認賊作父,怎能安息?」

  房相如心中狠狠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逆子!你說什麼!」

  宋洵頓時臉色煞白,見今日已撕破面子到如此地步,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他痛心厲聲道,「我說你不如不救我!與其讓我活在被矇騙之中,我不如在洛陽之變中死去!你騙了我四年!」

  說著,宋洵狠狠拿出一卷書簡摔在地上,道,「是你告訴我,父親當年是投靠逆王隱太子陷害先帝,最後拒不投降而死!這都是假的!隱太子本該是繼承大統之人,先帝弒兄篡位,我父親不過是忠心護主才死於刀劍之下!」

  「居然寫著華朝紀功,義父居長孫之上……洛陽之變的首謀便有你!更是你!當年受詔監重修國史,為先帝正名,說什麼安社稷,平天下,得國正……你們分明平的是自己的帝王之路!你們才是亂臣賊子——」

  這些話簡直是晴天霹靂一般在宰相耳畔驟然作響,往事如雲煙似的湧入腦海。

  他自年少之時追隨先帝,從門客始起直至位極人臣,與尚書門下同掌朝政,為王朝先帝竭盡全力,只為了實現最初心中的那一份期盼。

  當年,他看出隱太子並非合適的繼承大統的任選後,又知道了先帝宏偉的抱負,這才沉智籌謀,與其他幾位要臣共同策劃了這場洛陽驚變,截殺隱太子,助陛下奪得皇位。

  宋將軍的死,甚至漱鳶身上的留下的箭傷,或多或少,都與他當日的獻策有些聯繫。

  宋洵說的沒有錯,他沒有告訴他真相,因為他不希望下一代繼續繼承上一輩的仇恨,他希望宋將軍的遺孤能夠有一個平安的人生。

  可不曾想過,會在今朝,他與自己的義子恩斷義絕。

  房相如從一開始就知道,帝王之路必定充滿鮮血,可他不介意,自登上相位之後,看到一片太平盛世,他知道他沒有做錯,也沒有選擇錯。

  房相如微微怔了片刻,隨後眼皮一跳,頷首冷笑,毫無感情道,「春秋大業,帝王將相,無非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隱太子夕宴宣華,鳳舞鶯歌,翠輿雕輦,奢靡至極,更私下豢養外室女!如此之人,怎可為天下之主! 」

  「至於你父親,」房相如拂袖負手而立,挑了挑眉,「先帝惜才,本想將其收為己用,可惜他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冥頑不靈,自行其是,不肯順應天道,先帝迫不得已之下才將他賜死!我昔日為宋將軍友,為他留下唯一香火,也就是你。可你居然如此朱紫難別,不識時務!他又怎願看到你如此之舉!」

  宋洵始料未及,腦子裡一片空白,被房相如駁斥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口氣哽在喉中上不去也下不來,滿目複雜,又是怨恨又是悲戚。

  「我恨你!可我知道你是宰相,位高權重,我無力與你對抗……所以,我只能奪走你愛的人!讓你也嘗嘗背叛的滋味——」

  話音剛落,宋洵只覺得衣領一緊,只見房相如伸手一把抓提起他的交領,凝目深沉道,「你想自立門戶,想攀附國公,我不攔你!可你若執意尚長公主,就算我死了——也不會應允!」

  為了那些過往,為了女人,宰相和他的義子之間,那些養育之恩,教導之情,在今日都盡數化作烏有了。

  宋洵看著宰相,不說話,忽然道,「先帝已去,這已經不是你的朝代。陛下如若下旨,你又能奈我何。」

  房相如聽後心裡猛地沉了下去,忽然,他揚唇陰冷一笑,狠狠提著宋洵的衣領拉近,低聲一字一句道,「可是長公主,是我的人。」

  他說完,慢慢鬆開宋洵,幾乎失去理智地笑著看著宋洵滿目慘澹的神色,嘲弄一笑,道,「你得不到她。」

  ————————

  漱鳶前些日子總覺得七上八下的,於是這日起身去宮外的大慈恩寺燒香祈福。一來是希望房相如事事順遂,仕途平坦,二來,則是希望二人姻緣早日得正果,如若不可,平安相伴此生,也算知足。

  金佛高坐在大殿之上,千重萬帳地紗幕半遮半掩地它的金身,慈悲地垂眸看著青墊上合十祈禱的長公主。

  默念佛經祝禱後,漱鳶三拜下去,又差遣跟在身邊的啞巴內侍將備好的捐銀送給方丈,以作誠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