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話還未說完,她就閉上了眼睛,再無聲息。
北顧一直戴在手腕上的那串黑色流珠毫無預兆地斷了,珠子散落一地。他看著那些滾動的珠子,突然想起去年的十月初五,南望從絕雁城千里迢迢地來找他,一曲《廣陵散》後,她笑著問他可是有思念的人。
那晚月色並不好,可她的笑卻宛如明月。
今夜不說月色,天都黑得像要壓下來一般。
厚重的烏雲後傳來雷的悶響,悶響過後突然炸開,似凶獸的嘶吼。閃電緊接著劈開雲層,如張牙舞爪的九頭玄龍。
大雨傾盆而下,和南望做過的那個夢一樣,可她卻看不到。
北顧緩緩站起身,「還記得池楚遙問我,可曾想過自己登上皇位,我說我的心思從不在這上頭。」
他回頭看了一眼大驚失色的池珩,「如今卻不得不在這上頭。」
「而今夜,是個好時候。」
休、生、傷、杜、景、死、驚、開。變化無端,抵精兵十萬。
四年前北顧是如何摧毀西淵的城池和鐵甲,今日便如何重演。只是他記憶中殘存的北溟璇璣玲瓏局卻不再用,反倒拿出了清徽觀藏得最深的本事。
焰離趕到時,只見戰場的地上鋪滿了穿著鎧甲的屍體,血流成河,看起來很是瘮人。而北顧就坐在這中央,碧落環佩擱在腿上,滲血的手指還在斷斷續續彈著那曲《廣陵散》。
方圓百里之內一片死寂,這樣的北顧,倒像個有著執念的亡魂。
焰離前些日子閒來無事在府中替北顧算卦玩,失手將銅錢散落在地,其中一枚竟生生碎成兩半。他放心不下,連夜趕來,迎他的便是眼前這番景象。
北顧的指尖早已血肉模糊,他卻像感覺不到疼。鮮血滴在琴身的梅花斷紋上,看上去很是刺眼。
焰離猶豫一番,輕聲道:「奇門遁甲無往不利,卻也自傷。你哪怕等一等,援軍就來了。」
北顧竟也理會,「北溟的信任得來不易。我本打算控制住北溟與西淵的聯軍,等援軍來了以後,再將他們收服,如此便可得人心。若我成了,她也不必再被王座上的人肆意利用……可是太晚了。況且,等與不等都要傷這麼一回,不如來個徹底。」
北顧想起他們撤回營後無措跪下的君遷。而他只能像只會說「你救救她」這幾個字一般不斷重複著,最後泣不成聲。
君遷那句幾乎聽不見的「怕是難了」,他不願去想。
他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我輸了。」
「誰說你輸了?你又打敗了那麼多人,東源上下不擁你為王都說不過去。」焰離寬慰道,發紅的眼睛卻看向別處,也不管北顧究竟有沒有注意他。
「沒意思。倒不如隨她去。」北顧垂眼看著自己的手。
「那你去。」焰離忍著心痛如此道,「葉蕭懿昏庸無能,敵國餘孽未清,你若走了,誰來守下她的萬里江山?」
「噔」的一聲脆響,碧落環佩琴弦乍斷。焰離一驚,以為北顧真的自盡了,卻見他費力地站起身,曾經如松竹般挺拔的身姿此時變得搖搖欲墜。
焰離趕緊跨過成堆的廢鐵去扶他,就聽見他道:「回去吧。」
極微弱的聲音,才剛說出口就被塞北的風撕得支離破碎。
第69章
雖然才是秋末,可從高處看向凌蒼城,它卻像被冬雪覆蓋一般,再細看,原是滿城素縞。
北顧和焰離穿過這片「雪」和街巷間的慟哭,徑直來到皇宮。
玄極殿中,葉蕭懿竟也穿著一身喪服,手中的酒杯里隱隱飄出熟悉的桂花釀的氣味。
葉蕭懿抬眼見是他們,笑得從容,「來了。」
北顧也不多話,歸雲劍迅速出鞘,刺向葉蕭懿的喉嚨,卻在即將致命時被焰離攔下。
「他罪不至死。」焰離輕聲提醒,「更何況你現在這樣……不能再造業。」
北顧拿劍的手微微顫著,聲音像是在極力克制著什麼,「你為什麼要讓她去邊境?」
深紅的血緩緩蔓延到劍刃上,葉蕭懿卻不慌不忙又喝了一口酒,「讓她去邊境的不是我,是你。」
北顧怔住了。葉蕭懿的血滴到潔白的衣襟上,紅得刺目。
葉蕭懿低頭看了看那片血跡,想起了從前的南望。記憶中,一襲紅衣的少女背對著他,道:「我平定了江山,治國之任你可得擔好了。」語氣中隱隱含笑,透著一份無畏與灑脫。
「她為了平定江山做了所有她能做的,我卻未能治好這個國,這是我此生遺憾。但我又覺得,能在這茫茫塵世中遇見她,此生倒是不該有遺憾了。」葉蕭懿自顧自說著,似乎並未感覺到疼。
北顧像是有所觸動,原本死盯著葉蕭懿的眼神忽然放空。而後他一聲嘆息,收起了劍。
隔日,北溟的降書就送到了凌蒼城。葉蕭懿卻在接到降書後稱病退位,要將皇位禪給北顧。北顧也不推脫,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年號為靖寧。
北顧登基那日,是自己一個人踏上玄極殿的階梯。他一襲黑袍,金線繡成的九龍在日光下神氣活現,腰間佩著的香囊里裝著二十八顆流珠和三顆銀墜子,在碰撞間發出細微的響聲。
身後有大臣輕聲道:「國君登基,後位無人,終是不成體統。」
北顧聞言回頭,冰冷的眼神嚇得滿殿的臣子跪了一地。他也懶得處罰方才說話的人,只道:「孤的皇后是葉南望。」
北顧一直戴在手腕上的那串黑色流珠毫無預兆地斷了,珠子散落一地。他看著那些滾動的珠子,突然想起去年的十月初五,南望從絕雁城千里迢迢地來找他,一曲《廣陵散》後,她笑著問他可是有思念的人。
那晚月色並不好,可她的笑卻宛如明月。
今夜不說月色,天都黑得像要壓下來一般。
厚重的烏雲後傳來雷的悶響,悶響過後突然炸開,似凶獸的嘶吼。閃電緊接著劈開雲層,如張牙舞爪的九頭玄龍。
大雨傾盆而下,和南望做過的那個夢一樣,可她卻看不到。
北顧緩緩站起身,「還記得池楚遙問我,可曾想過自己登上皇位,我說我的心思從不在這上頭。」
他回頭看了一眼大驚失色的池珩,「如今卻不得不在這上頭。」
「而今夜,是個好時候。」
休、生、傷、杜、景、死、驚、開。變化無端,抵精兵十萬。
四年前北顧是如何摧毀西淵的城池和鐵甲,今日便如何重演。只是他記憶中殘存的北溟璇璣玲瓏局卻不再用,反倒拿出了清徽觀藏得最深的本事。
焰離趕到時,只見戰場的地上鋪滿了穿著鎧甲的屍體,血流成河,看起來很是瘮人。而北顧就坐在這中央,碧落環佩擱在腿上,滲血的手指還在斷斷續續彈著那曲《廣陵散》。
方圓百里之內一片死寂,這樣的北顧,倒像個有著執念的亡魂。
焰離前些日子閒來無事在府中替北顧算卦玩,失手將銅錢散落在地,其中一枚竟生生碎成兩半。他放心不下,連夜趕來,迎他的便是眼前這番景象。
北顧的指尖早已血肉模糊,他卻像感覺不到疼。鮮血滴在琴身的梅花斷紋上,看上去很是刺眼。
焰離猶豫一番,輕聲道:「奇門遁甲無往不利,卻也自傷。你哪怕等一等,援軍就來了。」
北顧竟也理會,「北溟的信任得來不易。我本打算控制住北溟與西淵的聯軍,等援軍來了以後,再將他們收服,如此便可得人心。若我成了,她也不必再被王座上的人肆意利用……可是太晚了。況且,等與不等都要傷這麼一回,不如來個徹底。」
北顧想起他們撤回營後無措跪下的君遷。而他只能像只會說「你救救她」這幾個字一般不斷重複著,最後泣不成聲。
君遷那句幾乎聽不見的「怕是難了」,他不願去想。
他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我輸了。」
「誰說你輸了?你又打敗了那麼多人,東源上下不擁你為王都說不過去。」焰離寬慰道,發紅的眼睛卻看向別處,也不管北顧究竟有沒有注意他。
「沒意思。倒不如隨她去。」北顧垂眼看著自己的手。
「那你去。」焰離忍著心痛如此道,「葉蕭懿昏庸無能,敵國餘孽未清,你若走了,誰來守下她的萬里江山?」
「噔」的一聲脆響,碧落環佩琴弦乍斷。焰離一驚,以為北顧真的自盡了,卻見他費力地站起身,曾經如松竹般挺拔的身姿此時變得搖搖欲墜。
焰離趕緊跨過成堆的廢鐵去扶他,就聽見他道:「回去吧。」
極微弱的聲音,才剛說出口就被塞北的風撕得支離破碎。
第69章
雖然才是秋末,可從高處看向凌蒼城,它卻像被冬雪覆蓋一般,再細看,原是滿城素縞。
北顧和焰離穿過這片「雪」和街巷間的慟哭,徑直來到皇宮。
玄極殿中,葉蕭懿竟也穿著一身喪服,手中的酒杯里隱隱飄出熟悉的桂花釀的氣味。
葉蕭懿抬眼見是他們,笑得從容,「來了。」
北顧也不多話,歸雲劍迅速出鞘,刺向葉蕭懿的喉嚨,卻在即將致命時被焰離攔下。
「他罪不至死。」焰離輕聲提醒,「更何況你現在這樣……不能再造業。」
北顧拿劍的手微微顫著,聲音像是在極力克制著什麼,「你為什麼要讓她去邊境?」
深紅的血緩緩蔓延到劍刃上,葉蕭懿卻不慌不忙又喝了一口酒,「讓她去邊境的不是我,是你。」
北顧怔住了。葉蕭懿的血滴到潔白的衣襟上,紅得刺目。
葉蕭懿低頭看了看那片血跡,想起了從前的南望。記憶中,一襲紅衣的少女背對著他,道:「我平定了江山,治國之任你可得擔好了。」語氣中隱隱含笑,透著一份無畏與灑脫。
「她為了平定江山做了所有她能做的,我卻未能治好這個國,這是我此生遺憾。但我又覺得,能在這茫茫塵世中遇見她,此生倒是不該有遺憾了。」葉蕭懿自顧自說著,似乎並未感覺到疼。
北顧像是有所觸動,原本死盯著葉蕭懿的眼神忽然放空。而後他一聲嘆息,收起了劍。
隔日,北溟的降書就送到了凌蒼城。葉蕭懿卻在接到降書後稱病退位,要將皇位禪給北顧。北顧也不推脫,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年號為靖寧。
北顧登基那日,是自己一個人踏上玄極殿的階梯。他一襲黑袍,金線繡成的九龍在日光下神氣活現,腰間佩著的香囊里裝著二十八顆流珠和三顆銀墜子,在碰撞間發出細微的響聲。
身後有大臣輕聲道:「國君登基,後位無人,終是不成體統。」
北顧聞言回頭,冰冷的眼神嚇得滿殿的臣子跪了一地。他也懶得處罰方才說話的人,只道:「孤的皇后是葉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