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姜二姑娘,你回京城罷。 」
似乎是這一頓午膳的時間, 讓他的頭腦終於清明。言語之間,又恢復成素日裡冷麵無情的太子殿下。
好像方才的溫存全然不作數。
阿謠默了默,才低聲問:
「為何?」
裴承翊張了張口,卻半晌沒說出話來。又是頓了許久,才終於說了一句:
「這是,命令。」
是皇太子對官家女的命令。
是太子與姜二姑娘。
不是裴承翊和阿謠。
「原來你我之間,從來就只有冰冷冷的命令嗎?」
「我們就不能坐下來,好好地說話嗎?」
這是第一次,阿謠在裴承翊面前,這樣直白地問出來。
從前她是將他放在心上,將他當成自己最傾慕的男子,可更將他當成高貴不容侵犯的皇太子。
所以他們兩個,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剖白過彼此的心意。
面對阿謠這樣直白的質問,裴承翊有些不知怎麼接。
就在他怔忡的片刻里,阿謠又問一句:
「殿下是怕,耽誤了阿謠,對不對?」
若說方才那幾句話問的直白,那這一句,就是直直往心窩子戳了。
一開口,就將他的心思說透。
然後是四目相接,良久,他才咬咬牙開口:
「是。」
「孤就是怕耽誤了你。」
裴承翊挪開眼,不再看阿謠,只是靜靜盯著地上一塊素瓷,繼續說,
「你回到洛陽城,有你父兄庇護。顧隨也好,其他什麼人也好,總歸,你找一個清白人家,真心待你好的……夫婿,嫁了吧。」
以她現在的家世身份,以她父兄之能,定會替她尋一個好人家,做誰家的正頭娘子,也都比跟著他的時候要好。
裴承翊後知後覺地發現,阿謠跟著他,就沒過過一天的好日子。
可能,他們二人終歸是不合適。
脾氣秉性不合適,相遇的時機也不合適。
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就像,這一回。
她能不遠迢迢來揚州府,不管打的是什麼名頭,其中的意思也再明確不過。
可是他又傷了手臂。
不知幾時能好。幾與廢人無異。
他已經耽誤了她大好年華,哪裡又能繼續這麼耽擱下去。
還不如早些放手,也好還她自由。
聽著裴承翊這些話。
儘管阿謠有意控制,卻還是在他面前紅了眼眶。
再開口的時候,已是哽咽著:
「你說的這些,可都是真心話?」
「……是。」
「好。」
阿謠深吸一口氣,應下來,
「我會如你所說,回洛陽,讓我娘安排一門婚事。」
她沒有注意到,在她開口的那一瞬間,男人的眸子一閃,似乎隱有期待,不過只一瞬,那期待的花火便一閃即逝。
再也不見蹤跡,無處可尋。
男人的神情又暗淡下來。
不過卻還強忍著,做出一副寬和灑脫模樣,清俊的面容上,掛著一絲略顯僵硬的笑:
「到時叫人知會一聲,東宮自會為你,添妝。」
阿謠不知道眼前的男人說出這話來的時候有多艱難,她只是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剛輾轉被拐到廣雲樓的時候。
那時日子很苦,她是個沒什麼利用價值的燒火小丫頭,鴇母待她很兇,平日裡從未不給她吃什麼好飯。
總是讓她吃剩飯剩菜。
那時候阿謠覺得世上最好吃的,就是廚房裡做糊了的鍋巴。
鍋巴沒有人要,她就自己偷偷吃了。
此時此刻,她突然就想起了那些鍋巴的味道。
就像現在一樣,很乾,很苦。吃下去的時候剌得嗓子又疼又澀。
偏又噎在喉頭,上不去,也下不來。
「好。」
她又應下來,也學著他,做出一副灑脫模樣,
「那就先謝過太子殿下。」
然後便是久久的沉默。
兩個人誰也不說話,就這樣靜靜地坐著。
氣氛冷得,像是冬日裡窗子上結的霜花。
「最後一次。」
阿謠想了好久,才突然開口,冷不丁說了這麼四個字。
直說得身旁的太子爺都愣了,直望著她。
她這才板著臉,十足正經地淡聲解釋道:
「此行,便當做你我最後一次單獨見面。殿下從前,現在,都救過我,殿下厚恩,阿謠還不起的。剩下這幾日,便讓阿謠照顧你,可不可以?」
似乎憂心他不允,她又補充:
「用不了幾日的。待到江南水患疫症見好,我就走。」
「日後洛陽再見,殿下還是殿下,臣女還是臣女,楚河漢界,彼此分明。」
「好。」
聽著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終究是應下來。
也許……是因為,遵循了他心中最強烈的那個聲音。
明知這個決定做下,他可能要再一次艱難地說服自己放手,可最終,還是固執地選擇了。
罷了,飲鴆止渴,他也認了。
-
後來的日子,阿謠便直接在這揚州府衙住下了。
她住的是裴承翊之前住的那間正房,他則還是住在她隔壁的小築。
似乎是這一頓午膳的時間, 讓他的頭腦終於清明。言語之間,又恢復成素日裡冷麵無情的太子殿下。
好像方才的溫存全然不作數。
阿謠默了默,才低聲問:
「為何?」
裴承翊張了張口,卻半晌沒說出話來。又是頓了許久,才終於說了一句:
「這是,命令。」
是皇太子對官家女的命令。
是太子與姜二姑娘。
不是裴承翊和阿謠。
「原來你我之間,從來就只有冰冷冷的命令嗎?」
「我們就不能坐下來,好好地說話嗎?」
這是第一次,阿謠在裴承翊面前,這樣直白地問出來。
從前她是將他放在心上,將他當成自己最傾慕的男子,可更將他當成高貴不容侵犯的皇太子。
所以他們兩個,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剖白過彼此的心意。
面對阿謠這樣直白的質問,裴承翊有些不知怎麼接。
就在他怔忡的片刻里,阿謠又問一句:
「殿下是怕,耽誤了阿謠,對不對?」
若說方才那幾句話問的直白,那這一句,就是直直往心窩子戳了。
一開口,就將他的心思說透。
然後是四目相接,良久,他才咬咬牙開口:
「是。」
「孤就是怕耽誤了你。」
裴承翊挪開眼,不再看阿謠,只是靜靜盯著地上一塊素瓷,繼續說,
「你回到洛陽城,有你父兄庇護。顧隨也好,其他什麼人也好,總歸,你找一個清白人家,真心待你好的……夫婿,嫁了吧。」
以她現在的家世身份,以她父兄之能,定會替她尋一個好人家,做誰家的正頭娘子,也都比跟著他的時候要好。
裴承翊後知後覺地發現,阿謠跟著他,就沒過過一天的好日子。
可能,他們二人終歸是不合適。
脾氣秉性不合適,相遇的時機也不合適。
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就像,這一回。
她能不遠迢迢來揚州府,不管打的是什麼名頭,其中的意思也再明確不過。
可是他又傷了手臂。
不知幾時能好。幾與廢人無異。
他已經耽誤了她大好年華,哪裡又能繼續這麼耽擱下去。
還不如早些放手,也好還她自由。
聽著裴承翊這些話。
儘管阿謠有意控制,卻還是在他面前紅了眼眶。
再開口的時候,已是哽咽著:
「你說的這些,可都是真心話?」
「……是。」
「好。」
阿謠深吸一口氣,應下來,
「我會如你所說,回洛陽,讓我娘安排一門婚事。」
她沒有注意到,在她開口的那一瞬間,男人的眸子一閃,似乎隱有期待,不過只一瞬,那期待的花火便一閃即逝。
再也不見蹤跡,無處可尋。
男人的神情又暗淡下來。
不過卻還強忍著,做出一副寬和灑脫模樣,清俊的面容上,掛著一絲略顯僵硬的笑:
「到時叫人知會一聲,東宮自會為你,添妝。」
阿謠不知道眼前的男人說出這話來的時候有多艱難,她只是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剛輾轉被拐到廣雲樓的時候。
那時日子很苦,她是個沒什麼利用價值的燒火小丫頭,鴇母待她很兇,平日裡從未不給她吃什麼好飯。
總是讓她吃剩飯剩菜。
那時候阿謠覺得世上最好吃的,就是廚房裡做糊了的鍋巴。
鍋巴沒有人要,她就自己偷偷吃了。
此時此刻,她突然就想起了那些鍋巴的味道。
就像現在一樣,很乾,很苦。吃下去的時候剌得嗓子又疼又澀。
偏又噎在喉頭,上不去,也下不來。
「好。」
她又應下來,也學著他,做出一副灑脫模樣,
「那就先謝過太子殿下。」
然後便是久久的沉默。
兩個人誰也不說話,就這樣靜靜地坐著。
氣氛冷得,像是冬日裡窗子上結的霜花。
「最後一次。」
阿謠想了好久,才突然開口,冷不丁說了這麼四個字。
直說得身旁的太子爺都愣了,直望著她。
她這才板著臉,十足正經地淡聲解釋道:
「此行,便當做你我最後一次單獨見面。殿下從前,現在,都救過我,殿下厚恩,阿謠還不起的。剩下這幾日,便讓阿謠照顧你,可不可以?」
似乎憂心他不允,她又補充:
「用不了幾日的。待到江南水患疫症見好,我就走。」
「日後洛陽再見,殿下還是殿下,臣女還是臣女,楚河漢界,彼此分明。」
「好。」
聽著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終究是應下來。
也許……是因為,遵循了他心中最強烈的那個聲音。
明知這個決定做下,他可能要再一次艱難地說服自己放手,可最終,還是固執地選擇了。
罷了,飲鴆止渴,他也認了。
-
後來的日子,阿謠便直接在這揚州府衙住下了。
她住的是裴承翊之前住的那間正房,他則還是住在她隔壁的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