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倒是一向的能言善辯,幾句話便讓他們陷入沉思。

  正是安靜之時,門外傳來「咚咚」兩聲叩門聲。

  阿謠揚了聲問:

  「誰?」

  回話的是素蕊:

  「小姐,四公主下了帖子,邀您進宮一敘。」

  作者有話要說:  預料失誤……

  還是過渡章

  第63章

  阿謠沒想到她被四公主叫到未央宮, 卻連四公主的人影兒都沒有見到。

  偏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進門來見她的人竟然是,皇后。

  從前種種齟齬如今想起來歷歷在目, 阿謠不明對方來意,只是不卑不亢地垂首行禮。

  禮儀周全, 無可指摘。

  來人的聲音聽起來冷冷的,和平素大致沒有什麼分別。

  不過, 阿謠還是敏銳的覺察出這聲音中帶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頹唐。

  那種一向凌人的盛氣也消減了些。

  「起吧。」

  然後就是四目相對之後的沉默。

  阿謠眼觀鼻鼻觀心, 一直靜靜站在原地, 並沒有動。

  然後則是走到偏殿上首的位子上, 緩緩地坐下來。

  偌大的宮殿裡,此時就只有她們兩個人。

  宮殿的門被緊緊閉著, 她們就這樣待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

  氣氛並不怎麼好。

  許久才聽皇后說道:

  「坐。」

  「謝娘娘。」

  「你怎麼不好奇四公主叫你來,她自己卻不見了人。」

  「臣女先前是好奇的,不過見到皇后娘娘就不好奇了。」

  聽了她這句話, 皇后低低地笑了一聲。

  要是不仔細聽, 很難察覺。然後便聽她似乎是感嘆似的說了一句:

  「從前倒是沒有發現你是這樣的性子。」

  大約是這些時日以來, 阿謠種種作為, 無不令皇后刮目相看。

  從前眼中無用的青樓賤婢, 原來竟也是個聰慧持重的女子。

  比洛陽城裡那些自幼在深閨教養的閨秀, 也並沒有差到哪去。

  「知道本宮為什麼要見你麼?」

  阿謠聞言,默了默, 方開口道:

  「臣女愚笨,只想到大約與太子殿下有關。」

  除了太子,她與皇后恐怕沒什麼好說的。

  未央宮這間偏殿的光線有些不足,今日又是個下著淅淅瀝瀝小雨的天氣,外頭陰沉沉, 殿裡就更顯得有些暗。

  像蒙了一層淺淺的霧,什麼也瞧不清。

  不過方才,一瞬間從外頭打進來一片暖黃的日光,正正好好的照到皇后臉上。

  阿謠這才發覺,皇后在聽到她提起太子的時候,眼睛不自覺暗了暗。

  像是憂慮,像是煩擾。

  總歸,大約是牽掛著的。

  阿謠倏然就想起來在公府用早膳的時候,胡氏說的那句「連太子殿下都染上了疫症」。

  難道……

  「沒想到你原是姜家的女兒,你與承翊這一樁事,委實是遇上的不合時宜。」

  阿謠不是沒想到皇后會舊事重提,只是沒想到她這一次,竟然將話說的這麼直接。

  讓她愣了愣,才想出來該如何接話:

  「娘娘說的正是。臣女自知不配與殿下相匹,所以從前不合時宜的樁樁件件,臣女都忘了。」

  她私以為,皇后如今又提起這茬來,想必是試探她是不是還會糾纏太子,所以她乾脆就給了一個直接的答案。

  「你忘了?」

  「本宮倒是比你的記性還好些。」

  阿謠站在原地,頓了頓,才問:

  「皇后娘娘這是何意?」

  皇后卻沒理她的茬兒,徑直轉了話鋒,說道:

  「本宮到現在還記得,你進東宮的第一日。」

  阿謠闔唇不語。

  「皇家規矩森嚴,太子自小有名師大儒相教,品行端方,半點兒錯處尋不出來。得知他帶了個青樓女子回東宮時,本宮既有震驚亦有惱怒,此事若是傳出去,可算是他被封為儲君之後,最大的污點。是以,當日便叫他到未央宮來了。」

  接下來的時間,阿謠俱沒有插嘴,只是靜靜聽著皇后說。

  靜靜地跟著皇后的話,將記憶又拉回從前與他耳鬢廝磨的日子。

  「本宮眼裡揉不得沙子,便令他將你送回去,總歸你不能留到東宮。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太子長這麼大頭一回不聽從本宮的話。」

  「後來為了防著本宮加害你,諸般法子都想了出來,將自己身邊的影衛都安排到你身邊,用什麼禁足之由搪塞本宮,令本宮無法召見於你。他長這麼大,除了朝事,便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讓他這樣掛心過。」

  ……

  「這二十餘載,本宮這做母親的確有失職之處,我們都將他作為儲君培養,聖上也沒有像待旁的孩子一樣與他親近,他自小便比旁的孩子性子冷,待人疏遠。你待在他身邊,想必也知道這孩子學了一身的規矩體統,不懂得疼人,也不懂得如何與人親近。」

  「可是,他已經盡力而為了。」

  ……

  「他是本宮十月懷胎親生的孩子,縱然平日對他要求嚴苛,可是自己的孩子總是心疼的。上林苑馬球會上,他不顧自己的安危,第一反應就是挺身救你,傷勢重的左邊的臂膀幾乎動彈不得。」

  「可是舊傷還沒好,便又被聖上一頓鞭子打得血肉模糊……我兒縱然有錯在先,卻也實實在在丟了半條命去。本宮從前太過刻薄待你,也用了很多手段攪亂你們二人,種種罪責全是本宮犯的,皆該算在本宮一人身上。如今江南瘟疫盛行,承翊與災民同吃同住,高熱不絕,幾乎命懸一線,沒人能勸得住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