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事咱們可以再商量,不必著急。」

  「哎呀,母親,非是兒媳杞人憂天,實在是我父親那邊得了消息,聽聞連太子殿下都發了高熱染了疫疾,這江南,實在是去不得啊!」

  話音未落。

  倏然聽「啪嗒」一聲,像是什麼硬物碰撞發出的聲音。

  眾人根本沒有去分辨聲音傳來的方向,下意識就齊齊看向阿謠。

  阿謠此時被家中父親母親哥哥嫂嫂這麼一看,真實覺得有些尷尬,幫忙拿起手邊的茶盞悻悻地抿了兩口。

  然後才指了指後面的貓兒,解釋似的:

  「是貓碰到了花瓶。」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一時更有些尷尬。

  忙各自收回目光。

  姜詔現下知道了弟媳的態度,思量片刻,終是開口:

  「弟妹不必憂心,此次江南之行,還是由我去吧。」

  昨日大殿之上,原本陛下就是將這一樁事交給姜詔去辦的,只不過姜詔當時在軍中,並且他身兼軍中要職,姜談則更清閒些,又知道此行兇險,是以,在陛下說的時候,便將這事攬了下來。

  只不過姜談大約是沒有想到趙氏的反應會這麼大,當著全家人的面,這樣說,讓他大哥難堪。

  他這樣一想,便忍不住說道:

  「大哥說什麼呢。我既領了命,這件事就合該我去,哪裡有臨陣換將的道理。」

  ……

  然後。

  兄弟兩個就這個該誰去的問題上,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了半晌,也沒爭論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還是阿謠忍不住,將他們兩個人的話頭截下來,說道:

  「二位兄長,還是我去吧。」

  這下那兄弟二人倒是格外默契,異口同聲地問:

  「你去?」

  「是啊,我去。」

  阿謠點頭應下,說完之後,便沖旁邊伺候的人發了話,

  「都先下去吧。」

  屏退眾人之後,她才在全家人的注視之下,緩緩開口,將昨日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那藥販的託詞,包括藥販後來進了桓王府的事情,合盤脫出。

  總歸衛國公府這一大家子人雖偶爾有些摩擦,可都是最親最近的,遇到大事的時候自然團結一心。

  衛國公聽了阿謠說這些話之後,第一個反對:

  「不行。你一個閨秀,哪裡能這般拋頭露面,實在荒唐!」

  事實上大燕民風頗為開化,女子也並非一定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若是衛國公真的不喜阿謠拋頭露面,就不會允許她去外面做什麼生意了。

  如此一說,只不過是一個拒絕的託詞。

  因為知道桓王一黨定是有意為之,阿謠此去,必然兇險萬分。

  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女兒,哪裡由得了她冒這樣大的險。

  其他幾位也是一樣的態度,各個都附和衛國公的話,就連一直不想讓姜談去的趙氏,都忍不住說:

  「你去還不如你二哥去。」

  不過阿謠聰慧,既然開了這個口,自然就想到了說辭。

  其實這說辭也正是她真正的想法:

  「父親是擔心我有危險才如此說的吧?」

  阿謠笑了一下,在面前幾位開口反駁之前,說道:

  「其實,大家都猜得到桓王想做什麼,他既然已經下了這個決定要從我這裡下手,想必是有了決斷,一定要做成。這次我避過去了,下次呢?下下次呢?總不可能此次都避過去。」

  「謬論!」

  衛國公氣得吹須瞪眼,這丫頭瞧著文弱乖巧,心裡頭鬼主意多著呢,他上一回心煩意亂被蒙過去,這回可不會再被她蒙了,

  「你爹自有辦法護著你!」

  「可是爹,你有沒有想過,他既動了這心思,若是要將姜家連根拔起呢?」

  阿謠突然正色,壓低聲音,說了這麼一句。

  她也是昨夜想了許久才得出的結論。

  桓王知道加害於她必定會與衛國公府結仇,他還執意如此,那便是下了決心斷掉與衛國公府相交的路。

  然而國公手握軍中重權,公府勢大,一顆用不上的偏偏又很重要的棋,唯一能讓桓王心安的辦法,就只有——毀掉。

  輕則剝奪權勢,重則片葉不留。

  權力之爭,即是殘酷如斯。

  這樣的道理,在座這幾位,想必哪一個都比阿謠更懂。

  是以,她這話一說出口,眾人面色俱是凝重起來。

  阿謠又趁著這個空檔開口:

  「避過了這回,下回對方發難不知要用何種方式,倒不如借著這次,我們將計就計,說不準還能反將一軍。」

  「可這樣,又是拿你自己做引子,若你受傷可又怎麼好,謠姐,你又要叫娘擔心。」

  這回是胡氏忍不住開口。

  「娘……」

  阿謠聽胡氏這樣說,心中不禁有些苦澀。他們原本可以一家人這樣和和美美地平淡生活在一起的,可是公府地位特殊,就只能被捲入權力爭端的漩渦中,不斷地掙扎著。

  連一日的安生也沒有。

  阿謠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地往下說:

  「娘不信我能保護好自己,還不信爹爹嗎?爹爹明里暗裡布置,著人保護我不就好了麼?總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爹娘信我,這樣總歸比坐以待斃的好。」

  這話說完,阿謠沒再開口,只是停下來,給他們思量的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