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我也沒敢細瞧。不過我家那口子看到了。他那天回家就悄悄叮囑我了,以後見著那位齊學子一定要恭敬著點,只怕真是一位大人物。」
……
八卦的話題永遠都是毫無預兆的。先是感嘆汪絮兒的嫁妝豐厚,再是說到齊瀾的身份似乎非同尋常,姜家村這些鄉親越聊越興起,各個好似挖掘到了什麼大秘密般,尤為激動。
齊瀾卻是無心關注這些。原因無他,姜菱也被診斷出有喜了!
跟田婉兒完全不同,姜菱這一喜訊直接點燃了整個姜家人本就熱鬧的氛圍,喜上加喜的情緒更是感染了姜家所有人,直把姜三海這門親事渲染的更加喜氣連連。
姜三海也沒想到姜菱會在這個時候傳出有喜的消息。莫名的,姜三海對姜菱肚子裡的孩子就充滿了期待,總覺得這個孩子跟他分外的有緣。
連帶汪絮兒在過門後聽聞此事,也因著姜三海的反應,對姜菱肚子裡的孩子格外的重視,一起幫忙準備起了小衣服,直讓姜二嫂嘖嘖稱奇。
姜二嫂倒也不是非要爭個高低。就拿他們現如今的姜家來說,幾房妯娌之間的關係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的融洽了。最起碼姜二嫂自己已經改變了對其他各房的態度和看法,對姜大嫂和四嫂也拿得出幾分真心來。
只不過說到汪絮兒,姜二嫂肯定還是有些疏離的。
姜二嫂自己當初嫁來姜家的時候,就因著是鎮上的姑娘很是自詡高貴,沒少明里暗裡的踩姜大嫂和後來的姜四嫂。
汪絮兒的涵養很好,倒是干不出來姜二嫂當年的舉動。但汪絮兒自帶大家閨秀的氣質,極為明顯跟姜大嫂、姜二嫂她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哪怕幾人強行非要坐在一起說話,也是找不到共同話題,說不到一塊去的。
也是以在姜三海和汪絮兒這門親事定下之後,姜二嫂都已經做好打算以後就跟汪絮兒維持個妯娌面子情了,肯定不會深交,也沒辦法親近。否則她還不被汪絮兒碾壓的處處出醜、丟人現眼?這個虧姜二嫂肯定不吃。
左右他們二房現如今在郡山縣發展的還不錯,以後只是仰仗姜菱這個小姑子,他們二房也能過得很好。乃至於姜二嫂更多的還是把心思放在姜菱的身上,對汪絮兒談不上討厭,但也肯定沒有多麼的重視和喜歡。
不過汪絮兒居然一進門就主動為姜菱這個小姑子準備小孩子的衣服……姜二嫂下意識看了看自己手頭正在忙的針線活,莫名就有了很強烈的危機意識。
汪絮兒到底是出身大戶人家,拿出手的繡布啊、針線啊肯定是極好的。而且汪絮兒繡出來的花樣,姜二嫂悄悄去瞅過,確確實實比她們其他人繡的好看,姜二嫂自己都忍不住想要。
這般強烈的對比送到姜菱面前,姜菱又特別的有見識,還能看不出誰好誰壞?這這這,這可怎麼辦是好?
姜二嫂是真的擔心會被汪絮兒壓下去,反倒是姜大嫂和姜四嫂一個勁的安慰姜二嫂別想太多,她們的心意比什麼都重要,而且姜菱也不是會看重銀錢的人……
心意當然很重要,至於姜菱,姜二嫂抿抿嘴,很是神奇的竟然被姜大嫂和四嫂給安撫住了。
也是,他們家姜菱而今可是齊王府世子妃,還能缺得了好東西?只怕光是宮裡賞賜下來的金貴東西,都足夠姜菱玩膩了。汪絮兒的東西再好,還能比得過宮裡的?
如此一來,姜二嫂也就不瞎琢磨了,認認真真開始繼續為姜菱肚子裡還沒出世的孩子準備禮物。
在朝為官,姜三海的假期是有限的。是以娶完親後沒幾日,姜三海就要回帝都了。
姜菱正值懷孕初期,為了保/險/起見,姜老太太肯定不放人,於是乎齊瀾便隨同姜菱一塊留下。
毫無疑問,汪絮兒是要跟著姜三海一起離開的。
而姜二嫂和姜四嫂卻因著姜菱留在姜家村,也一致決定暫時不回郡山縣。姜二哥和姜四哥持贊同意見,一併繼續留在姜家村。是以最終出行的馬車上,就只有姜三海夫妻和隨行的下人了。
終於送走姜三海他們,姜老太太沒來由的長鬆了口氣:「可算走了。」
「娘,您這是什麼反應?好像巴不得我三哥走人似得。」被姜老太太逗笑,姜菱說道。
「我還能是什麼反應?你三哥就算一輩子都留在家裡,娘也不會多說半個字。可你三嫂不行啊!哎,這大家閨秀就是大家閨秀,早先沒有嫁過門,娘姑且還能忍著不說,直接眼不見為淨。可現如今都已經是咱們老薑家的人了,卻還是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娘真是怎麼看怎麼彆扭,實在是處不來。」姜老太太其實還挺想得開的。她兒子多,也不缺兒媳婦,處得來就多相處相處,處不來索性就分開得了。省得大家住在一塊,她不自在,汪絮兒也彆扭,多難受?
「我瞧著三嫂人還挺好的呀,性子也溫和,感覺是個好說話的脾氣。娘您肯定是跟三嫂相處的時間不長,還算不得相熟,肯定就沒有跟我大嫂、二嫂和四嫂那般隨意和自在了。」實話實說,姜菱對汪絮兒的觀感還不錯,也願意幫汪絮兒在姜老太太面前說幾句好話。
「我沒說她這個人不好,可就是處不來啊!你大嫂她們有一個算一個,我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想怎麼罵就怎麼罵。換了你三嫂,我還沒開口,她那兩個丫頭就一副要跳起來跟我干架的模樣。我啊,還不如識相些,有多遠躲多遠呢!」因著姜三海而今是當官的,汪絮兒帶了兩個陪嫁丫頭來姜家,姜老太太並沒有多說什麼。只不過真正相處起來,真真切切的很不自在也是事實。
……
八卦的話題永遠都是毫無預兆的。先是感嘆汪絮兒的嫁妝豐厚,再是說到齊瀾的身份似乎非同尋常,姜家村這些鄉親越聊越興起,各個好似挖掘到了什麼大秘密般,尤為激動。
齊瀾卻是無心關注這些。原因無他,姜菱也被診斷出有喜了!
跟田婉兒完全不同,姜菱這一喜訊直接點燃了整個姜家人本就熱鬧的氛圍,喜上加喜的情緒更是感染了姜家所有人,直把姜三海這門親事渲染的更加喜氣連連。
姜三海也沒想到姜菱會在這個時候傳出有喜的消息。莫名的,姜三海對姜菱肚子裡的孩子就充滿了期待,總覺得這個孩子跟他分外的有緣。
連帶汪絮兒在過門後聽聞此事,也因著姜三海的反應,對姜菱肚子裡的孩子格外的重視,一起幫忙準備起了小衣服,直讓姜二嫂嘖嘖稱奇。
姜二嫂倒也不是非要爭個高低。就拿他們現如今的姜家來說,幾房妯娌之間的關係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的融洽了。最起碼姜二嫂自己已經改變了對其他各房的態度和看法,對姜大嫂和四嫂也拿得出幾分真心來。
只不過說到汪絮兒,姜二嫂肯定還是有些疏離的。
姜二嫂自己當初嫁來姜家的時候,就因著是鎮上的姑娘很是自詡高貴,沒少明里暗裡的踩姜大嫂和後來的姜四嫂。
汪絮兒的涵養很好,倒是干不出來姜二嫂當年的舉動。但汪絮兒自帶大家閨秀的氣質,極為明顯跟姜大嫂、姜二嫂她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哪怕幾人強行非要坐在一起說話,也是找不到共同話題,說不到一塊去的。
也是以在姜三海和汪絮兒這門親事定下之後,姜二嫂都已經做好打算以後就跟汪絮兒維持個妯娌面子情了,肯定不會深交,也沒辦法親近。否則她還不被汪絮兒碾壓的處處出醜、丟人現眼?這個虧姜二嫂肯定不吃。
左右他們二房現如今在郡山縣發展的還不錯,以後只是仰仗姜菱這個小姑子,他們二房也能過得很好。乃至於姜二嫂更多的還是把心思放在姜菱的身上,對汪絮兒談不上討厭,但也肯定沒有多麼的重視和喜歡。
不過汪絮兒居然一進門就主動為姜菱這個小姑子準備小孩子的衣服……姜二嫂下意識看了看自己手頭正在忙的針線活,莫名就有了很強烈的危機意識。
汪絮兒到底是出身大戶人家,拿出手的繡布啊、針線啊肯定是極好的。而且汪絮兒繡出來的花樣,姜二嫂悄悄去瞅過,確確實實比她們其他人繡的好看,姜二嫂自己都忍不住想要。
這般強烈的對比送到姜菱面前,姜菱又特別的有見識,還能看不出誰好誰壞?這這這,這可怎麼辦是好?
姜二嫂是真的擔心會被汪絮兒壓下去,反倒是姜大嫂和姜四嫂一個勁的安慰姜二嫂別想太多,她們的心意比什麼都重要,而且姜菱也不是會看重銀錢的人……
心意當然很重要,至於姜菱,姜二嫂抿抿嘴,很是神奇的竟然被姜大嫂和四嫂給安撫住了。
也是,他們家姜菱而今可是齊王府世子妃,還能缺得了好東西?只怕光是宮裡賞賜下來的金貴東西,都足夠姜菱玩膩了。汪絮兒的東西再好,還能比得過宮裡的?
如此一來,姜二嫂也就不瞎琢磨了,認認真真開始繼續為姜菱肚子裡還沒出世的孩子準備禮物。
在朝為官,姜三海的假期是有限的。是以娶完親後沒幾日,姜三海就要回帝都了。
姜菱正值懷孕初期,為了保/險/起見,姜老太太肯定不放人,於是乎齊瀾便隨同姜菱一塊留下。
毫無疑問,汪絮兒是要跟著姜三海一起離開的。
而姜二嫂和姜四嫂卻因著姜菱留在姜家村,也一致決定暫時不回郡山縣。姜二哥和姜四哥持贊同意見,一併繼續留在姜家村。是以最終出行的馬車上,就只有姜三海夫妻和隨行的下人了。
終於送走姜三海他們,姜老太太沒來由的長鬆了口氣:「可算走了。」
「娘,您這是什麼反應?好像巴不得我三哥走人似得。」被姜老太太逗笑,姜菱說道。
「我還能是什麼反應?你三哥就算一輩子都留在家裡,娘也不會多說半個字。可你三嫂不行啊!哎,這大家閨秀就是大家閨秀,早先沒有嫁過門,娘姑且還能忍著不說,直接眼不見為淨。可現如今都已經是咱們老薑家的人了,卻還是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娘真是怎麼看怎麼彆扭,實在是處不來。」姜老太太其實還挺想得開的。她兒子多,也不缺兒媳婦,處得來就多相處相處,處不來索性就分開得了。省得大家住在一塊,她不自在,汪絮兒也彆扭,多難受?
「我瞧著三嫂人還挺好的呀,性子也溫和,感覺是個好說話的脾氣。娘您肯定是跟三嫂相處的時間不長,還算不得相熟,肯定就沒有跟我大嫂、二嫂和四嫂那般隨意和自在了。」實話實說,姜菱對汪絮兒的觀感還不錯,也願意幫汪絮兒在姜老太太面前說幾句好話。
「我沒說她這個人不好,可就是處不來啊!你大嫂她們有一個算一個,我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想怎麼罵就怎麼罵。換了你三嫂,我還沒開口,她那兩個丫頭就一副要跳起來跟我干架的模樣。我啊,還不如識相些,有多遠躲多遠呢!」因著姜三海而今是當官的,汪絮兒帶了兩個陪嫁丫頭來姜家,姜老太太並沒有多說什麼。只不過真正相處起來,真真切切的很不自在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