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他真的沒料到韓非是個結巴!

  作者有話要說:  秦始皇和韓非的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正文在上一章就完了,現在是番外啦,然後最近工作忙,沒太多時間更新,就決定國慶節的時候把三個番外都寫完發出來,番外寫完這本就完結,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番外順序朝代依次是秦、唐、宋。

  第75章 番外秦朝二

  夏日荷池柳綠,一大片粉色荷花露出羞祛一角,蓮藕深處漂來一艘孤舟,藍天白雲,青荷碧水,游波蕩漾。

  孤舟遠處有一座四角涼亭,亭子雕欄玉砌,亭內擺放著一張長毯子,毯子上放著棋盤,一個黑衣男人席地跪坐其中,把玩著一顆棋子,男人的左側佩著一把精緻長劍。他的對面坐著一個青衫男人,留著短鬍鬚,也捏著棋子,冥思苦想。

  風輕輕吹過,水裡的紅鯉爭相嬉戲。

  子受跟著小廝過去的時候,秦始皇正在和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對弈,兩人正是興頭上。子受沒有討人嫌的湊過去,反而欣賞起湖內風光,怡然自得,他偶爾打量亭中二人,猜測著黑衣男人應該就是傳聞中的秦始皇,高鼻樑,濃眉大眼,身材魁梧,看他側面五官挺拔輪廓清晰是個剛毅帥氣的男人。

  《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一段記載:「(尉)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因此,後世有人說,秦始皇的相貌令人無法恭維,因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這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所謂「摯鳥膺」,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雞胸,這是軟骨病的一種症狀。「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鼻樑凹陷。「豺聲」則表明秦始皇有氣管炎。軟骨病患者,骨的發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樑的形狀都發生變異,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氣管炎或支氣管炎的經常發作。至於「長目」,則疑應作馬目」,這樣才能與蜂、摯鳥、豺、虎狼等動物相對應。

  「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狀。

  上述種種可得出結論:秦始皇不僅絲毫談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纏身。後世史書,還說秦始皇身材矮小。

  今日子受親眼目睹始皇帝容貌後,才知盡信書不如不讀書,盡信史不如不讀史是何意。

  有些東西,還是眼見為實才最可靠。

  說實話,後世人對始皇帝的評價還是積極正面更多,不像他這個紂王,被人唾罵幾千年,看史料兩千年後還會出現一種叫電視的東西,將紂王拍成昏聵暴君,喜歡蘇妲己喜歡到丟了江山。

  雖然他就是個偽紂王,卻還是覺得可笑,一個朝代的衰落必然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結果,將所有因素忽略掉,反而把一切歸咎到紅顏禍水的頭上,委實不夠公正。

  「先生來了?怎的不過來?」始皇帝此時還很年輕,二十三四歲的模樣,看向子受時,滿眼笑意,此時此刻的他是很欣賞韓非的才華。

  「王,下棋,恐擾。」子受走過去笑著朝始皇帝頷首,怕自己的結巴症發作,吐詞不清,只好言簡意賅。

  嬴政手握黑子,垂頭苦思,將棋子放到棋盤,指了指身側的空位:「坐下,觀戰。」

  子受沒有推辭,他學著兩人席地跪坐,安靜看他們對弈,內心卻揣摩著和始皇帝對弈的會是誰。始皇帝的親信,有蒙家兄弟,蒙恬尚武,蒙毅擅文,除了他二人也有可能是其他大臣。

  那青衣男人望著子受,似笑非笑:「師弟如今是認不得師兄了?」

  師兄?

  子受回憶了一番自己了解到的歷史,和秦王有關,又是韓非師兄的只能是李斯!

  歷史上,韓非和李斯的政見不同,雖同屬一個師門,關係想必不怎麼樣,畢竟韓非的死就是以李斯為首的人主導的。

  「怎會?師兄,別來,無恙。」受身體所限,子受說話很費勁兒,必須說很短的話才能吐詞清楚並且抑揚頓挫,像韓非這樣的人才,若非他是個口吃,必然會更加驚才絕艷。

  李斯看起來倒是頗為關心他:「師弟口疾之症依舊未有治癒之法?」

  子受點了點頭,反正他有口疾,不說話也沒關係。

  秦始皇聽到後,關切開口:「先生此前都在韓國,既然韓國尋不到名醫,不如讓我秦國醫者瞧瞧,說不定會有治癒之法?」

  子受也不推辭,拱手道:「有勞。」

  「話說回來,想不到二位先生還是師兄弟?」

  李斯笑了笑:「不過都曾是荀老門下。」

  雖然如此,李斯和韓非卻並沒有因同門之誼而關係很好。

  許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韓非將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於道家黃老之術,他對老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韓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韓非的哲學觀點。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更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李斯卻是個很現實的機會主義者,當初他到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秦國的小官,有接近秦王的機會。李斯曾對秦王說:「凡是干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云云,後來就受到始皇帝的重視。

  子受看他們下棋,聽他們談論治國之道,偶爾插一些話,一下午的時光就打發了。李斯對他不冷不淡,他對李斯也同樣,兩人都是因為始皇帝才聚在一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