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觀看行刑不代表訓練減少,韓信把女兵提前召集過來,簡單宣告了一下四人的罪名,然後讓執法士卒開始行刑。

  一千多名女兵沉默地立在寒風中,眼睜睜看著四人被亂棍打死,那慘叫聲在耳邊縈繞多日都不曾消弭,有些心性不堅的女兵甚至還病了一場,好在之後的訓練無論勝敗,吃食不再剋扣,因為冬日來了。

  天氣一日冷過一日,身上的衣裳一日厚過一日,以往覺得殘酷的訓練在習慣之後漸漸變得沒什麼大不了,前後不過三個月的訓練時間,女兵營里卻像過了三年一樣,直到和新兵互搏時,眾人才驚覺這些經過粗糙訓練的新兵渾身上下都是破綻,哪怕因為男人天生的體魄,比起平日打得有些困難,但贏還是贏了。

  這不是說樓蘭新兵的訓練太簡單,或是樓蘭男人連晉女都比不過,而是韓信對女兵的訓練方式太極端,同樣的訓練放在男兵身上,也會出人才,這是韓信的本事。

  衛青原本打算給韓信分撥三千人,這是正常校尉的領兵人數,但經過考慮,他還是給了韓信滿五千兵員,也是一名校尉能夠領兵的極限數字,除了三千樓蘭新兵之外,還有一千奴軍,一千女兵,據他推測,明年應該會有戰事,按照韓信的練兵方式是趕得上的,這個小女子也許真的能一鳴驚人。

  衛青考慮得很對,姬越確實準備開啟戰事了,冬日過半的時候,她從邊軍中挑選了一名鮮卑將軍呼延列,帶著近十萬人浩浩蕩蕩地向樓蘭行軍,樓蘭軍中徵調了近五分之二的兵力,這一次採用分兵制,由呼延列領兵十萬,霍去病領兵十萬,兩軍相互策應,向西進發,姬越的目標是打下安息國,除此之外,就看兩軍誰能打下更多地盤。

  一下子動用二十萬的兵力,需要考慮的就不是勝敗而是戰耗了,安息國縱橫數千里,貴胄世襲,王室不置常備軍,有些像是周朝的分封制,八大領主分割土地架空國王,此外安息國戰力一般,是個以騎兵為主要戰力的國家,曾經擊退來自羅馬的強軍,但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姬越習慣於稱呼安息國,但安息國對外自稱帕提亞帝國,國王以帝自居,稱萬王之王,是為帝王。

  主要也是因為外地人聽不懂安息國人說什麼。

  呼延列在接到旨意之後就很是興奮,這幾年新皇登基,邊軍人數擴充了不少,他就料到早晚會有戰事,但他沒想到作為老將,他竟然不是第一個被派遣去攻打西域的,而是提拔了幾個新將領,這一次終於輪到他了!

  呼延列今年四十歲,正是一個武將最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在邊郡近二十年,手底下親信眾多,邊軍上下都對他很是敬服,即便冬日拔營,士氣依舊高昂,十萬軍士高歌行軍,氣壯凌雲。

  同樣一下子帶了十萬軍隊的霍去病卻不像呼延列那樣高興,作為武將,他很清楚自身是有局限的,帶領十萬軍隊,他不可能橫衝直撞任意妄為,以前在漢軍時,他滿可以帶出去五六萬回來二三萬,只要帶著功勞回來,陛下就不會因此責罰他,反而會表彰他的功績,這是聖眷,但現在哪怕是帶著幾千人的軍隊,每次戰損都會被責問,他也因此升升降降,到現在還是個虎威將軍。

  韓信看霍去病卻像在看個寶,他抽了個空來找霍去病,眼睛晶晶發亮,詢問霍去病是否找好了副將的人選,他覺得自己可以。

  十萬人的軍隊理論上可以擁有五到六個副將,這一點看大將本人自己調度,朝廷很少操這個心。

  霍去病看著韓信,韓信看著霍去病,最終霍去病點了點頭,他倒是沒想過,眼前這個看上去很是敬慕他,想要跟隨他出戰的女校尉滿心滿眼都是他的軍隊,甚至已經琢磨了一千種架空他的法子。

  別說十萬,再來十萬韓信都不嫌棄。

  冬日的行軍路上,呼延列穿得像個狗熊,一陣寒風颳過,還是硬生生打了個莫名其妙的寒顫。

  這一年的冬日,姬越年滿十七。

  第86章 躺著等田熟

  安息國坐落於西域前往歐羅巴的必經之路上, 經濟繁榮,國土面積最強盛時約有晉國五個上郡那麼大,兵員主要以貴胄子弟和家將部曲構成, 貴胄子弟手持巨盾長矛,騎著同樣渾身披甲的戰馬, 作為重騎兵衝鋒陷陣,部曲則作為輕騎兵和弓手保護策應,這倒不是安息國的貴胄比較願意身先士卒, 而是優秀戰馬也是貴胄的資源。

  晉國早就有了大量應對重騎兵的投石機長矛陣等, 所以一般認為重騎兵容易戰損,但對西域國家來說卻不是這樣, 粗糙的生鐵兵器通常無法擊穿貴胄的精鐵戰甲,重騎兵帶來的壓力也不是正常士卒能夠抵禦的,對於安息國的普通士卒來說,主家在前面衝鋒陷陣,能夠有效地避免怯戰懶戰的普遍情況, 誰都知道主家一旦出事自己也逃不了, 這種穩定的軍心是很多軍隊都不具備的。

  安息軍同樣也有缺點,第一是人少, 安息國的兵力是跟著戰馬走的,可戰之兵通常人數在兩三萬左右,第二是不設常備軍, 這兩三萬兵馬是最好的情況了,安息國中八大領主分各占一片地盤, 一旦開戰也是由領主募兵響應, 有史可考的安息國幾次對外征戰中, 除去對戰遠征而來的羅馬軍隊時安息國占據極大上風, 對其他幾個鄰近的西域小國,安息國的反應都很慢。

  羅馬軍隊遠道而來,安息國有足夠的時間調兵準備,或許還經歷了幾場朝廷扯皮,八大領主精銳盡出,共同抗敵,也是自那次抗擊羅馬之後,安息國王室垮台,連王室都備不起禁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