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居哀鎮的摩爾索》後半段依舊是摩爾索按部就班的人生,和戀人訂婚,因為地位差異被岳父鄙視,工作,結婚,買房,過年,懷孕,生子……

  森鷗外看書的速度很快,畢竟這本書的劇情平淡得絲毫不必費力,文筆也簡單樸實,稍微健談一點的人耐心一點都能寫出來的東西,他很快就快要看完了,同胞的死亡聲在書頁的翻動聲里夾雜著,故事已經到了摩爾索的形象和他父親的形象合為一體,他兒子的形象又和年輕時候的他合為一體。

  等到摩爾索的兒子也成家立業搬出去住後,一對年老的夫婦的生活就顯得更加平淡無聊了。

  終於,第三個死得無聊的人在故事裡出現了,繼摩爾索的父母之後,摩爾索的妻子也在摩爾索的人生中躺上了那張病床,那張睡過兩個死人的病床。

  摩爾索照顧著他的妻子,可是他的妻子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的妻子的預感是正確的。

  居哀鎮唯一的醫生摩爾索在自己診所的唯一一張病床上先後送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妻子。

  稍微帶著一點冷淡的黑色幽默的地方在於,這張病床上只睡過這三個死人。

  在摩爾索的妻子還只是衰弱起不來床,看上去似乎還有可以治癒的可能性時,摩爾索也很是廢了一番功夫想要治好自己的妻子。

  她的妻子一直說她有種不好的預感,就像任何一個更年期的婦女會在情緒不好時對待自己那沉默寡言的丈夫那樣,絮絮叨叨地重複著她那不好的預感。

  她自己都沒想到她那不好的預感居然是真的,反倒是摩爾索相信了,所以才十分努力。

  摩爾索的努力除了刻苦二字外別無可言。

  他廢寢忘食地翻書、做實驗,試圖查出妻子衰弱的原因,是病菌?病毒?氣候?新家具?

  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摩爾索一樣一樣地排查過去,還沒有排查完,他的妻子就死了。

  和之前兩次一樣,摩爾索為自己的妻子舉行了葬禮,然後回到自己的生活。

  又過了十幾二十年,居哀鎮的摩爾索有了一個醫學院畢業的孫子,他把自己的診所交給了孫子,徹底退休,過起了吃飯遛彎睡覺的老年生涯。

  偶爾摩爾索會在天氣好的時候上山領略一番自然風光,但是他身子骨不太好,不能常去。

  某一天,他的鄰居想起已經好幾天沒見摩爾索了,於是有些擔憂地進去尋找,看到睡在床上,不知道睡了一天還是兩天,但絕對會繼續一直睡下去的摩爾索的屍體。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真的是一個很平淡、很無聊、隨處可見的人生。

  居哀的摩爾索,橫濱的佐藤太郎,XX的XXX……

  什麼都沒說,只是把一個人裹上了書皮,然後賣給人看的一本書。

  森鷗外當時看完了,並不覺得值得收藏,於是隨手放在了某個同胞的病床旁,然後就把這件事,連同那個死去的敵人一起,無所謂地拋到了腦後。

  第二次看到這本書是在另一個人的手中。

  理論上並不應該、並不合適出現在這裡的一個小女孩,背負著浪漫的而不切實際的外號,在戰火紛飛的死亡與硝煙中捧著他扔掉的書認真地閱讀,仿佛戰爭並不存在。

  他看到那個女孩子看著書,一頁一頁地翻動,翻到最後一頁,看完了,抱著書哭了起來。

  他看到她痛哭失聲的靈魂,那代表了所有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一些東西或所有東西的人的嚎啕。

  森鷗外看出了那是一種迷茫的哭泣。

  通常出現在感受到了痛苦,卻對痛苦的根源不甚了解的人身上。

  是的。

  受傷的士兵的哭泣。

  這一群迷途的羔羊。

  森鷗外直到那時候才恍惚間意識到了什麼,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再看一遍居哀鎮的摩爾索的人生,然後才能真正明白……反觀自身,他至少可以意識到自己到底是遲鈍了,還是乾脆就沒有那種讓那個女孩子痛哭至此的東西。

  於是他又看了一遍。

  在他混跡於戰場上的時候,他唯一的精神食糧。

  等到他退役了不再是軍醫,回到家鄉橫濱,在港口黑手黨統治的夜幕下開了間破破爛爛的小診所,這本被他從戰場上繳獲,一直陪著他渡過了整場戰爭且回到了故鄉的「戰利品」也在某次整理東西的時候被他放到了基本不會再去翻找的地方。

  之所以說「基本」,是因為事無絕對,看——今天他又翻出了這本書。

  泛黃的冰涼的書頁瞬間將他帶回那片戰場。

  流淌在人類基因中的暴力的極致體現——戰爭。

  平凡普通到無聊透頂的人們的一生——《居哀鎮的摩爾索》。

  這兩者竟然是一體兩面的。

  時至今日,這一發現依舊能震撼森鷗外的心。

  第130章

  「……

  我遽聞此言, 實在心驚,因為這些聲音實在不像是人類能發出的。我問他:「我自認已經是個閱歷豐富的人了,亦固知太陽底下無新事, 為何還會覺得心驚膽顫, 躊躇難安呢?」他正從沙子裡撿出一朵被當地人稱作「沙漠玫瑰」的假花, 聽了我的問題,搖頭道:「這要去問哲學家, 這些事除了哲學家以外誰都不知道,而哲學家正是因為知道,所以才殺死了自己, 這其中或許有殉道者, 但更多的是什麼, 你心裡早知道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