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9-03 23:39:37~2020-09-04 23:59: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山清酒里 2個;晚星、茶蛋、桃子momo、惟有美景美食不可辜負、2437855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夏月 4瓶;姓墨的 3瓶;第十七年冬、若言、寧子、玄小爺、江南yan、26864636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8章 對弈

  馬車上, 聞致裹著一身玄青色的狐裘披風,腦後的髮絲自肩頭垂下,像是最純淨的墨色流淌, 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

  他不說話的時候, 總讓人想起最鋒利的刀, 或是最孤冷的雪。

  明琬猜他此刻定是很生氣, 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

  車外, 章似白抱臂朝這邊看了眼, 確定明琬沒有遭受聞致的「虐待」, 這才放心地回去看剛降生的外甥去了。

  明琬輕輕擱下肩上背著的藥箱, 雙膝併攏平緩呼吸,而後解釋道:「章似白的阿姐難產, 性命垂危, 我臨時跑了一趟。」

  以前聞致忘了她的生辰, 她仍舊記得當時是何滋味。此番聞致生辰,她雖並未許諾過對方什麼,但見他久候路旁之時, 到底是有一丁點兒心虛的。

  她不是聞致,做不到那般理直氣壯。

  聞致轉過頭來看她。

  明琬以為他意圖問罪,已經做好了反駁的準備。誰知, 聞致只是平緩問道:「生出來了嗎?」

  明琬怔了怔,腹稿被盡數堵回腹中。愣了愣神,她頷首道:「母子平安。」

  「那很好。」聞致道。頓了頓,他又說, 「方才獨自在車上,見你與那姓章的往來談笑,我想了許多。阿琬可知我在想什麼?」

  相識六年, 聞致第一次喚她「阿琬」,而非連名帶姓地叫喚。

  明琬心中大過詫異和不適應,以至於忘了回應,待她回過神來時,剛巧聽到聞致沉穩壓迫的嗓音傳來,低低道:「我在想,若是能將你鎖在身邊,只為我一人歡笑便好了。」

  明琬心臟驟然一緊。

  她望著聞致,似乎想從他晦暗深邃的雙眼中辨別這句話的真假,努力沉靜道:「可是你不能如此,若我成了籠中雀,是絕對不會再對囚禁我之人展露笑顏的。」

  「是,我不能。你早已知道我的弱處了,不是麼?」聞致眼中的壓迫感消失了,落寞夾雜著許多看不懂的情愫,幽黑一片。

  聞言,明琬直白地告訴他:「聞致,我以後會有很多病人,或許還會有許多朋友。」

  但,只會有一個夫君。所以,別逼我,那樣只會讓我走得更遠。

  明琬緋唇微啟,終是將逾矩的心裡話咽下,低聲道:「今夜之事乃是意外,原以為一個時辰能好,未曾想會耽擱如此長的時間……抱歉,讓你久等了。」

  聞致神色淡淡的,將自己身上的狐裘披風解下來,順手裹在了明琬的身上。

  「你無須向我道歉。」他靠近的時候,身上有類似松枝積雪的清冷木香,垂眸像是說給自己聽,「有負於你的,是我。」

  明琬愣愣的,像是不認識般看他。

  聞致替她系好了狐裘披風的系帶,有些緊,扎的結亦是歪歪扭扭的,但很溫暖。明琬垂首間,借著車簾縫隙中漏進來的一線火光,方才發現自己的袖口和裙裾上沾了不少血,仿佛星星點點枯萎的紅梅,但已被厚實的披風遮得嚴嚴實實。

  不知何處在放煙花,砰砰砰響個沒停,車簾外的夜色也跟著紅紅紫紫。

  明琬撩開車簾看了眼,長安城市坊的圍牆很高,看不到煙花的形狀,只隱約看見東邊的天映得忽明忽暗,從遠處的笑鬧讚嘆聲來揣測,應是極美的。

  「誰家放煙火呢?放這麼久。」明琬自顧自道。

  「大概是……因為過節。」聞致竟然也搭了話,隨即側首端坐,吩咐侍衛和車夫啟程。

  此時已經不早了,明琬問他要去哪兒,他道:「用膳。」

  那一瞬,煙火的光落在聞致的眼裡,明滅難辨。

  明琬也是在很久以後才知曉,那晚城東畫橋邊的煙火,是聞致專門請人為她放的。

  若是沒有章家阿姐難產的意外,聞致會帶她去池邊璀璨的燈海下,看一場全長安最盛大、最美麗的煙火。

  晚膳到底沒吃成,過了戌時,酒樓打烊了。

  明琬多少有些慚愧,今天大過節又兼生辰,沒理由讓壽星公餓著肚子。於是明琬叫停了馬車,在宵食攤子上買了兩碗羊肉麵,臥上荷包蛋,拉上聞致坐在半舊的桌凳上。

  明琬將清湯的羊肉麵推在聞致面前,隨口說了幾句祝詞:「吃了這碗長壽麵,祝聞大人山河同壽,官運亨通!事事遂願,身心永健!」

  「事事遂願……」他嘴角的弧度淡得幾乎看不見,與其說是笑,倒更像是嘲解,望向明琬平靜道,「若真能遂願,便好了。」

  其實明琬能感覺到,聞致依舊是那個陰冷強勢的聞致,只是五年後的他學會了克制自己。他看似成了性子溫和的正常人,但其實,他只是在學著如何模仿一個正常人應有的樣子罷了。

  他的心中有結,和雁回山的過往無關,充斥著某種明琬暫時還未看透的偏執與不安。

  年後又下了一場小雪,明琬抽空校對了草藥圖經手稿,確定並無紕漏後,便決心去找太醫署的幾位老師及前輩引薦批註,爭取能將這本傾注了明承遠畢生心血的醫書刻印傳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