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穀亦願發兵,此事須得慢慢商議,做出一個周詳的計劃。」呂祿甫鎮定地說道。

  二人開始進行了商討,並約好明年在中丘再次會面。

  沒過多久突然傳來了北戎侵略鄭國的消息。

  姬寤生決定親自率兵抵禦北戎入侵,但是又憂心戎軍的軍事力量過於強大,不禁皺緊了雙眉。

  他在軍營中說道:「北戎以步兵為主,我軍將士卻用戰車。不穀甚為擔心他們從後邊突然繞到我軍之前襲擊我們。」

  他的次子姬突在軍事謀略上很有天賦,此時說道:「依突之間,不如派遣了一些勇敢但不剛毅的兵士,作戰之時和敵人的軍隊一接觸就趕緊退走,君父再設下三批伏兵埋伏在後,等待北戎軍的到來。據說北戎軍行動過於輕率並不整肅,貪婪而又不團結。他們在戰場上打仗,總會發生一些不好的現象。」

  「什麼現象呢?」姬寤生不解。

  姬突笑著回答:「他們必定會贏了各不相讓,打敗了各不相救。他們在戰場上如果在前方的地上見到有可以俘虜的財物,必定會一意前進得到它,只要他們前進了而遭遇伏兵,必然會趕快奔逃而走。走在後面的人是不會去救援的,敵兵就此沒有後繼者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勝了。」

  姬寤生認為他的話在理,就聽從了姬突的意見。

  這讓姬突內心升騰出一種喜悅之情,得到君父的肯定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他以後一定要多多獻出計策,得到君父的寵愛。

  果然,實行了這個計策之後,北戎軍的前鋒部隊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知道北戎軍沒有救援之人,就帶領手下追逐他們,把北戎軍從中截斷,前後前後夾攻,最後將北戎軍全部殲滅。

  見此場景,北戎軍的後繼部隊知道前軍已經輸得徹底,就不管不顧地拼命奔逃。

  鄭軍擊敗了北戎軍,此戰大捷。

  姬寤生認為此次獲勝姬突的計策最為重要。若是一開始從正面交鋒,輕易冒進,後果一定損失慘重。鄭國一旦陷入北戎這種如同豺狼虎豹一般的攻打,在混亂的戰爭中,鄭國勝算的概率就會大大的降低。運用了姬突的計策之後,鄭國軍隊誘敵深入,派士兵提前埋伏在北戎人出戰的草叢邊,又命令其他士兵馬上包圍,進行圍殲,最終才獲得大勝。

  於是,姬寤生重賞了姬突,這讓姬突在一眾公子面前變得脫穎而出。

  公孫閼讚嘆不絕道:「寤生,你有一個好兒子!」

  這讓姬寤生非常得意:「子都,有子如此,吾之幸也!」

  第五十一章 攻打宋國

  姬息姑打算派遣行人去宋國告知宋公一聲,魯宋兩國徹底斷交,免得日後發兵宋國倒打一耙,反說魯國背信棄義。

  宋公子與夷正在為戰爭之事忙得焦頭爛額,這時候突然得知魯國有使者來到了宋國,他以為是援軍,聽了心中十分歡喜,感嘆魯公信守結盟的約定,知道自己有難立馬就派來了支援。

  然而子與夷心中還沒開心多久,就聽到魯國的行人道明了來意,頓時氣到發瘋,魯國竟然揚言要和自己斷絕結盟的關係。

  子與夷冷靜後詢問了斷交的理由,行人對他複述了魯公的理由,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宋國在被他國討伐的時候沒有向魯國報告自己即將被敵國攻打的事,並且很是在意宋國行人謊報戰況事實這件事。

  子與夷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心想自己的國家正在被攻打,自己已經是忙得頭疼了,士兵的傷亡情況慘不忍睹,難道這種落魄的樣子還要向魯國告知?

  他不由分說趕走了行人。

  在姬息姑執政的第十年春季,這時候也是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姬息姑在中丘會見了呂祿甫和姬寤生,並提出結盟的想法。

  當日,姬息姑在涼亭里與呂祿甫、姬寤生寒暄,說:「魯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願意主動挑起無端的戰爭。不過,宋國有罪於周天王,這是魯國不願見到的。」

  呂祿甫知道當年宋鄭之戰,魯國並未營救宋國,於是說道:「宋公性傲慢,無禮儀,得罪的不止是周天王啊。」

  姬寤生提意說:「宋國實力強大,周天王也因為他的囂張不敢輕易動他,導致他胡亂發動戰爭討伐各國,這種行為需要制止。幸而周天王發下命令,不穀希望齊國與魯國可以協同鄭國一同出征攻打他。」

  三人相互對視,從各自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二月二十五日,姬息姑、呂祿甫與姬寤生三人在鄧地結盟,三人決定了彼此向宋國出兵的日期。

  姬息姑回到都城之後,召見了各位卿大夫。

  姬翬自告奮勇地想要帶領魯國軍隊出戰。

  看到姬翬自薦,想到他是個驍勇善戰之人,雖然也有莽撞自大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姬息姑點頭同意了。

  轉眼到了五月,姬翬事先帶領軍隊同呂祿甫、姬寤生會合。

  姬翬帶領軍隊一路快馬加鞭感趕到宋國,他見到的是滿地的鮮血和死去的士兵,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他跨過屍體,直擊宋國城池,很快大獲全勝。

  在六月某一天,姬息姑在老桃會見了呂祿甫、姬寤生。

  三人繼續探討進攻宋國的戰略戰術,以及打下的宋國領土的分配問題。

  六月初七這一天,姬息姑率領軍隊在菅地擊敗了宋國的軍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