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徐夢聽罷心中也是慌亂顫抖,但面上還是裝出毫不心虛的模樣。
端王話落後,眼神審視的瞧著徐夢,又問道:「景衡要我去何處見他?」
徐夢被他審視著,心底不斷顫抖,勉強穩住聲音,回話說:「民女也不清楚,只是民女到這裡時,一直有景衡的暗衛在暗處跟著民女,王爺若是應下與他相見,想來暗衛不久便會出現。」
端王聞言,眉頭愈發凝重,他擺手道:「你先退下吧,讓管家給你安排個院子,暫且住下。」
徐夢見目的達成了一小部分,懸著的那顆心安了一半,起身尋管家去了。
她退下後,不消片刻,端王便察覺到廳堂內有了變化。
「出來吧,何必再躲躲藏藏。」端王沉聲低語。
他話音落下,窗欞下閃現兩個身影,端王抬步上前,待將來人看清後,神色微訝。他聽那徐夢說有暗衛跟著她,還以為只是一個身手稍好些的暗衛跟著她暗中入了王府,卻沒想到來的暗衛是宋書,而他的身邊立著的另一個人竟是景衡。
「你果然沒死。」端王瞧著景衡開口。
景衡眼下並未易容,他以自己的真容示人,明明依舊是多年前京城溫潤如玉的太子爺那張臉,可如今瞧來,這面孔卻分外陰寒可怖。
「端王您說笑了,您和景衍都沒死,孤怎麼會輕易下黃泉。」景衡笑容涼薄諷刺。
「景衡,你費盡心思見我,所圖為何?」端王開門見山的問他。
景衡聞言,笑音愈大,答話說:「我啊,不過是想助你們父女團聚,順便讓你倒戈,助我殺了景衍。」
端王眉心緊擰,聲音含怒:「你好不容易逃脫,留了一命,作甚要想不開去和景衍作對,就此隱姓埋名安穩度日又何不好?」
此言一出,景衡笑意頓失,他帶著嘲意開口道:「王爺莫非忘了,孤落得如今這般喪家之犬的地步,是拜誰所賜,你讓孤如何甘心苟活度日?」
景衡畢竟是端王的晚輩,端王不過是在景衍落難之時幫過他,卻根本不曾牽扯進景衍奪位之事,他也一直將景衡視作晚輩。
「這帝位之爭,從來都是踏著屍山血海,你啊,本就不適合為君。景衍他縱使手段殘忍,心思詭詐,縱使再被朝臣暗中罵作暴君,但他確實能抗的起風雨飄搖的江山,但你不同,你至多是個守成之君,可你那父皇治下的江山,如何是能容即位之君守成的?如今帝王之上坐著的,若非是疆場血海廝殺出來的景衍,那北涼鐵騎怕是早已踏破我朝帝京!」端王心中苦嘆不已。
景衡卻是聽不得他這些話。他任憑端王說完,回以冷笑。
「孤要他景衍的命,從來就不僅是帝位之爭。他從前的對手,是父皇,而我不過是他在布這場局時,順帶著毀了的一個有即位可能的儲君。景衍毀了我本該幸福平穩的一生,我恨他入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復仇!」景衡聲音滿是恨意。
他話落不再給端王相勸的機會,便又開口道:「端王不必贅言,孤與景衍不死不休,成王敗寇也好,生死在天也罷,孤拼盡所言,不惜一切也要賭一把。您若肯助我,孤會讓你們父女團聚,若是您執意不肯,那孤也不會念什麼舊情,只好送你們一家三口黃泉團聚。」
端王被他話氣到,咬牙低聲罵了句,才又開口回他的話:「本王需要些時日查探那姑娘的身世是否屬實,你的謀算日後再說。」
景衡聞言,眼神示意宋書拿出東西呈到端王眼前。那東西是一隻木簪,式樣簡陋,並不好看。可端王瞧見那簪子,眼眶瞬間就紅了。
「這簪子怎麼會在你手上?」端王伸手欲奪下簪子,宋書順勢鬆手任他取走。
這木簪是端王當年親手為凌醉月所制,後來凌醉月離開時這支簪子也被她帶走了。端王細細瞧著這簪子,愈發確定這就是自己當年所做的那支簪子。
「自然是從你女兒手中所得。」景衡笑答道。
他所言倒是實話,徐夢雖非端王之女,但景衡卻是見過端王真正的女兒的。當年宮變後,他逃離京城,途徑一處山村,遇見了凌醉月和她的女兒。
多年前端王愛慕凌醉月,卻因她曾是青樓女子心生芥蒂,幾次三番因她曾經的恩客而對她動怒。凌醉月打小就是風月里的女人,十三歲就接了客,端王不是她的第一個男人,卻是最有權勢的一個。她靠著他脫了賤籍,曾經也滿心歡喜仰慕著這樣一位出身高貴的皇族王爺。只是,凌醉月的性子屬實古怪,她並沒有因自己與端王的身份落差而自覺卑賤,反倒在幾次三番受其折辱後,動了離開的念頭。
之後又經歷了些事,凌醉月徹底沒了音訊。後來她帶著女兒隱姓埋名到了邊境的一處小村鎮。端王多年來一直在找她,凌醉月深受其擾,時常搬家。所以在景衡見到她後,提出將她的女兒帶到端王身邊時,凌醉月拔了她曾送給女兒的簪子,將簪子給了景衡,讓他見到端王后,就說凌醉月已死,絕了他的念頭。
就這樣,這隻簪子到了景衡手中。
第101章 (捉蟲)
當日景衡和宋書兩人離開端王府後, 端王便派人去查了徐夢所言之事。景衡既然會讓徐夢謊稱是端王之女,自然是已經做好了準備,早將揚州之事打點妥當。
因此, 端王飛鴿傳書, 讓在揚州的人手調查徐夢之事, 查出來的便都是景衡處理過的消息,那樁樁件件都指向徐夢就是他的骨肉。至此,端王也是徹底沒了往日沉穩的心緒, 反倒十分擔憂。
端王話落後,眼神審視的瞧著徐夢,又問道:「景衡要我去何處見他?」
徐夢被他審視著,心底不斷顫抖,勉強穩住聲音,回話說:「民女也不清楚,只是民女到這裡時,一直有景衡的暗衛在暗處跟著民女,王爺若是應下與他相見,想來暗衛不久便會出現。」
端王聞言,眉頭愈發凝重,他擺手道:「你先退下吧,讓管家給你安排個院子,暫且住下。」
徐夢見目的達成了一小部分,懸著的那顆心安了一半,起身尋管家去了。
她退下後,不消片刻,端王便察覺到廳堂內有了變化。
「出來吧,何必再躲躲藏藏。」端王沉聲低語。
他話音落下,窗欞下閃現兩個身影,端王抬步上前,待將來人看清後,神色微訝。他聽那徐夢說有暗衛跟著她,還以為只是一個身手稍好些的暗衛跟著她暗中入了王府,卻沒想到來的暗衛是宋書,而他的身邊立著的另一個人竟是景衡。
「你果然沒死。」端王瞧著景衡開口。
景衡眼下並未易容,他以自己的真容示人,明明依舊是多年前京城溫潤如玉的太子爺那張臉,可如今瞧來,這面孔卻分外陰寒可怖。
「端王您說笑了,您和景衍都沒死,孤怎麼會輕易下黃泉。」景衡笑容涼薄諷刺。
「景衡,你費盡心思見我,所圖為何?」端王開門見山的問他。
景衡聞言,笑音愈大,答話說:「我啊,不過是想助你們父女團聚,順便讓你倒戈,助我殺了景衍。」
端王眉心緊擰,聲音含怒:「你好不容易逃脫,留了一命,作甚要想不開去和景衍作對,就此隱姓埋名安穩度日又何不好?」
此言一出,景衡笑意頓失,他帶著嘲意開口道:「王爺莫非忘了,孤落得如今這般喪家之犬的地步,是拜誰所賜,你讓孤如何甘心苟活度日?」
景衡畢竟是端王的晚輩,端王不過是在景衍落難之時幫過他,卻根本不曾牽扯進景衍奪位之事,他也一直將景衡視作晚輩。
「這帝位之爭,從來都是踏著屍山血海,你啊,本就不適合為君。景衍他縱使手段殘忍,心思詭詐,縱使再被朝臣暗中罵作暴君,但他確實能抗的起風雨飄搖的江山,但你不同,你至多是個守成之君,可你那父皇治下的江山,如何是能容即位之君守成的?如今帝王之上坐著的,若非是疆場血海廝殺出來的景衍,那北涼鐵騎怕是早已踏破我朝帝京!」端王心中苦嘆不已。
景衡卻是聽不得他這些話。他任憑端王說完,回以冷笑。
「孤要他景衍的命,從來就不僅是帝位之爭。他從前的對手,是父皇,而我不過是他在布這場局時,順帶著毀了的一個有即位可能的儲君。景衍毀了我本該幸福平穩的一生,我恨他入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復仇!」景衡聲音滿是恨意。
他話落不再給端王相勸的機會,便又開口道:「端王不必贅言,孤與景衍不死不休,成王敗寇也好,生死在天也罷,孤拼盡所言,不惜一切也要賭一把。您若肯助我,孤會讓你們父女團聚,若是您執意不肯,那孤也不會念什麼舊情,只好送你們一家三口黃泉團聚。」
端王被他話氣到,咬牙低聲罵了句,才又開口回他的話:「本王需要些時日查探那姑娘的身世是否屬實,你的謀算日後再說。」
景衡聞言,眼神示意宋書拿出東西呈到端王眼前。那東西是一隻木簪,式樣簡陋,並不好看。可端王瞧見那簪子,眼眶瞬間就紅了。
「這簪子怎麼會在你手上?」端王伸手欲奪下簪子,宋書順勢鬆手任他取走。
這木簪是端王當年親手為凌醉月所制,後來凌醉月離開時這支簪子也被她帶走了。端王細細瞧著這簪子,愈發確定這就是自己當年所做的那支簪子。
「自然是從你女兒手中所得。」景衡笑答道。
他所言倒是實話,徐夢雖非端王之女,但景衡卻是見過端王真正的女兒的。當年宮變後,他逃離京城,途徑一處山村,遇見了凌醉月和她的女兒。
多年前端王愛慕凌醉月,卻因她曾是青樓女子心生芥蒂,幾次三番因她曾經的恩客而對她動怒。凌醉月打小就是風月里的女人,十三歲就接了客,端王不是她的第一個男人,卻是最有權勢的一個。她靠著他脫了賤籍,曾經也滿心歡喜仰慕著這樣一位出身高貴的皇族王爺。只是,凌醉月的性子屬實古怪,她並沒有因自己與端王的身份落差而自覺卑賤,反倒在幾次三番受其折辱後,動了離開的念頭。
之後又經歷了些事,凌醉月徹底沒了音訊。後來她帶著女兒隱姓埋名到了邊境的一處小村鎮。端王多年來一直在找她,凌醉月深受其擾,時常搬家。所以在景衡見到她後,提出將她的女兒帶到端王身邊時,凌醉月拔了她曾送給女兒的簪子,將簪子給了景衡,讓他見到端王后,就說凌醉月已死,絕了他的念頭。
就這樣,這隻簪子到了景衡手中。
第101章 (捉蟲)
當日景衡和宋書兩人離開端王府後, 端王便派人去查了徐夢所言之事。景衡既然會讓徐夢謊稱是端王之女,自然是已經做好了準備,早將揚州之事打點妥當。
因此, 端王飛鴿傳書, 讓在揚州的人手調查徐夢之事, 查出來的便都是景衡處理過的消息,那樁樁件件都指向徐夢就是他的骨肉。至此,端王也是徹底沒了往日沉穩的心緒, 反倒十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