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逾白沒有過多的想法,只因自己登基第一年,遵從原先的禮法罷了。

  宴會上氣氛和諧,鶯歌燕舞,觥籌交錯。

  關閣老端著酒杯顫顫巍巍來到陳逾白面前,「陛下,老臣年邁,自知頭腦不清,無法為我朝效力,可否准老臣回鄉頤養。」

  平日裡早朝之時,關閣老不說,偏偏要選在這春日宴上說。他既沒有身穿朝服,氣氛也不似早朝嚴肅,不就是想自己三朝元老,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不願太尷尬。

  在旁人看來,他不過是尋常敬酒,但周圍的人都不由得停止了交談,看了過來。

  陳逾白笑笑,「關閣老乃朝廷重臣,此事朕還需考慮二三,閣老請入座吧。」

  「陛下,微臣心意已決。」關閣老拿著酒杯不願離去,似乎也篤定了,陳逾白是不會留他的。

  「既然如此,朕准了。」陳逾白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閣老請自便吧。」

  想必關閣老已經準備好了行裝,就等著離開,他又何必攔著。

  果不其然,關閣老回到座位上不久,就離去了。

  陳逾白看著他離開,緩緩飲下一杯酒,側眸看著一旁的皇太后,她安靜的坐在座位上,不發一言。

  前世那些與之爭對的人,現在就只剩下當初的容貴妃了,現在的容貴妃身份更加尊貴,卻像是毫無生氣的籠中鳥,只能被安養在這後宮中。

  他轉過頭,看一眼衛嬋沅,笑容浮了上來,「阿沅,你若是覺得無趣,就去同衛尚書,衛侍郎話家常吧。」

  衛嬋沅卻勉強的笑一笑,道:「陛下,我改日去府上看爹爹和哥哥,他們身旁人多,我們說不了體己話的。」

  她不是不想過去,而是今早起床後,就覺得身體很不舒服,不想讓陳逾白擔心,也不想讓文芯擔心,強撐著梳妝打扮出席春日宴。

  現在身子越發地沉重起來,身上一碰就疼,坐著渾身都在冒冷汗。

  陳逾白看出了些端倪,「阿沅,你可是有什麼不適?」

  「可能是平日裡懶散慣了,今日起得早,有些乏了,我想回去休息可以嗎?」她覺得自己不能再堅持了,還是早些離席的好。

  「好,你先休息,宴會一結束我就過來。」

  文芯扶著衛嬋沅站起來,她卻瞬間覺得天旋地轉,鼻腔湧上一股熱流,慌忙低頭,以手帕捂鼻,緊緊捏住文芯的手,整個人靠在她身上。

  「快走。」她對文芯說道。

  文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扶著她往外走去。

  還沒走幾步,衛嬋沅只覺得帕子濕漉漉的,頭越來越昏,眼前越來越看不清,她想努力讓自己前行,卻一步都挪不動,胸口剎時頓疼,喉頭一甜,吐出一口血來。

  旁邊的宮婢原本都是低著頭的,這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們抬頭的瞬間,驚叫出聲。

  是經脈逆流造成的,衛嬋沅心裡清楚,卻無法阻止疼痛和不停往外涌的血液,握著文芯的手越來越沒有了力氣,眼前一片模糊,失去了意識。

  第114章 變故

  陳逾白原本就一眨不眨的目送衛嬋沅, 見她暈倒,即刻飛身上前,抱起,匆匆離宴。

  這一變故之迅速, 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片刻安靜後, 竊竊私語之聲驟起。

  在剛才皇后暈倒的地方,一大片的血漬分外刺眼。

  衛家父兄和秦善愣在當場。

  秦善望著他們離開的方向, 心中萬分擔心, 他知道阿沅的身體有恙,不曾想病情發展會如此迅速。

  皇太后說道:「皇后許是身體不適,大家不必驚慌,宴會繼續吧。」

  話雖這麼說, 歌舞照常, 但每個人之間的談話都少不了對剛才場景的各種猜測。

  很快這件事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 傳遍了帝都的大街小巷。

  衛嬋沅在床上躺了足足十多日,期間又發了幾次病,嚇得太醫跪地求饒, 整個太醫院查找醫書, 研究藥方, 膽戰心驚。陳逾白不理朝政,日日守在她床邊,神情憔悴。

  原本不想搞得如此大張旗鼓,卻是隱瞞不得了,這次發病來勢洶洶,不得不動用太醫院所有的力量,而他自己也沒了理政的心思。

  衛家父子親眼看見阿沅吐血昏倒, 哪裡放心得下,在紫宸殿外日日等候,整整十多日,人還沒有清醒。

  宮中人盡皆知皇后此次病重,還傳出了重病難醫,即將殞命的說法。

  終於在一日清晨,她清醒了過來。

  人雖然醒了,但身體早已是殘敗不堪。太醫只是用上好的藥材吊著她的命,也因著這些貴重的藥材,休息了幾日,她能起身了,第一件事就是催促陳逾白處理政務,不要因為自己耽誤了政事。

  許久不早朝的陳逾白處理完上奏事項,就在要退朝之時,吏部尚書忽然啟奏,「陛下,皇后身體抱恙,後宮無人服侍陛下,皇家向來重視子嗣,臣斗膽,請陛下充盈後宮,擇選嬪妃。」

  一語激起千層浪,翰林學士,光祿、大理、鴻臚寺等少卿,還有各部尚書侍郎盡皆上前,「請陛下以皇儲為重,擇選後宮。」

  衛瑞陽有些尷尬的站在原地,默不作聲。

  段暄站了出來,「各位,納妃乃是陛下家事,我們做朝臣的就不要多言了吧。」

  「段丞相此言非也,」吏部尚書道:「天子家事就是國事,皇后病重是事實,陛下無子是事實,國無儲君不穩,鄰國就會虎視眈眈。自古以來,子嗣多則他國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皇子們都是雄韜偉略之輩,國家自然昌盛,一直都有傳言,君無子嗣,恐國之將滅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