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到底還是很羞澀,空氣都黏糊得厲害。

  下午明蘇便沒再來了,鄭宓想著她應當很忙。否則,按明蘇的性子,必會到她身邊來陪著的。

  直至夜裡,明蘇方來,她神色十分凝重,一入殿便令宮人皆退下。

  似乎昨夜開始,她就不願半夜悄悄潛入了,會當著宮人面光明正大地來。

  鄭宓起身迎她,明蘇抓住她的手臂,有些神秘的樣子,唇畔掛著些許笑意,自袖袋裡取出一琺瑯小盒子,像是塞什麼寶貝似的塞到鄭宓手中:「你用這個!」

  鄭宓隱約猜到些什麼,還是有些不敢置信:「這是何物?陛下哪裡來的?」

  「是用在那處的藥膏。」明蘇小小聲地說,神色卻極嚴肅,又怕鄭宓生氣,忙解釋,「我下午微服出宮去,尋了京中最大的醫館買的,那坐館大夫原是宮中太醫,醫術很高明。」

  還不如向太醫院要呢,太醫院是口風最緊的,皇帝的事,他們絕不敢泄露與人的。

  可見明蘇如此關切的模樣,鄭宓也不好不承她的好意,與她道了謝。

  其實,都快好了。

  沐浴後,終究還是在明蘇的關切下上了藥,她們並躺在床上,也不做什麼,只仰面躺著,靜靜望著映著暖暖燭光的帳頂,聽彼此的呼吸。

  她們的手在被下交握著,躺了片刻,明蘇問道:「阿宓,你還有什麼心愿嗎?」

  「沒有……」鄭宓沒做什麼深想便答道。

  明蘇晃了晃她的手:「你好好想想。」

  鄭宓便依言細細地想了會兒,忍不住笑道:「確實沒有。」

  說完,轉頭看向明蘇:「你有嗎?」

  明蘇依然看著高高的帳頂,搖頭:「沒有,非要說的話,大概便是大臣們聽話能幹些,年景好些,百姓們過太平日子,讓我這皇帝當得容易些,好多些空閒與你一起。」

  鄭宓聽她前頭說得正正經經的,還想到底是當了皇帝,心懷天下了,誰知說到後頭,她心懷天下,還是為了她,她不禁失笑,明知故問道:「你就這樣喜歡與我一起嗎?」

  「喜歡……」明蘇毫不猶豫道。

  鄭宓也望著帳頂想了會兒。

  沒什麼不足,也無甚遺憾,當年事該了的,都了了。

  而今事事順意,心愛的人就在身邊,心下能牽掛也只余眼前這人,望她平安健康,能長長久久地在她身邊,別的便都不重要了。

  最後,鄭宓緩緩說道:「那我也許個心愿。想與明蘇執手白首,同衾同穴,永不分離。」

  言罷,她目光輕柔地望向明蘇:「這個心愿,許得可好?」

  明蘇被她的話撥動了心弦,她側身望著鄭宓,鄭宓的面容在燭火映照下格外的柔美。

  明蘇不由地笑,點了點頭:「好,這個心愿,定能達成。」

  同衾同穴,永不分離。

  往後餘生,必如此言。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完結。

  番外還有她們兩的日常,以及,淑妃與皇后。

  第八十六章

  一名女官帶著兩名宮娥自花房出來。

  兩名宮娥的手中都捧著一盆花, 是花房新種出的一品牡丹,色澤明艷,情態動人, 頗有幾分矜貴風流之態。

  培植它的花匠將這品牡丹取名為冠蓋滿京華。

  這是近兩日才培植的, 還未來得及上報, 誰知今早湊巧陛下經過花房,見了這株牡丹,便停下看了看, 饒有興致地問道:「這牡丹朕從前從未見過,可是新得的品種?」

  女官不敢隱瞞, 忙道:「回陛下的話,正是。」

  陛下揮了下手, 命人將花盆抬了起來,她湊近看了看。

  女官躬身侍立在側, 唯恐陛下不喜, 便大著膽子悄悄抬眼看, 卻見陛下面上有幾分新奇,卻並無讚賞之意。

  女官只看了一眼, 便忙又恭敬地低下了頭,只心內嘆了口氣,可惜了,若陛下喜歡,興許會厚賜花房上下。

  「既然是從未見過的新品……」陛下開了口, 沉吟片刻, 語氣中染上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便送兩盆到慈明殿去,娘娘興許喜歡。」

  女官忙應了是, 陛下便舉步走了。她身形清雅,步態怡然,讓女官看得出了神,只覺陛下與她所想的模樣全然不同。

  若忽略陛下九五之尊的威儀,倒像是個溫文的書生。

  女官不敢耽擱,忙令人收拾出兩盆開得最好的牡丹,又細細地看了好幾遍,剪了枝,方送出來。

  此時便是往慈明殿的路上。

  後宮多景,草木蔥蘢,許多小路便掩映在草木之後,若隱若現的,很有幾分野趣。

  只是這野趣是人有意堆砌出來的,聽聞陛下當年在外流亡,經過許多這樣的野徑,那時是驚心動魄。

  而今想起,卻也覺懷念,便令人在宮中仿著江南的樣子,修築了這些叢林掩映的小徑。

  這倒是容易,別的皇帝來了興致都是修宮殿修盛景,他們這位陛下居然是在宮中修小徑。

  原以為陛下淡泊了這些年,終於忍不住要大興土木的大臣將高高提起的心安放回原處,修幾條小徑,倒是不費什麼錢。

  不止不費錢,工期還短,不到一月,那一處便照著陛下親自描畫的圖紙上的模樣建成了。

  幾位在陛下面前得臉的親王郡王上趕著奉承聖意,向陛下討了恩典攜妃同來觀景,觀了一圈,讚不絕口,都說是匠心獨運,精巧雅致得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