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明蘇點頭,站起身,行禮告退,當真走了。
她突然地來,也沒說什麼話,太后讓她離去,她便又走了。
順太妃看得一頭霧水,不由道:「陛下來這一趟,便只是來問娘娘安嗎?」
這也未免太過殷勤了,一來太后並非陛下生母。
二來太后與陛下也差不了幾歲,要她恭敬侍奉恐怕也彆扭。這般急匆匆地來見禮,又急匆匆地走,未免古怪。
鄭宓聽她說著,目光卻看向了明申,明申自陛下入殿便十分安靜,乖巧地聽大人說話。
這會兒也在聽著,他其實聽得含含糊糊的,聽出母妃語氣間仿佛陛下走這一趟只為問母后安很奇怪。
但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覺得陛下什麼時候來見母后,為何來見母后,都合情合理得很,可他又說不上為何他會這樣想。
鄭宓笑了笑,望向順太妃道:「你若來得多,便知道陛下常來我這裡,她獨自待在前頭,大臣們又都是男子,她覺著無趣,便會來我這裡坐坐,不必驚訝。」
順太妃恍然,也是,陛下縱然是九五之尊也是女子,固有治理天下之才。
但私下裡難免也有女兒家的小話要說,這禁內能與她平起平坐說說話的,也就太后娘娘了。
鄭宓只是先做鋪陳,下回太妃再遇上明蘇,便不會奇怪了。
她見順太妃聽進去了,便沖明申招招手,明申最喜歡母后,高興地跑過來,挨在母后身邊:「母后,我昨日讀了好長時間書,可上頭許多字,我都不認識,我何時方能進學呢?」
「不著急……」鄭宓緩聲道,「等你再長大一兩歲,就為你尋位先生來。」
明申有些失落,但還是點頭道:「那兒臣要快點長大。」
鄭宓笑著摸了摸他光光的小腦門:「好,母后等著看明申長大。」
順太妃母子又坐了一會兒方走,他們一離開,雲桑便快步走來,面上帶著些許笑意,走到太后身旁,與她耳語了幾句,笑意促狹。
太后讓她這促狹的笑惹得紅了臉,可她分明很高興,立即站起了身,朝寢殿去。
今日春寒料峭,寢殿的窗緊緊閉著,以免寒意入殿,如此一來,殿中便顯得昏暗了。
鄭宓走進來,帷幔低垂,裡頭一團橙黃溫暖的燭火映在幔帳上。
鄭宓掀開帷幔走了進去,便見明蘇坐在她昨日為她備下的書案後,書案上一邊高高堆了一疊奏疏,另一邊少些,也堆得齊齊整整,看來是她已批閱過的。
她急著見她,想與她說說體己話,興沖沖地來,卻遇上有外人在,只好掃興離開。
可她還是想見她,於是便到此地,一面理政,一面等她來。
鄭宓的動作下意識地輕了下來,心中歡喜無限,在掀開帷幔,見到明蘇那一瞬,她便覺整顆心都被填滿了。
明蘇聽見響動抬頭,看到鄭宓,便將硃筆擱在筆托上站了起來,快步地朝鄭宓走過去,徑直將她抱在懷裡。
鄭宓收緊手臂,與她耳鬢廝磨,不住地輕喚她的名字:「明蘇、明蘇……」
像是怎麼都不夠。
明蘇也是如此,她忍不住親吻鄭宓的頸側,一寸一寸地吸吮交纏,昨夜剛學會的,今日便已融會貫通,她緊攬鄭宓的腰,與自己貼得毫無空隙,沿著脖子,一路朝下,遇到領口阻礙,她急切地欲解開衣扣。
鄭宓原是任她親近,此時察覺她要做什麼,方醒過神,微微喘息著阻止她:「不行,明蘇,不行……」
明蘇停了下來,茫然地看著鄭宓,她口舌乾澀,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唾液,不大明白為何不行。
鄭宓難以啟齒。
明蘇雙手托住她的臉,在唇上一下一下地淺吻,聲音透著化不開的纏綿悱惻:「一下就好了,不會耽擱政務的。」
她以為鄭宓是擔心她沉迷此事荒怠了政務,鄭宓不得不推開她,閉了閉眼,方有勇氣說出:「你昨夜……我還有些疼。」
明蘇愣住了,面上稍有些不解,但轉瞬她的臉便紅得好似燒起來一般,慌忙地點頭,鬆開抱著鄭宓的手,退後了一步。
但又覺不對,忙走回來,急道:「我這就去尋太醫來。」
她自然知曉閨房之事,是不好宣之人前的,又忙補了一句:「我親自去,私下裡尋太醫來,不叫旁人知曉。」
她說完就要走,被鄭宓慌忙拉住了。
「不要去了,明日便好了。」
明蘇猶疑起來:「果真嗎?」
鄭宓一點也不想再談此事,與明蘇面對面地說,那裡的些微痛意好似被放大了許多倍,讓她好生羞恥。她閉上了眼,微不可見地點了下頭。
明蘇便「哦」了一聲,還是愣愣的,呆立了會兒,回過神來了,愧疚道:「阿宓,對不起,我是不是做得不好?」
鄭宓不得不忍羞安慰她:「初次承歡是這樣的,你昨日才會,已經很好了。」
明蘇不太信,她覺得阿宓必是在說假話,只為了讓她開心些。
她昨夜很歡喜,阿宓應當也與她一般,她卻不知輕重地弄疼了她。
她安分下來,去批了奏疏,臨近中午時,有大臣求見,她便走了。
她一走,鄭宓方覺得自在些,其實她在,她更高興,喜歡看她,喜歡她眼神里小心翼翼的回視,喜歡她臉頰紅紅樣子,也喜歡她專心政務,拿著硃筆細緻思量的模樣。
她突然地來,也沒說什麼話,太后讓她離去,她便又走了。
順太妃看得一頭霧水,不由道:「陛下來這一趟,便只是來問娘娘安嗎?」
這也未免太過殷勤了,一來太后並非陛下生母。
二來太后與陛下也差不了幾歲,要她恭敬侍奉恐怕也彆扭。這般急匆匆地來見禮,又急匆匆地走,未免古怪。
鄭宓聽她說著,目光卻看向了明申,明申自陛下入殿便十分安靜,乖巧地聽大人說話。
這會兒也在聽著,他其實聽得含含糊糊的,聽出母妃語氣間仿佛陛下走這一趟只為問母后安很奇怪。
但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覺得陛下什麼時候來見母后,為何來見母后,都合情合理得很,可他又說不上為何他會這樣想。
鄭宓笑了笑,望向順太妃道:「你若來得多,便知道陛下常來我這裡,她獨自待在前頭,大臣們又都是男子,她覺著無趣,便會來我這裡坐坐,不必驚訝。」
順太妃恍然,也是,陛下縱然是九五之尊也是女子,固有治理天下之才。
但私下裡難免也有女兒家的小話要說,這禁內能與她平起平坐說說話的,也就太后娘娘了。
鄭宓只是先做鋪陳,下回太妃再遇上明蘇,便不會奇怪了。
她見順太妃聽進去了,便沖明申招招手,明申最喜歡母后,高興地跑過來,挨在母后身邊:「母后,我昨日讀了好長時間書,可上頭許多字,我都不認識,我何時方能進學呢?」
「不著急……」鄭宓緩聲道,「等你再長大一兩歲,就為你尋位先生來。」
明申有些失落,但還是點頭道:「那兒臣要快點長大。」
鄭宓笑著摸了摸他光光的小腦門:「好,母后等著看明申長大。」
順太妃母子又坐了一會兒方走,他們一離開,雲桑便快步走來,面上帶著些許笑意,走到太后身旁,與她耳語了幾句,笑意促狹。
太后讓她這促狹的笑惹得紅了臉,可她分明很高興,立即站起了身,朝寢殿去。
今日春寒料峭,寢殿的窗緊緊閉著,以免寒意入殿,如此一來,殿中便顯得昏暗了。
鄭宓走進來,帷幔低垂,裡頭一團橙黃溫暖的燭火映在幔帳上。
鄭宓掀開帷幔走了進去,便見明蘇坐在她昨日為她備下的書案後,書案上一邊高高堆了一疊奏疏,另一邊少些,也堆得齊齊整整,看來是她已批閱過的。
她急著見她,想與她說說體己話,興沖沖地來,卻遇上有外人在,只好掃興離開。
可她還是想見她,於是便到此地,一面理政,一面等她來。
鄭宓的動作下意識地輕了下來,心中歡喜無限,在掀開帷幔,見到明蘇那一瞬,她便覺整顆心都被填滿了。
明蘇聽見響動抬頭,看到鄭宓,便將硃筆擱在筆托上站了起來,快步地朝鄭宓走過去,徑直將她抱在懷裡。
鄭宓收緊手臂,與她耳鬢廝磨,不住地輕喚她的名字:「明蘇、明蘇……」
像是怎麼都不夠。
明蘇也是如此,她忍不住親吻鄭宓的頸側,一寸一寸地吸吮交纏,昨夜剛學會的,今日便已融會貫通,她緊攬鄭宓的腰,與自己貼得毫無空隙,沿著脖子,一路朝下,遇到領口阻礙,她急切地欲解開衣扣。
鄭宓原是任她親近,此時察覺她要做什麼,方醒過神,微微喘息著阻止她:「不行,明蘇,不行……」
明蘇停了下來,茫然地看著鄭宓,她口舌乾澀,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唾液,不大明白為何不行。
鄭宓難以啟齒。
明蘇雙手托住她的臉,在唇上一下一下地淺吻,聲音透著化不開的纏綿悱惻:「一下就好了,不會耽擱政務的。」
她以為鄭宓是擔心她沉迷此事荒怠了政務,鄭宓不得不推開她,閉了閉眼,方有勇氣說出:「你昨夜……我還有些疼。」
明蘇愣住了,面上稍有些不解,但轉瞬她的臉便紅得好似燒起來一般,慌忙地點頭,鬆開抱著鄭宓的手,退後了一步。
但又覺不對,忙走回來,急道:「我這就去尋太醫來。」
她自然知曉閨房之事,是不好宣之人前的,又忙補了一句:「我親自去,私下裡尋太醫來,不叫旁人知曉。」
她說完就要走,被鄭宓慌忙拉住了。
「不要去了,明日便好了。」
明蘇猶疑起來:「果真嗎?」
鄭宓一點也不想再談此事,與明蘇面對面地說,那裡的些微痛意好似被放大了許多倍,讓她好生羞恥。她閉上了眼,微不可見地點了下頭。
明蘇便「哦」了一聲,還是愣愣的,呆立了會兒,回過神來了,愧疚道:「阿宓,對不起,我是不是做得不好?」
鄭宓不得不忍羞安慰她:「初次承歡是這樣的,你昨日才會,已經很好了。」
明蘇不太信,她覺得阿宓必是在說假話,只為了讓她開心些。
她昨夜很歡喜,阿宓應當也與她一般,她卻不知輕重地弄疼了她。
她安分下來,去批了奏疏,臨近中午時,有大臣求見,她便走了。
她一走,鄭宓方覺得自在些,其實她在,她更高興,喜歡看她,喜歡她眼神里小心翼翼的回視,喜歡她臉頰紅紅樣子,也喜歡她專心政務,拿著硃筆細緻思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