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他們回沈家是事出有因。那天陰曆是八月初三,是卜寧的生辰,也是周煦的。
生辰當然是個好日子,只是有些常人不知道的說法。一般來說,人的靈相在某幾個時間裡是不穩的——懷胎三月、出生之時以及每年生辰,生辰又以十二年為一輪。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影響,但周煦和卜寧不同。
他們天生靈相就不穩當,又被一分為二,經歷過種種消耗,還擠在一個軀殼裡。這就有點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意思了。
塵不到和聞時不放心,打算回沈家住幾天,看著點。
臨下山時,夏樵發來了消息,說張家給枉死的張正初擺了靈堂,張碧靈帶著周煦去弔唁了。
可塵不到隨手放了一張符出去,卻發現張家這會兒是空的,那些去弔唁的人並不在靈堂,而是在相隔千里的百翠山。
「百翠山?」聞時皺起了眉,「去那幹嘛?」
他先前拽著塵不到對過地圖,那個湖裡布了陣的不知名山坳就在百翠山。他對這地方有陰影,一聽有人去就條件反射戒備起來,滿臉不爽。
「你先別急著凶。」塵不到曲著的手指碰了碰他的臉,然後破開一道陣門說:「過去看看再說。」
聞時最近對塵不到的手指也有「陰影」,被碰兩下就默默收了炸起的毛,一言不發地被塵不到拉進陣門。
他們在竹林中落了地。
聞時掃開霧瘴,就見本該在張家弔唁的那些人都圍站在湖邊。
他手上的傀線瞬間繃了起來。
就在那些削鐵如泥的長線迸射出去的前一刻,他看見那些人紛紛伸出了手,捏著指尖朝地上滴了點什麼。
聞時愣了一瞬便反應過來,那是血……
他們在往陣石上滴血。
血是最深的聯繫。當初塵不到往陣石上抹了一道,這個巨陣就和他生死相牽,他成了這個陣的陣眼。
而如今,這些人悄悄來這裡補上了自己的血,就相當於簽了一道誓書。
自此以後,世間萬般塵緣,就不再是那一個人擔了,而是後世所有,是每一個出現在名譜圖那些枝枝蔓蔓里的後人。
那一刻,埋藏於湖底的巨陣在山水之間嗡鳴了一聲,山間鳥雀乍驚乍起,扇翅聲穿過了千年不息的山風。
那張眾人爛熟於心的名譜圖在這個無人知曉的瞬息亮了起來,亮光自末梢而起,流經每一個名字、每一條線,流向源頭。
像萬千河流奔赴於海。
這是千年以來,這張圖上的人第一次真正產生牽繫。
在流經最初的幾個名字時,松雲山的養靈池震了一下,池水輕撞石壁,濺出幾星飛沫又復歸平靜。
聞時突然抬手摸了一下後脖頸,指尖觸到一片潮意。
剛剛有風吹掃過去,竹葉上的露水抖落了幾滴下來,涼得驚心。
他抬頭看了一眼高高的竹葉,又環掃一周,總覺得剛剛似乎聽見了什麼。
塵不到好像也有所感應,眸光落在竹林渺遠的深處。
「你剛剛——」聞時正想問他,卻聽見湖邊的人群里傳來一聲低呼。
他循聲回頭,看見周煦癱軟下去。
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他和塵不到已經到了人群里,一把抵住了軟倒的人。
「小煦!!」張碧靈驚慌失措,忙撲過來。她想拍了拍周煦的臉叫醒他,又不敢亂碰,「小煦??」
她叫了好幾聲,周煦卻毫無反應。
但他看起來並不像在忍受什麼痛苦,更像是忽然之間睡著了。只是臉上血色不足,額頭又燙得有些嚇人。
「他怎麼了?」張碧靈惶急地看向聞時和塵不到。
塵不到用指背碰了一下他的額心,試了片刻道:「別慌,好事。」
人都昏過去了,張碧靈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這話是塵不到說的,她下意識就放心了一大半。
他們沒有在這裡耽擱,也沒再繞去沈家別墅,而是當即帶著周煦回了松雲山。
回去的路上,張碧靈忍不住多問了幾句,終於明白了塵不到的意思——
周煦和卜寧各只有半具靈相,呆在一副身體裡,雖然相處融洽,排異的情況沒那麼激烈,不至於出現一方吞噬另一方的慘況,但還是有損耗的。
共存的時間越長,損耗就越重。
正常情況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一個辦法,把闖入的靈相抽出來。
但周煦和卜寧有點特殊,他們同本同源,最初是同一具靈相。
如果好端端就把卜寧弄出來,無異於撕掉活人一半靈相,那個過程不是周煦這個體質能承受的,
於是就得等,等到他們靈相都不穩定……
比如現在。
所以不是出什麼事了,只是到時候了。
聞時凝神閉眼,在周煦身上看到了兩道身影。周煦的輪廓清晰一些,卜寧卻淡得幾乎看不見。
別人或許不明白,聞時卻一眼就看穿了原因——
靈相共存的時候,損耗本該是雙向的。但卜寧一貫溫和知禮,做不來雀占鳩巢的事,也不可能讓周煦擔下那一半損耗。
他把所有損耗都控制在了自己這半具靈相上,一點都沒傷到原主。
「那……那卜寧老祖從小煦這齣來之後呢?」張碧靈問。
「給他造一個身體。」聞時說。
生辰當然是個好日子,只是有些常人不知道的說法。一般來說,人的靈相在某幾個時間裡是不穩的——懷胎三月、出生之時以及每年生辰,生辰又以十二年為一輪。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影響,但周煦和卜寧不同。
他們天生靈相就不穩當,又被一分為二,經歷過種種消耗,還擠在一個軀殼裡。這就有點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意思了。
塵不到和聞時不放心,打算回沈家住幾天,看著點。
臨下山時,夏樵發來了消息,說張家給枉死的張正初擺了靈堂,張碧靈帶著周煦去弔唁了。
可塵不到隨手放了一張符出去,卻發現張家這會兒是空的,那些去弔唁的人並不在靈堂,而是在相隔千里的百翠山。
「百翠山?」聞時皺起了眉,「去那幹嘛?」
他先前拽著塵不到對過地圖,那個湖裡布了陣的不知名山坳就在百翠山。他對這地方有陰影,一聽有人去就條件反射戒備起來,滿臉不爽。
「你先別急著凶。」塵不到曲著的手指碰了碰他的臉,然後破開一道陣門說:「過去看看再說。」
聞時最近對塵不到的手指也有「陰影」,被碰兩下就默默收了炸起的毛,一言不發地被塵不到拉進陣門。
他們在竹林中落了地。
聞時掃開霧瘴,就見本該在張家弔唁的那些人都圍站在湖邊。
他手上的傀線瞬間繃了起來。
就在那些削鐵如泥的長線迸射出去的前一刻,他看見那些人紛紛伸出了手,捏著指尖朝地上滴了點什麼。
聞時愣了一瞬便反應過來,那是血……
他們在往陣石上滴血。
血是最深的聯繫。當初塵不到往陣石上抹了一道,這個巨陣就和他生死相牽,他成了這個陣的陣眼。
而如今,這些人悄悄來這裡補上了自己的血,就相當於簽了一道誓書。
自此以後,世間萬般塵緣,就不再是那一個人擔了,而是後世所有,是每一個出現在名譜圖那些枝枝蔓蔓里的後人。
那一刻,埋藏於湖底的巨陣在山水之間嗡鳴了一聲,山間鳥雀乍驚乍起,扇翅聲穿過了千年不息的山風。
那張眾人爛熟於心的名譜圖在這個無人知曉的瞬息亮了起來,亮光自末梢而起,流經每一個名字、每一條線,流向源頭。
像萬千河流奔赴於海。
這是千年以來,這張圖上的人第一次真正產生牽繫。
在流經最初的幾個名字時,松雲山的養靈池震了一下,池水輕撞石壁,濺出幾星飛沫又復歸平靜。
聞時突然抬手摸了一下後脖頸,指尖觸到一片潮意。
剛剛有風吹掃過去,竹葉上的露水抖落了幾滴下來,涼得驚心。
他抬頭看了一眼高高的竹葉,又環掃一周,總覺得剛剛似乎聽見了什麼。
塵不到好像也有所感應,眸光落在竹林渺遠的深處。
「你剛剛——」聞時正想問他,卻聽見湖邊的人群里傳來一聲低呼。
他循聲回頭,看見周煦癱軟下去。
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他和塵不到已經到了人群里,一把抵住了軟倒的人。
「小煦!!」張碧靈驚慌失措,忙撲過來。她想拍了拍周煦的臉叫醒他,又不敢亂碰,「小煦??」
她叫了好幾聲,周煦卻毫無反應。
但他看起來並不像在忍受什麼痛苦,更像是忽然之間睡著了。只是臉上血色不足,額頭又燙得有些嚇人。
「他怎麼了?」張碧靈惶急地看向聞時和塵不到。
塵不到用指背碰了一下他的額心,試了片刻道:「別慌,好事。」
人都昏過去了,張碧靈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這話是塵不到說的,她下意識就放心了一大半。
他們沒有在這裡耽擱,也沒再繞去沈家別墅,而是當即帶著周煦回了松雲山。
回去的路上,張碧靈忍不住多問了幾句,終於明白了塵不到的意思——
周煦和卜寧各只有半具靈相,呆在一副身體裡,雖然相處融洽,排異的情況沒那麼激烈,不至於出現一方吞噬另一方的慘況,但還是有損耗的。
共存的時間越長,損耗就越重。
正常情況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一個辦法,把闖入的靈相抽出來。
但周煦和卜寧有點特殊,他們同本同源,最初是同一具靈相。
如果好端端就把卜寧弄出來,無異於撕掉活人一半靈相,那個過程不是周煦這個體質能承受的,
於是就得等,等到他們靈相都不穩定……
比如現在。
所以不是出什麼事了,只是到時候了。
聞時凝神閉眼,在周煦身上看到了兩道身影。周煦的輪廓清晰一些,卜寧卻淡得幾乎看不見。
別人或許不明白,聞時卻一眼就看穿了原因——
靈相共存的時候,損耗本該是雙向的。但卜寧一貫溫和知禮,做不來雀占鳩巢的事,也不可能讓周煦擔下那一半損耗。
他把所有損耗都控制在了自己這半具靈相上,一點都沒傷到原主。
「那……那卜寧老祖從小煦這齣來之後呢?」張碧靈問。
「給他造一個身體。」聞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