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元邑才吃完,李尚書幾個才看到了他。李尚書待趙元邑一向熱切,如今看到了他,更是嘴角帶笑湊了過來。

  趙元邑同幾位大人互相見了禮,李尚書旁邊這幾人態度也不錯。做官都做到了這個份兒上,他們對聖上上的心思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的,不管他們心裡怎麼想或是又上了誰的船,卻都知道眼前這個小殿下不能得罪,都願意給他賣個好。

  同周圍的人打了一聲招呼之後,李尚書才笑眯眯地帶著趙元邑一道起回去了。那高興的樣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多看重趙元邑。

  程尚書覺得他這樣子礙眼極了:「真是不知所謂。」

  旁邊人聽了心中也是笑笑,這兩個人半斤八兩誰也說不上誰的不是,有人還道:「李大人看來挺滿意十七殿下的,想來他也是出於高興才如此的。」

  提到趙元邑,程尚書並沒有再說什麼了。最近戶部弄出來的水泥還是這一位提供的方子呢。往後水泥路修好了,這位的功勞最大。對於有功之人,程尚書一直都是格外寬待的。

  待工部之後,趙元邑才把自己畫的圖紙給拿了出來。

  「這……趙侍郎畫完了?」李尚書笑吟吟地接過來,他本來以為這上頭的東西又是類似於水泥之類,可定睛一看卻愣了,「這是什麼?」

  「火炮。」

  「用□□做的?」

  趙元邑點頭,有點興奮地問道:「李大人看看這火炮如今可不可以造得出來?」

  李尚書趕忙定心,又往下多看了幾眼。這圖紙畫的極為細緻,每一處都標得清清楚楚的,可見是廢了不少的心思。圖都已經畫得這般細緻了,若是說造不出來的話那豈不是說明他們工部太沒用了麼?

  如今□□是有,火炮也有,只是沒有趙元邑畫得這般大的,且射程也不遠威力更是不足。兩軍對壘,若是射程不遠的話那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可是李尚書看了趙元邑給他的圖紙,若是造出來的火炮,正如這圖紙上所說的那般,那這威力便不容小覷了。

  且李尚書能做到尚書這個位置上,必然不是一個花架子,這圖上畫的東西,他當然能看懂,甚至隱隱能估算出來知道這圖畫的都是可行的。

  越想越覺得這事情容不得耽誤,李尚書連忙讓人將工部最厲害的幾個人召來,將這圖紙交給他們:「你們先按著這上頭畫的將東西造出來,若是遇上什麼困難,再過來尋本官商議。」

  幾人領著圖紙下去了。

  李尚書高興地晃悠了兩圈,再看趙元邑的眼神就像是在放著光一樣:「趙侍郎怎知這火炮的造法?」

  「平日裡對火炮兵器這些事情尤為在意,所以多琢磨了兩年。」

  李尚書聽得心熱:「那殿下除了這個可還琢磨出別的了?」

  「還有幾個樣式的火炮,且容我過段日子畫好了圖再送過來。」

  李尚書恨不得現在就能看到那圖,可是他對面站著的可不是一般人,李尚書也不好催,即便他心裡已經著急的不行卻還是道:「趙大人慢慢畫,不著急的。」

  趙元邑也知道要慢慢畫,反正他不著急。

  又過了兩日,火炮尚未造出來,京城裡頭,卻發生了另外一種大不小的事情。王家的嫡女在成郡王府的宴會上落水了,救她之人,正是張家三房的張四郎。

  第95章 救命之恩

  這兩日京城裡頭的大事並不多, 這樁事兒一發生立馬叫京城那些閒得沒事做的貴婦人惦記上了。

  王家是何等尊貴的人家,人家王相在朝中稱一句如日中天也不為過,王家的嫡女更是老來女, 自幼自幼嬌養長大是王家人的掌中寶。

  那張家的四郎又是個什麼人?真正的廢物點心一個, 長的又不是十分出挑,如今都已經十七八了卻還沒有定親。張家對外說是家裡這老四玩性大,尚未開竅, 可外頭誰不知道這未定親乃是因為張家挑來挑去挑不到一個合心意的。想跟張家結親的張家看不上;張家看中的又不願意委身張四郎,結果便生生耽誤到現在, 真成了別人口中那等高不成低不就的。這樣的張七郎跟張家幾個出息的後輩壓根沒有辦法比,就連尋常人家的孩子都比他長進許多。

  可偏偏這樣的人卻救了王家的嫡女。

  外頭有不少等著看後續的都唏噓不已,心想著王家這回只怕是吃虧吃定了,捨不得要把寶貝女兒嫁去張家。

  外頭的人都是這樣想, 張家自然也不能免俗。如今張家的人都自以為吃定了王家,這救命之恩自然該以身相許了,更別說他們就四郎可是把王家姑娘從水裡抱上來的,這事兒當時可有不少人親眼看見了。如今禮教雖然沒有那般嚴苛, 可就這點拿開禮教威脅王家, 張家自以為是夠了。

  如今的王家也是亂成了一團。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 王相當即派人徹查, 只是事發的地方畢竟不是王家,而是成郡王府,待王家的人去查之後張家早已經把證據給抹掉了。王家縱有疑心, 可是看著這情況,也只能自認倒霉。

  為此,王姑娘已經在家裡鬧了好幾日了。她自幼嬌寵,哪裡能受得了這樣的委屈:「娘, 當日分明是有人故意推我下水的,這分明是他們設的局!」

  王夫人嘆道:「固然知道是有人做局可又能如何?如今苦於沒有證據。」

  「那難道咱們就這樣放過他們?」王姑娘說得殺氣騰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