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十七皇子曾經在甘露殿的時候,不論到哪裡都是一股小心翼翼的勁兒,如今瞧著,整個人不知道大方了多少,甚至還會朝聖上胡攪蠻纏了。

  張望全仍在感慨,這時外頭的侍衛長卻走了過來,手上捧著幾卷案宗。

  張望全見此便立馬收了笑意,對著殿中的人揮了揮手,一時間,裡頭伺候的人都下去了。

  侍衛長陳峰跪在殿中,將卷宗呈上。

  之前聖上交代了他們下去查陳美人陷害德妃一事,只是這件案子已經是陳年往事了,實在是不好查。他們花了三個多月的功夫,越往下查,越覺得這案子撲朔迷離。如今呈上去的卷宗,其實裡頭並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

  皇上看過之後,也是陰晴不定,皺眉問道:「給德妃診脈的太醫又沒了?當年的穩婆也沒了?」

  「都沒了。」陳峰迴道,這就是古怪之處了,所有跟德妃有關的人如今都沒了。

  皇上繼續往下看,這兩人雖說沒了,可家裡還是有不少子孫家眷的,只是奇的是,他們對當年的事情也是絲毫不知。

  德妃這邊看似乾淨,卻又處處都透著詭異。至於賢妃,倒還是查出了些許蛛絲馬跡。

  當初是因為證據確鑿,賢妃又正受聖寵,不管是賢妃這邊還是德妃這邊都一口咬死是陳美人所為,人證物證具在,所以案子一查清楚之後便立馬問罪了,之後也並無人提出要給陳美人犯案之類的話。

  可現在看著,賢妃也是不清白的,至於德妃……只無奈沒有證據。兩樁案子,德妃都是看似乾乾淨淨,可確實最經不起推敲的。

  皇上合上了卷宗。

  懷疑也罷,推敲也罷,卻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便是這裡頭確實沒有一個對德妃不利的證據。越是這個結果,皇上心中越是猜忌。他讓張望全收拾了卷宗,吩咐道:「去給太后看看,讓她老人家心裡也有個數。」

  不管是之前的事還是如今的事,鄭家確實欠了十七太多了。

  張望全這就下去了。

  第75章 遷入皇陵

  自然, 皇上查出來的這些東西送到太后那兒之後, 不可避免地讓太后想到了許多不大美妙的事。

  太后對陳美人早已經沒有了一開始的排斥,這都歸功於趙元邑日復一日地說和。可太后怎麼都沒想到的是,當年陳美人的案子竟也會有這樣多的貓膩。

  這卷宗雖就幾冊,可太后好歹也是在這後宮裡頭歷練了這麼多年的人, 哪裡能真的什麼都看不出來呢?待太后看完這些,就感覺自己的頭疼病好像又犯起來了。

  半夏姑姑趕忙上去給太后按額頭。

  太后一個勁兒地嘆氣:「當年哀家怎麼就沒想到這些呢?」

  「當年事發突然, 又證據確鑿,娘娘您又不是神仙,哪裡能跳出局中想的那麼長遠呢?」

  再說了,陳美人也不過就是宮婢出身, 無權無勢,又因受寵不招人待見, 證據確鑿之下,誰能相信她是無辜的?

  誰又會因為一個小小美人去得罪失子的德妃,憤怒的賢妃?

  「都怪賢妃。」太后嘆道。

  德妃到底無辜不無辜,如今還沒有證據, 可是賢妃卻確實不無辜,心狠手辣什麼事都敢做。可恨當年他們都寵著賢妃,覺得她受了大委屈, 之後更是對陳美人從來都是不聞不問,任由她在冷宮裡的過活。更因為陳美人不願意將十七送出冷宮,所以她更是百般瞧不上。

  太后長吁短嘆:「哀家虧欠陳美人多矣。」

  半夏姑姑卻覺得,如今說這些話都沒有什麼用處。人死如燈滅, 如今說的再多那陳美人也聽不到啊,好生對待十七皇子才是正經的,這般陳美人在天之靈也會好過許多:「娘娘往後多疼十七殿下一些,也算是補償陳美人了。」

  「是該多疼他。」太后說著,心裡卻還在想著陳美人的事情。

  她年紀大了,又實在是愧疚,很見不得這些事情。太后心裡甚至已經在想,該不該讓皇帝下個旨讓陳美人遷入皇陵呢?

  他們做錯了事就該還人家一個公道,還人家一個清白,錯了就是錯了,及時糾正才是正道,總不能讓這陳美人死後還得擔一個惡名吧。那般對十七何其不公呢?

  太后越想越覺得這樣才是最好的,不僅能讓十七以後的名聲好聽一些,還能敲山震虎,讓德妃消停一點。她若是沒摻合這件事,那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可若是沾了,就該明白他們的意思!

  陳美人的事,如今知道的也就只有上頭的那幾個人,連趙元邑也被瞞在鼓裡,還不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情等著他。

  趙元邑眼下還在想著那兩個大夫的事。

  他打算明日就出宮,只是這件事還跟支會他母后一聲。

  皇后也是一早就得知了趙元邑跟韓五郎之前的籌劃,得了痘瘡之人不會再得痘瘡,這事兒皇后如何能不知道?既然不會再得,那她也不會多攔著。

  經過這麼多的事兒之後,皇后多少知道趙元邑是個有主意的了。這主意都要大過天了,她還能攔著不成?

  真攔著,許多主意就該沒了。適當放手,說不定還能叫他撲騰出些水花出來。

  「只一樣,」皇后交代,「還是應當以學業為重,不能因為這件事情耽誤了讀書。」

  「母后您就放心吧,我只出這麼一趟宮,回來了之後就看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