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彼時,禮部尚書林大人走了過來,韓侍郎寒暄了一句後,便同趙元邑介紹:「這是林尚書。」

  趙元邑乖乖見禮:「見過林尚書。」

  林尚書也趕忙還禮,客氣道:「之前未曾見過十七殿下,還在好奇是什麼樣的人子澄如此看重,如今見到了才知曉子澄為何如此心切。」

  韓侍郎一臉的驕傲絲毫不見掩飾:「也不能這麼說,其實之前作的那詩也不算什麼,十七殿下未曾學過作詩,也不過就是看著有趣所以湊湊熱鬧罷了。這詩也沒有打磨過,還是差了些火候的。比不得三皇子那首。不過好就好在他年紀小,雖懵懂,可往後能進步的地方卻多了去了。」

  趙元邑保持微笑。

  林尚書聽著牙酸,可又不得不配合他:「這大概就是天生的靈氣了。」

  「說這些話還為時過早。我本來也不想讓十七殿下這麼早出名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可惜這一回沒藏住,叫聖上給點出來了。」韓侍郎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早知如此,我便不讓他參與這賽詩了。」

  這嘚瑟的語氣,做作的腔調,讓林尚書實在是配合不過來了,他拱了拱手便待不下去了,忙不迭地離開。

  趙元邑揪了一下韓侍郎的衣裳:「林大人不會覺得不高興嗎?」

  「他若是不高興,那說明他氣度太小,與咱們有什麼關係呢?」

  韓侍郎對別人高不高興壓根都不在意,只要他自己高興不就好了?他已經許久沒有像今天這麼痛快過了,十七殿下這個小徒弟可真是給他長了臉了。

  林尚書剛走,張望全便捧著東西過來。走到趙元邑跟前的時候,笑著恭賀:「恭喜十七殿下贏得頭名,這是聖上給頭名的賞賜,還請十七皇子過目。」

  韓侍郎看了一眼,瞧見那上頭是一把扇子,看著如同,可等到韓侍郎打開之後,才知道這上面竟然是一副古畫,且上頭還有題詞。

  這個價值不菲的寶貝,韓侍郎點了點頭,遞給小弟子。

  趙元邑接過,讓張望全帶一聲謝給他父皇。

  「殿下還是親自去道一聲謝吧,聖上就在前頭,要不奴才領著殿下去瞧瞧?」

  趙元邑看了韓侍郎一眼。

  「去吧。」韓侍郎也正有件事情要去做。

  三人這才起身,去了前邊的閣樓里。

  他們過來的時候,皇上正在與張太傅幾個說江南水患一事,趙元曄與趙元澤在在邊上陪著,不時說上兩句。待張望全領著韓侍郎跟趙元邑過來的時候,眾人方才停了下來。

  趙元澤笑著說了一句:「喲,咱們的案首過來了。」

  皇上眼下看著趙元邑這個叫他倍有面子的兒子也挺順眼,甚至親昵地朝著趙元邑招了招手。

  趙元邑立馬過去。

  皇上儘量讓自己的語氣溫柔一些,端著一副慈父的模樣:「好些日子沒再見你了,這陣子在賢妃那兒住得可還行?」

  趙元邑有點尷尬,頭一次不知道該怎麼回別人的話。

  兩位皇子不約而同地抿嘴笑了笑,只韓侍郎有點生氣:「聖上,十七殿下早已經從賢妃宮裡挪出來了。」

  「挪出來了?幾時的事兒?」皇上愣住了,他怎麼從來也沒聽過這件事情。

  趙元邑為防先生發火,主動解釋:「上回皇后娘娘來了甘露殿,當晚就將我接出去了,如今兒臣依舊住在未央宮的偏殿裡頭。」

  皇上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呢。那天他就聽完了賢妃的事情,別的事都沒有放在心上,還以為趙元邑依舊在甘露殿呢。

  不過住哪兒都一樣,反正條件都差不多,皇上又交代:「你住進未央宮,可要仔細聽皇后的話,別惹她生氣。」

  不怪皇上刻意交代這些實在是這些年賢妃一直在他耳朵跟前念叨,說十七如何如何不聽話。他聽得多了,便先入為主地這般以為了。

  韓侍郎實在聽不下去了:「十七殿下聽話得跟,再沒有比他更聽話的孩子,聖上這些話,還是留給別人吧。微臣聽聞長樂宮的太后娘娘日日都犯頭疼病,還不知道是哪個不省心的鬧得。」

  「朕這不是關心十七麼?」

  「倘若這也是關心,那聖上還是多關心關心賢妃跟十八皇子吧。」

  趙元澤捂住了嘴,他們這位韓侍郎還真是能言善辯。

  皇上也摸了摸鼻子,心知這慈父是扮演不下去了。他這小舅子什麼都好,就是脾氣太沖,說話一點都不知道考慮別人的臉面。

  皇上本來打算說兩句話就讓他們下去,可韓侍郎心裡憋著一股氣,愣是沒走。

  他的拜師茶還沒有喝呢,韓侍郎等來等去,無非就是為了等今兒眾人都在,想要當著皇上的面把這茶給喝了,好叫前朝後宮都知道,十七皇子往後也是有人撐腰的。

  韓侍郎執意如此,皇上也就隨他去了。不就是拜個師麼,在皇上看來也不算什麼。

  韓侍郎喝了趙元邑的茶,心裡那股氣也終於算是消下去了。

  他算是看清楚了,這家小徒弟在宮裡的待遇可真是差到極致,賢妃恨毒了他,聖上又不上心,好在如今還住在未央宮裡頭,若是往後離了未央宮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兒呢。

  韓侍郎這一半驕傲,一半憂心的樣子,叫旁邊的張太傅看著直想笑。

  他又忍不住盯上了趙元邑。這個小殿下,真有這麼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