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一看落款:韓子澄。

  張太傅總算來了點興致,有趣,他記得這應該是十七皇子謄抄的。張太傅將這一份單獨挑了出來,放在一邊。

  又過了許久,這賀壽詩總算是選出來了,遞了十分去皇上案頭。

  皇上其實也不就是按例看一看,要是有什麼出彩的,點個名賞賜一番便是了。若是沒有什麼出彩的,那這件事情也就這麼過去了。宮裡每年都要舉辦不少次宴會,每次一辦宴會,便會有人歌功頌德,說實話,皇上對此已經有些疲累了,壓根提不起什麼興趣來。

  幾下一番,皇上心裡就有了些大概,看到的還是那些熟悉的人名,不過想來也就只有他們能夠排得上前了。只是翻到最後一個是,皇上突然愣了。

  「這……小十七?」

  張太傅上前:「臣方才翻閱眾人詩作時,發現了十七殿下這一篇。讀來甚巧,頗有靈性,要說與幾位大人的才情比起來,那自然是不夠的,不過十七殿下本來才六歲,年僅六歲就能有如此造詣,已是不可多得了。故而臣才將十七殿下的那份也攜帶在其中,請聖上定奪。」

  皇上還真是沒想到有這麼一出。他連忙低頭,又細看了這首小詩。

  「靈椿破雲出,仙鶴踏歌來。」皇上讀著其中一句,越看越喜歡。

  他膝下的幾個皇子優秀的特別優秀,譬如老三老四,蠢的就特別蠢,譬如底下那幾個,皇上都不願意點他們的名兒。有時候他也在想,是不是自己這輩子就不會再有一個聰明兒子了,誰想到這沙石裡頭還藏著一顆明珠。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因為趙元齊三人丟盡了臉面的皇上,突然覺得自己能硬氣一回了。

  「這當真是十七寫的?」

  「確實。除了詩,這一手字也是漂亮得很。韓侍郎有心想要讓十七殿下嶄露頭角,還讓十七殿下幫他謄抄了一份,未曾想,十七殿下自己的詩也是別具一格。」

  「朕說子澄這字兒怎麼與往日不同呢,原來如此。」皇上翻出了韓侍郎的那份,一對比,赫然是一樣的字跡。

  這個小十七,還真是小看了他了,皇上心裡升起一陣詭異的滿足感。他提筆,毫不猶豫地在趙元邑的那份上畫了一個大大的「一」。

  好不容易有個聰明的,皇上當然要吹了,不僅要吹,還要使勁兒吹,讓外臣們都看看,他們趙氏皇族壓根不缺聰明的人!

  「拿去宣讀吧。」定了前三名之後,皇上將詩作遞給張望全,意氣風發地吩咐道。

  張望全接住退下。

  俄頃,眾人便看到那位御前大總管親自宣讀排名,在聽到頭名人選之後,人群中譁然一片。

  頭名是十七皇子?

  怎麼可能!這還是個孩子呢。

  第34章 大出風頭

  「張公公, 這是否弄錯了?」眾人都問了起來。

  趙元曄也看了過去。頭名不是他也就罷了, 可是變成了書都沒讀幾天的十七弟,這也未免太荒謬了些。

  「錯不了的。聖上欽點的頭名,怎麼可能弄錯?」

  張望全為免大家誤會,還特意將聖上欽點十七皇子為頭名的理由說了一遍, 甚至最後還將十七皇子的詩拿了出來。

  張望全完全能夠理解皇上這麼做的意思。如今外頭誰人不知道十三皇子,十四皇子甚至十八皇子是個蠢蛋。這三個在資善堂的成績, 每每都叫聖上丟盡了見面,如今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好苗子,聖上當然是想要大肆宣揚,好讓旁人都來看看趙氏皇家也並非沒有聰明的。

  趙元邑的詩一拿出來, 眾人紛紛圍上去看。

  還別說,這詩寫得真是不錯, 尤其這字,更是出彩,在場有些人寫的還遠不如十七殿下呢。

  雖說這詩加幾個字來,比起三皇子等人所作肯定是要遜色許多的, 可對方不過是才六歲多的孩子。這麼一想,聖上點的這頭名就容易接受了,人家才六歲便已經如此聰慧了, 他們六歲的時候,哪兒能比得上十七殿下這般呢?

  誰也不好意思跟一個才六歲的孩子計較得失。頭名要是放在別人頭上,興許還會有人偷偷的不服氣,可這頭名變成了趙元邑, 反而讓眾人說不出話了。這事說起來荒謬,可是仔細琢磨起來又覺得理所當然。

  不多時,眾人紛紛到韓侍郎跟趙元邑處道賀了。

  韓侍郎怎麼都沒想到同名會落到自家小弟子身上。不過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韓侍郎大大方方地受了各方的恭喜。他有意收十七皇子為入門弟子的事兒,早已經傳得各方皆知了,韓侍郎從一開始就沒想要瞞著,今兒弄的這麼一出本也只想讓趙元邑露面,只是這結果比他臆想中的還要妙,叫韓侍郎忍不住感慨,他那姐夫終於做了一件好事兒了。

  趙元邑跟在韓侍郎身後,一一見過諸位大人。

  從左右丞相,到六部侍郎,再到翰林院,御史台,朝中但凡與韓侍郎關係不錯的都過來了,說是道喜,其實也不過就是給韓侍郎的面子,過來看一看他新手的小弟子。

  趙元邑可謂是出了出了一個大大的風頭,也頭一次在文武百官們面前露了一個大大的臉。

  至此,所有以前沒聽說過十七皇子的,不知道十七皇子的,如今都知道這位十七皇子是個聰明孩子了,且還是個前途無量的聰明孩子。就沖他與韓家的關係,便知道這位十七皇子以後肯定不會太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