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娘娘問得誠懇,她光明磊落一輩子,恪守宮規一輩子,她不能放任臨老了,還讓人給鄭家抹黑。

  太后都如此保證了,韓侍郎也實在不好再步步緊逼。

  太后又看向趙元邑,和藹道:「小十七覺得呢?」

  「我聽先生的。」趙元邑緊緊地盯著自家先生。

  太后又將目光落到了韓侍郎身上。

  韓侍郎不得不點了一下頭:「姑且先以一年為期吧。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若是賢妃再敢欺辱十七皇子,那……」

  「不必韓大人再提,哀家必定要她好看!」太后接得乾脆利落。

  說完,太后轉向賢妃,厲聲呵斥:「如今這事兒哀家將你說合了,往後如何,還得看你自個兒的覺悟,細心待著十七皇子,容不得犯一點兒錯,可知道了?」

  賢妃當真是憋屈極了。可如今的形式,她還不得不老實地回了一句「好」。

  在太后與皇上跟前,賢妃不得不低頭,她忍下之後,還兀自走到趙元邑邊上,說得小意溫柔:「這回的事,應當是元祚聽到那些太監嚼舌根,才學了兩句,以為是本宮說的。都是誤會,我回去之後,定會好生責罰他的。十七殿下莫怕,往後在甘露殿,再不會有人再敢欺負你了。」

  趙元邑趕緊點頭:「我知道了,多謝賢妃娘娘。」

  賢妃還想摸了摸他的頭,結果趙元邑不由自主地往後一躲。

  韓侍郎冷著臉,挺身擋在了前頭。

  太后扶額,嫌丟人:「將賢妃請回甘露殿吧,這三個月,賢妃你就好好思過吧。」

  都在看著,賢妃只覺得自己這張臉都被丟盡了。留著也是受辱,還不如離開。只是踏出大殿之後,賢妃仿佛聽到皇后的聲音:

  「賢妃既然禁足三月,那她協理諸宮之權,是不是該收回來?」

  回她的是皇上輕飄飄的一句話:「收就收吧。」

  第17章 愛護之心

  趙元邑一直盯著賢妃的身影,見她走遠了,也沒有挪動目光。

  韓侍郎以為他害怕,蹲下身安撫道:「沒事兒的,如今你不過就只在甘露殿暫住,若還有人借著幌子來欺負你,你就過來跟先生說,先生給你出頭。」

  他說得認真,不像是謊話。

  趙元邑頭一次生了些愧疚之心:「謝謝先生。」

  「謝什麼,殿下往後可是我的入室弟子了。」

  趙元邑心裡越發難受了。

  也不是不喜歡,就是不習慣,不習慣有人對他這麼好。

  系統到現在心裡還在歡呼呢。今兒這一出真是太值了。若是磕破了腦袋,就能收穫一個這麼靠譜的先生,那它真恨不得小怪物再多磕幾次。

  系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它能陪著趙元邑,卻未必能將他給教好,可是韓侍郎可以。韓侍郎天生嫉惡如仇,光明磊落,這樣的人,就適合教導趙元邑。這一點,僅從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系統就確認了。

  那廂,皇上正在跟太后磨嘰。

  因為這事兒說出來傷臉面,是以皇上只能悄悄地拉過太后:「母后,這納妃的事兒,您看是不是得提上日程了?」

  「賢妃都出了這樣的事兒,你竟還想著納妃?」太后滿目驚愕。

  皇上嘟囔著:「是賢妃出了事兒,又不是朕出了事兒。」

  「賢妃不是你的表妹?不是你的宮妃啊?」

  都出了這樣大的事,差一點賢妃跟十八便身敗名裂了,皇帝還有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太后也真是服了他了。

  可皇上自有他的道理:「朕也很擔心啊,可擔心又有什麼用呢。賢妃雖說出了事,可這是不是已經解決了麼。再說了,這外頭的那些朝臣也總是拿賢妃專寵一事編排鄭家,朕也是怕母后您聽著難受,所以想要替母后分憂,解鄭家之難麼。」

  太后嘴角請問一抽:「那可真是難為你了。」

  「應當的,應當的。」

  太后倒吸了一口氣:「也罷,這事兒哀家跟皇后會上心的。」

  皇上當即道:「那就多謝母后了。」

  太后頗覺無力,見這邊也沒有什麼事兒了,去看了一眼趙元邑,便直接離開了。

  今兒太后也是動了怒的,雖不至於遷怒趙元邑,可是一時半會兒也不想再見到韓侍郎。當然太后也清楚,韓侍郎也沒錯,錯的是小十八跟賢妃,可今兒韓侍郎落了她的臉面,太后又不是真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生氣之餘,又不禁恨起了賢妃胡鬧。十七是皇子,即便他生母行事是低劣了些,可他終究是皇帝的子嗣,不該被如此怠慢。養在她那兒,便是她的責任,若是教養地好了,以後未嘗不能當做是十八的助力。

  太后想到這了,又記起了方才在殿上韓侍郎說是要收徒的話,忍不住又是一嘆。……罷了,這要是真悉心教養,以後誰是誰的助力還難說著呢。

  這小十八,真是隨了賢妃。可賢妃又是隨了誰了?他們鄭家從來也沒有這般糊塗的,也是想不通了。

  出了大殿之後,太后便讓身邊的幾個女官去張婕妤跟寧妃宮裡都支會一聲,再壓住宮裡的口風。這賢妃母子欺辱十七皇子,與小孩子之間打鬧鬧到勤政殿前,差距還是極大的。太后要做的,就是儘量護住他們鄭家的名聲。

  殿內,皇后也催著韓侍郎離開了。

  皇上見狀,一句多留的話都沒有,恨不得他們趕緊離開。他算是服了這個小舅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