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孩子真是個好孩子,婉兒心中的煩亂稍解,點頭說好。

  直到將近正午時分,也不見紫宸殿中人來傳話。

  放在往日,武曌何曾捨得與婉兒分開一刻鐘?

  難道是留母親用午膳了?

  婉兒猜測著,一顆心則越揪越緊。

  婉兒忍不住打發趙有福去看紫宸殿中的情況。

  趙有福去了,很快就折回。

  「如何了?」婉兒迫不及待地問。

  「老夫人聽說已經回府了,是太后特意囑咐禁衛好生送回去的。」趙有福如實道。

  婉兒稍鬆一口氣:應該是一切如常。

  可婉兒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兒。

  「太后此刻在做什麼?」婉兒又問。

  既然母親已經被送回府了,為什麼武曌沒有急著來見她,或者召她快去紫宸殿?

  這可不像武曌平素的做派。

  「太后在見人。」趙有福道。

  「見何人?」婉兒的一顆心提溜到了嗓子眼兒。

  「聽說,剛剛召了秦鳴鶴秦大人到紫宸殿問話。」趙有福回道。

  ※※※※※※※※※※※※※※※※※※※※

  不要問我求而不得和將得未得是什麼意思~

  第144章

  秦鳴鶴是當年給先帝醫治風疾的太醫,因為醫術高超緩解了先帝的病症而得了賞賜,後來便一直留在太醫院中。

  他是大秦人。

  婉兒這些年曾與他有過幾次交流,因為婉兒好奇於這個時空之中的這個時代的「外國」是什麼樣子的。

  婉兒確定這位鬈髮深目、身形壯碩,以「大秦」為姓的斯文太醫,來自東羅馬帝國。

  秦鳴鶴離開家鄉已經很多年了,在大唐這個他既陌生又熟悉的國度,能有人和他談起他的家鄉,這讓他心裡很高興,談興也很濃。

  秦鳴鶴是太醫,他的職責是給宮中的貴人們瞧病。

  武曌顯然未病,而且向來給武曌請脈的,都是太醫令,何時輪到秦鳴鶴了?

  那麼,武曌為什麼召見他?

  還是在見了自己的母親之後?

  婉兒沒法不把這件事,與自己聯想在一處。

  某種不安的感覺,強烈的不安的感覺,湧上心頭。

  婉兒咬緊了嘴唇,腦海中倏忽划過武曌昨日問過她的問題:「你永遠都不會騙朕,對不對?」

  彼時,正是兩個人在床.笫間行到最緊要的時刻,武曌的聲音遠沒有這樣流暢,婉兒的腦子也遠沒有此刻清醒。

  那時候,武曌分明是強迫著婉兒給予她肯定的答案,否則她就不給予婉兒想要的極.致快樂。

  婉兒不得不從了她,給了她肯定的答案。

  之後便有了今日的變故。

  而今回想起來,當時逼問她答案的武曌,除了無賴的強硬,是不是還有幾分言說不得的……驚恐?

  唇齒間一股子甜腥的滋味漾開來。

  婉兒才意識到,她竟不知何時,咬破了嘴唇。

  血的滋味一點兒都不好,那種比流血還要可怕的預感,讓婉兒也被感染了,武曌昨夜的驚恐。

  是不是,昨夜武曌說著「朕想見見你的母親」的時候起,她的心裡就已經有了某種判斷?

  關於婉兒言說不得的秘密的,判斷?

  霎時間,婉兒渾身的血都凝固了,涼透了。

  往日裡所有的敏銳和靈慧,此刻都在腦袋裡絞成了一團亂麻。

  這種感覺,如何形容?

  就像當年,她意識到自己竟然魂穿到了這具身體之上的,絕望。

  所不同的是,當年的她,還想著憑著那具小小的身體求得一死以圖解脫,重回穿越前的世界;而現在的她,卻連一死的資格和勇氣都沒有。

  她若死了,那個人該怎麼辦?

  其實,婉兒的腦海里何嘗沒有一抹理智的聲音在提醒著她——

  身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土著,身為有著一顆真正帝王心的那個人,在知道了可能的真相之後,會如何處置她?

  是的,處置。

  那人連親生兒子都能眼都不眨地處置了,遑論一個欺騙了她這麼多年的外人?

  婉兒的胸口尖銳一痛:朝夕相處的枕邊人,此時已經成了外人了嗎?

  婉兒其實沒有時間理清腦中的紛亂頭緒,外面已經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來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人。

  為首的是個面目說不上熟悉的內監,後面跟著的兩名小內監,各自提著一隻包袱。

  婉兒驀地想到了某種可能,一陣天旋地轉。

  她強行穩住身體,沒有表情地看著為首那名應該在紫宸殿中見過的內監單獨進來,欠身向她一禮。

  禮數是不差的,他說出口的話卻讓婉兒心驚肉跳:「傳太后口諭。」

  何時武曌要與她說些什麼,需要旁人來傳話了?

  所以,這是不是意味著……

  「請講。」婉兒不卑不亢地站在原處沒動,更沒有像其他聽到「太后口諭」四個字的人那般,跪下恭聞。

  那是她的愛人,她為什麼要跪?

  婉兒倔強地想。

  傳口諭的內監撩眼皮看了看猶站在對面的婉兒,張了張嘴,到底也沒敢對婉兒的「大不敬」做一評論。

  他於是宣太后口諭道:「太后說:『朕對你很失望,再不想見你。你出宮去吧!』」

章節目錄